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性別化: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環節

時間:2014-08-14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幼兒教育·教師版 2012年10期 王振宇

  編者按:幼兒園缺男教師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近年來,這一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不少地區已率先行動起來,通過種種方式支持和鼓勵男教師走進幼兒園,以改善幼兒園的教育生態環境,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期“特別策劃”欄目特邀兒童心理學家、華東師范大學王振宇教授從兒童性別化發展和性別教育的角度闡釋構建和諧性別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另外,本刊記者根據一些地區近年來在努力提高幼兒園男教師比例方面所作的探索采寫了一篇專題報道,以期為大家尋找符合本地區、本幼兒園實際,能有效解決幼兒園男教師緊缺問題的方式方法提供參考。

  在人類社會中,男人與女人的關系是最原始、最基本、最生動也是最復雜的社會關系。兒童從出生起,無論是外形、氣質、行為方式、活動特點、動機類型和強度乃至價值觀,就都帶有性別特征。因此,性別化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內容。

  兒童性別化的發展,包括對性別的認同和自我知覺、對不同性別個體能力差異和偏好的認識、對不同性別個體的行為反應和性別角色承擔的認識以及性別恒常性、自身性意向的發展。兒童早期的性別化對其今后人格的最終形成和社會適應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性別化的生物和社會條件

  人的行為是對自然選擇的壓力作出的適應性反應。腦和行為的一切發展都是為了讓個體能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性別化發展受大腦調控。兩性的大腦在結構和功能上都具有差異。男性腦的體積比女性大10%~15%,而女性大腦的胼胝體比男性大。女性具有更多的灰質層,而男性具有更多的白質層。大腦偏側化是解釋認知和行為差異的一種學說。大多數人的左半球負責言語任務的信息加工,而右半球負責知覺和空間任務的信息加工。女性大腦偏側化傾向沒有男性高,這與她們的大腦兩半球之間具有更大的胼胝體、交流起來更迅速有關。兩性大腦對信息的加工過程是不一樣的,男性多使用左側海馬,而女性多使用右側頂葉和前額區域;男性傾向于使用幾何線索,而女性傾向于使用路標線索。

  班杜拉提出,兒童通過直接教學和觀察學習這兩種途經獲得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認知:一方面成人(包括父母、教師等)通過直接對兒童適宜的性別行為作出獎勵、對其不適宜的性別行為作出懲罰,以實現對兒童的“教導”;另一方面,兒童觀察各種同性別范型(包括父母、同胞、教師、同伴、媒體人物、虛擬人物等)的活動,習得性別分化的態度和行為。大量的觀察積累,使兒童認識到個體的行為特征及他人對其行為結果的獎勵(強化)與其性別的內在關系。由此,兒童發展出與性別相關的行為期望和自我效能信念。這些期望和信念又進一步規范和促進了其性別角色行為的形成與發展,并最終使之內化到人格特征中去。影響兒童性別化的社會條件包括家庭、學校、媒體等。

  1.家庭對性別化的影響

  兒童出生后的第二年,有明顯性別傾向性的父母就會在以下三個方面讓孩子接受“性別課程”的影響:(1)標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2)發展出穩固的對性別化玩具和活動的偏好;(3)對性別刻板印象有所了解。父母鼓勵性別分化的基本策略是為孩子選擇適宜其性別的服裝和玩具。研究發現,當孩子從事不適宜其性別的活動時,父親的制止反應最明顯;對于女孩,母親的態度與父親相同,但母親會允許男孩玩女孩的玩具。父母(尤其是父親)主動對兒童的性別適宜性活動作出獎勵,是兒童早期性別分化以及形成對玩具和活動的性別偏好的起源。有學者注意到,兒童在父母鼓勵下進行的性別化游戲,促進了兒童早期的性別分化,也影響了兒童認知和社會技能的習得。例如,男孩的游戲通常可以促進視覺-空間機能、問題解決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信心和創造性的發展,而女孩的游戲(如過家家)通常可以幫助她們理解規則的獲得,模仿角色行為,練習人際交往。在實際生活中,父母還會給不同性別的子女提供不同的經驗,促使他們發展出不同的社會認知技能。父母與孩子討論情感問題時的不同態度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例如,促使男孩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促使女孩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一項對單親家庭的研究表明,缺乏父愛會使年長男孩的外顯行為更為刻板、富有攻擊性,而對女孩的外顯行為一般沒有明顯的影響,但可能對女孩在青春期與異性的交往產生影響。

