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12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溫州路幼兒 作者:鄔學英 點擊:次
在一次來園時段的常規巡視中,我發現中二班的班容十分不整齊,桌上的幼兒圖書東倒西歪的堆著,手推車上一件幼兒的外套耷拉著,玩具柜上隨意地擺放著剛剛用完的彩色紙張。教室原本就小,現在更顯得教室凌亂不堪。面對如此情形,我覺得有必要與此班的兩位班主任做一個溝通與提醒,讓她們認識在離開班級時應遵守教師操作細則,做好“三清三關”工作。
與誰交流?怎樣與她們交流呢?是我下一步的行動。面對這個班級的兩位班主任我思量著,一個是50左右歲的老教師,為人很會說,較擅長解釋。一個是剛轉正的青年教師,平時在工作中很能接受我對她的指點。是單獨交流還是共同交流,是這也是我所想的問題。按理說,責任應該由前一天的晚班教師承擔。但我又想到,班級班容的維護應該是兩個班主任共同承擔的,這一老一少都有理由通過我與她們的交流與提醒,明白自己所應承擔的工作職責,同時,也需進一步理解在兩個人的合作中,必須互相關照、互相幫助,才能出色地完成班級所有的工作。
想到這里,我當即在晨會之后,把她倆輕輕地拉到一邊,委婉地對她們說:“請立馬關心一下自己班級的班容,對一些不整潔現象進行及時整改。”聽了我的話,兩位快速地應聲說“嗯”。轉而青年教師狐疑地看著我。我緊接著對她說:“你去看看桌子、貨架上的物品就明白了。”青年教師轉身向教室走去。而年長的教師也轉身離開,不過嘴里卻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語著:“這個教室最麻煩了,不知是誰家的東西總是放于我們班級。”聽著她滿腔牢騷話,我心中憤憤不平。想到:明明臟、亂、差的教室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帶晚班),我沒有單獨指正她,是顧及老教師的臉面。現在她反而倒好,把自己該付的職責一股腦兒的推到其他人的頭上,真是不明事理。同時還強詞奪理,暗暗地與我較勁。想到這里,我氣不打一處來,真想即刻走上前去,與她理論,讓她在事實面前認識到職責未完成,更要讓她明白在未了解班容不整原因的前提下,不要隨便的妄加判斷。但同時,我也意識到我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這樣的對質必然引爆一場難堪、難收場的爭辯。只要讓她意識到要加強班容的整潔度,就已經完成目標的一半。于是,我按捺住即刻的沖動,告訴自己在幼兒園管理中,需要一些鈍感力,在面對著不同的人群,各種性格、脾氣的教師時,在突發事件降臨時,需要通過冷靜、細致的觀察與深思熟慮的思考,在對當前事件的現狀與問題有了清楚的把握之后,才會有所作為。于是,我調整心態,理順情緒,在學會包容他人言行的前提下,暫且放一放。把對年輕教師的關注提到重要節點上來。
在中二班,我與年輕教師交流,在明確分析晚班的職責的基礎上,讓她明白,維護班容整潔是兩個班主任共同的任務,班主任之間需要交流與溝通,更需要相互間的默契與配合,共同把班級工作做順、做好。
正當我尋思著尋找時機與年長教師做溝通之際,年長教師笑嘻嘻地走向我,自嘲地說:“鄔老師,不好意思奧!我們將教室進行了整理。我不怎么會理物品,現在與青年教師做搭班,更要將這根筋搭搭牢。”我笑著對她說:“注意就好,與年輕教師搭班更要關注細小的事情,她們會時時處處效仿老教師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聽了富有壓力的言語,她不知可否的笑著。
于是,我也不必另尋時間與她溝通了。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管理者,在必要的時候,面對人們極強的回應,我們可顯現鈍感力。鈍感力的表象雖然給人的感覺是遲緩的、木納的,但在其表象之下,涌動的是管理者的敏感力,這種內在的感知、感悟與分析、判斷才是管理者的智慧所在。鈍感力掩蓋了敏感力的鋒芒,讓決斷力更有力、精準而有效。也只有鈍感力與敏感力的相互結合,才能使它們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