時間:2015-05-29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高速發展衍生出很多前所未有、前所未見的新生事物,由此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幼兒園是社會體系的一部分,與社會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幼兒園,有責任為幼兒創建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因此幼兒園要重視維護好與家長、部門、社區、媒體等的公共關系,盡可能避免和化解各種社會危機,使幼兒園健康發展。
事實上,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卻沒有意識到公共關系危機的破壞性和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重要性,筆者將通過幾個真實案例來闡述幼兒園公共關系存在的危機,希望能讓廣大基層的園長從中得到啟示。在這里,將公共關系主要分為家園關系,與社區以及媒體的關系。
一、家園關系中存在的危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搞好家園關系是幼兒園管理工作不可缺失的一環。家園關系緊密,能有效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家長口碑好,園所發展好,家園合作能實現“雙贏”;反之,則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與園所的發展。
(一)案例:越來越少的響應者
新學期到了,幼兒園又要開始環境創設了。每個班的家園欄都貼出了通知,要求家長們收集廢舊材料帶來,紙盒、掛歷、礦泉水瓶、易拉罐等均可。于是,第二天一早,家長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將各種廢舊材料交到班級,品種豐富,數量繁多。
一個月過去了,幼兒園要開展班級環境創設比賽,請家長收集廢舊材料的通知又張貼在了家園欄,家長們有些納悶:不是才收集了嗎,怎么又收集,幼兒園拿來干嘛?盡管疑問,大多數家長還是積極響應,按老師的要求上交了物品。
又一個月過去了,幼兒園自制教玩具比賽拉開了帷幕,請家長收集廢舊材料的通知再次出現在家園欄。這次很多家長選擇了視而不見,寥寥無幾的廢舊材料讓老師們很納悶:為什么一直都很支持、配合工作的家長們沒有動靜了?
(二)案例分析
1.認識不足,溝通聯系不夠導致相互誤解
教師因為家長第三次的不配合,就對家長的行為否定,認為家長不支持、不配合工作,心生埋怨。出現問題,不溝通、不協商。教師應當換位思考,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主動向家長宣傳廢舊物品收集的價值和意義并養成習慣,一定會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2.地位不等,關系疏遠
教師沒有把家長作為合作伙伴平等對待,而以命令式、指派式的行為讓家長拿這拿那,且自覺理所當然。家園關系的不對等自然會引發不少矛盾,嚴重者會讓家長有低人一等之感,如不轉變觀念,引起足夠重視,則家園關系會逐步惡化,日趨疏遠。
二、幼兒園媒體應對中的危機
社會已經步入數字時代,媒體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源,如何與媒體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幼兒園公共關系的重要部分。
(一)案例:無奈的“黑心棉事件”
質監局到幼兒園進行棉絮質量抽查,發現幼兒園的棉絮經過了翻彈,纖維變短,并限期整改。第二天一大早,便有媒體記者來采訪,園長正在氣頭上覺得記者是來“添亂”,沒有接待。不久,報紙就刊登了一篇“幼兒園使用黑心棉”報道,這一下,幼兒園陷入了“四面楚歌”,家長的質問,上級領導的批評,給幼兒園帶來了很大的危機,給幼兒園名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幼兒園管理層經過商議,決定采取行動,彌補媒體不實報道造成的巨大影響:一是將真實情況向家長公布,幼兒園并未使用黑心棉,是傳統觀念導致誤會產生,并進行溫馨提示,建議家庭轉變將棉絮翻彈使用的傳統錯誤觀念和做法,以平息家長的怒火;二是加強與報社的溝通,并在報紙上進行事件真相澄清,消除社會民眾的誤解。
在這個案例中,園方能面對危機及時處理,讓幼兒園“化險為夷”,是一個成功的公共關系危機管理案例,但這個事件給我們上了與媒體和相關部門公共關系的生動一課。
(二)案例分析
1.信息化時代,媒體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無比強大,加強與媒體聯系,建立友好互動關系,樹立與媒體友好合作的意識,有效避免發生報道失真、夸大、不實等極易出現的狀況,合理維護自身社會形象與利益,不要“臨時抱不到佛腳”。經常邀請媒體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逐步建立媒體報道關系網絡,使園所處于有利位置。
2. 當負面報道出現時,應理性處理,第一時間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對癥下藥,以最和諧最恰當的方式妥善處理。幼兒園還應制定媒體應對應急預案,防患于未然。
三、幼兒園與社區及其他組織間存在的危機
社區辦園特別是小區辦園,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越來越普遍,如何與社區搞好關系,友好相處,共生共榮,是擺在幼兒園面前的一道新的公共關系習題。
(一)案例:小區攔路虎
依依的婆婆照常去位于某小區內的幼兒園接孫女回家,來到小區保安處被告知非小區業主不能入內。依依婆婆當時就火冒三丈:“昨天都可以進去到幼兒園接孩子,今天怎么就不行啦?”保安堅持不讓進,于是情緒激動的婆婆動手與之抓扯。進進出出的小區業主一見保安被“欺負”了,引起公憤,聯名堅決不準小區外的幼兒園家長入內,只能在小區門口接送孩子。
于是,園長與新物管公司和業主委員會進行協商,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業主委員會告訴園長,小區業主子女入本小區幼兒園沒有享受到入園的優惠,業主們早就有所不滿;新物管公司告訴幼兒園,以前簽訂的合同已作廢,應該按新公司的規定繳費。經過權衡,幼兒園決定在讓非小區業主能入園接孩子的前提條件下,三方友好協商解決問題。經過協商,園方同意業主子女優先并一定優惠入園,與新物管公司進行有效溝通協商,爭取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物管費繳納價格。
(二)案例分析
1.及時處理,避免爭端
幼兒園與新的物管公司發生了費用糾紛,沒能及時妥當處理,導致“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非業主家長遭受了刁難,干擾了幼兒園正常的運轉秩序。如果園方能在發生爭端時,引起重視,積極協商,與新物管公司解決好問題,就能有效避免事態的擴大與發展。
2.日常維護,友好相處
業主借保安“受欺負”之機給予刁難,發泄平時對幼兒園的不滿,可見幼兒園平時忽視與小區業主建立良好的友鄰關系,才會在危難時機被“落井下石”。因此,小區辦園一定要注意與業主建立友鄰關系,加強日常交流、維護,才能順利、平安辦園,促進園所更好更快發展。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