  除父母外,家庭中同胞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200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兄弟姐妹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效應甚至可能比父母更強烈。但同胞效應的表現并不穩定,與兒童的年齡、出生次序、是否與同胞同性別等因素都有關,也與個體自身不同的需要有關。

  2.學校對性別化的影響

  學校是性別化信息特別集中的地方。男女教師在學校中的比例、在權利體系中的位置以及對待男孩、女孩的方式和對他們能力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兒童在學校生活中有無限的機會可以觀察學習。

  教師與不同性別兒童的交往方式是不一樣的。在幼兒園中,教師通常會鼓勵幼兒進行與其性別相適應的游戲活動;在學校中,低年級教師也會比較關注學生的性別化行為。教師往往比較關注男生,與男生的互動更多,對男生活動的干預也較少,但男生受到的批評一般比女生多。

  教師隊伍的性別構成與兒童性別化的關系,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課題。但心理學上尚缺乏有關這方面明確的研究結論。有一些研究表明,男教師會促進學生形成非傳統的性別信念和偏好。事實上,在基礎教育階段,尤其是學前教育階段,男教師自身就是非傳統的角色。

  有學者對男女分校(單性教育)進行過研究,相關的結論不太一致。有研究認為單性教育對女性的成就有正面的影響,但另一些研究認為單性教育對兒童性別概念的形成沒有什么積極影響。

  同伴交往是兒童性別化的重要源泉。兒童與同性伙伴一起游戲有利于增加他們的性別化行為,如,男孩們會一起追逐、打鬧,參與攻擊性強的活動,遠離教師視線和控制范圍;而女孩們的游戲會靜得多,她們更喜歡接近成人。于是,性別化發展的方向越來越明確。

  3.媒體對性別化的影響

  在當代社會中,媒體對性別化的影響是普遍而強烈的。最關鍵的是,媒體對于性別刻板印象的宣傳具有強烈的放大效應。

  從幼兒期開始,男孩就比女孩花更多時間玩游戲機,看體育節目、動作片、科幻片,而女孩更喜歡看電視劇、喜劇片。總體而言,媒體中不同性別的角色出現的頻率是不相等的,有人統計過,兒童節目中男性角色出現頻率是女性角色的4~5倍。兒童節目比成人節目更加刻板化。近年來盡管有一些變化,如男性角色也開始侃侃而談了,女性角色開始表現出自信和獨立了,但基本人格特質依然是刻板的。兒童文學中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兒童5歲就開始意識到電視節目中的性別刻板印象。電視看得多的兒童對性別的認識往往與電視節目一致,表現出高度刻板化。大量電視廣告更是灌輸性別刻板化的重要渠道。

  盡管兩性是社會的基本存在,但影響性別化的因素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以上研究還缺乏對文化的考量。事實上,人類學的早期研究成果已經向我們揭示了文化對性別化的影響。著名社會學家M·米德考察了新幾內亞方圓100公里之內的三個原始部落,發現其成員在性別化方面有天壤之別:阿拉佩什部落中的人無論男女都舉止溫和,充滿母性,善于合作;蒙杜古瑪部落的人無論男女都表現得富于攻擊性。在這兩個部落中,男女沒有性別差異。第三個部落叫德昌布利,兩性之間有明顯差異,女人是食物的提供者,熱情、能干和友愛;男人則熱衷于藝術、發型及與女人的關系。因此,米德說:“人的本性有著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的可塑性,它對于不同的文化條件能夠作出不同而又精確的反應。不同文化的個體間的差異和同一文化的個體間的差異一樣,幾乎完全受制于不同條件作用的影響,尤其是童年早期經驗的影響,而這種條件作用的方式又是由文化所決定的。兩性間標準化的人格差異正是這種有序的文化產物,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們都經由訓練而與其相適應。”

  二、我國兒童面臨的性別化壓力

  早先,人們普遍認為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是單一向度的兩極。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性別化的理論建設也有了新的發展,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發生了更加人文化、科學化的變化。“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的概念,被“工具性特質”和“表達性特質”所替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工具性特質是指注重自我、責任、創新,喜歡參與活動、與伙伴交流,有較強烈的成就動機等;而表達性特質是指注重觀點采擇、感受、體驗,更能理解他人,有較強的移情能力等。這兩類特質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男孩或女孩身上。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考量我國兒童的性別化,就會有很多新的認識。

  應該承認,當前我國兒童性別化面臨很大的壓力,歸納起來,壓力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觀念,二是社會焦慮,三是教育。

  來自觀念的壓力主要表現為傳統文化中“習靜”“非動”規范的影響。這套規范起自宋代程朱理學,后來成為一種主流文化,壓抑著兒童好運動、好探索、好創造、好交往的天性。這種觀念集中地表現在朱熹的《童蒙須知》一書中。該書以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對兒童提出了全面的行為規范,以培養謹小慎微、端正和緩、不事喧鬧、不作思考的學童。當時的教育對象主要是男童,凡有條件接受蒙學的女童更是要嚴格執行這套規范。這一規范造就的是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的“白面書生”,既沒有生龍活虎的體力,又缺乏特立獨行、具有創新思維的腦力。

  來自社會焦慮的壓力表現為家長一方面對孩子(尤其是對獨生子女)的人身安全感到焦慮,以至于對兒童過多地進行保護和包辦代替,過于限制孩子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不僅遠期目標過高,而且近期目標也很高。家長的過高期望與商家的炒作相互推波助瀾,讓兒童身陷名目繁多的“開發”、學習、才藝考級的漩渦中,失去了基本的游戲、娛樂、運動和交往的機會。這無論是對男孩還是女孩的性別化發展都是不利的。

  來自教育的壓力表現在應試教育模式和師資隊伍“陰盛陽衰”的現實。大批有識之士已指出我國教育所奉行的應試模式對兒童身心發展、理性思維形成和人格最終形成的弊端。我這里僅就性教育方面作一補充。一提及性教育,人們總是最先聯想到掛兩張男女性器官的剖面圖,然后半遮半掩地對兒童講懷孕、分娩。對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講到避孕、防艾滋病。這些內容固然是必要的,但我們應該明白,性教育絕不僅僅是性生理教育,更重要的還是性心理教育,也就是性別化教育。因為只有具備健康和穩定的心理結構,才能正確地認識性、對待性、處理性,才能自如地應對來自身心的壓力,也才能形成必要的性道德和性規范。因此,我們應該將兒童的性別化當作性教育的重要任務和重要目標來看待,扭轉性教育生理化的片面傾向。從這個意義上講,性教育實際上從兒童出生后的性別認同就已經開始了。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教師的行為范型對兒童的性別化有關鍵性作用,因此,教師應成為兒童心目中值得信賴的人,成為兒童的榜樣。埃里克森相信,“假如有同等數量的能勝任工作、頭腦靈敏、熱愛學生的男性和女性來擔任教師和運動教練,就能克服不同性別兒童在以同性別教師為榜樣時所出現的沖突,有效改變‘知識屬于女性,行為屬于男性’的不當觀念。”因此,教師隊伍合適的性別比例對兒童性別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男性教師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他們對幼兒的社會化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影響。但男性教師一直以來是幼兒教育領域中的“稀缺資源”,男教師比例低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日本幼兒園教師中男教師占7%,美國占10%,而我國只有0.33%。這一狀況是令人堪憂的。目前,社會各界都已經感受到我國幼兒表達性特質突出而工具性特質欠缺的現象,尤其是男孩,普遍缺乏“陽剛之氣”,缺乏責任感、創造性和冒險精神,這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危險的。對于女孩來說,同樣存在一個如何讓表達性和工具性特質獲得均衡發展的問題。因此,探尋提高幼兒園男教師比例的有效途徑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

  性別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涉及生物條件、社會條件等眾多因素,不是哪一個單因素單方面作用就能解決問題的。當前,關鍵是要有一個科學的理論指導,我們需從文化特點、社會條件、教育內涵等維度出發,研究兒童的身心特點,審視當前教育的失衡之處,并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以促進兒童性別化及整體社會化的正常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