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讓保育團隊亮起來

時間:2013-01-24   來源: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

  我園的保育老師67%在40歲以上,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另有33%的都是20歲出頭,他們雖然工作經驗不及前者,但是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較強。我該如何帶好這支隊伍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一團隊在發展中存在哪些困難。
  
  自信心不足。長期以來園所管理者與教師群體溝通得多而與保育員群體溝通得少,對外的展示和交流活動也全由教師唱主角,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各類培訓或學習的也都是教師,這讓保育老師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從而對自己的工作缺乏信心。我曾經聽到過這樣的尷尬事:一個年輕的保育老師在談戀愛時,男朋友到幼兒園接她,她趕緊向帶班老師要求讓她來組織活動,原因是不想讓男朋友看到自己拿著抹布、拖把的樣子。
  
  工作積極性不夠。不少保育老師在工作中持有“把事情做掉就好”的心態,沒有主動配合教師開展保教工作的意識和愿望,消極地認為“保教結合就是以教師為主,保育員配合”。這個錯誤的想法使不少保育老師缺乏工作的積極性,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專業技能缺乏。在若干年前保育老師的作用確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對招用的保育老師的學歷層次、知識結構、育兒觀念、創新能力上的要求較低,而后續又缺乏相應的培訓,導致不少保育老師對保教結合的理解能力、兒童行為的觀察分析能力、科學養育幼兒的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生活技能的創新能力等不夠。
  
  針對上述現狀,我在管理實踐中采取了下列措施,努力讓保育團隊亮起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保教結合”這一原則真正落到實處。
  
  一、改變做法,增強信心
  
  改變稱呼。在幼兒園里,不管是教師、保育員還是其他后勤人員我們一律稱為“老師”,絕不以“阿姨”“叔叔”相稱。雖然只是稱呼上的改變,但這能讓大家意識到幼兒園里的老師是平等的,都對孩子負有教育責任,沒有主次之分。這樣孩子也更尊重保育老師了。
  
  介紹推薦。以往,在班級的家長會上,都由班主任或教師出席,現在我們都會要求保育老師一同出席,并將他們隆重介紹給家長。我們會重點介紹他們細致周到的工作作風、豐富的生活護理經驗等,以獲得家長對他們的認同和尊重。平時不僅教師要與家長溝通,保育老師也要與家長溝通。我曾經在一位保育老師與家長的對話中聽到這樣一段:“今天寶寶胃口不好,是我喂她吃完的。午睡時,我還特別關注了她……今天回家您再觀察一下孩子,如果她還不舒服,就要及時帶她就醫。”這樣,家長對保育老師的感謝之情油然而生,對生活護理的重要性也更加了解了。
  
  如果得到了孩子的尊敬、家長的認同,保育老師自然就對自己有了信心,有了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原動力。
  
  二、加強學習,改變觀念
  
  將教師學習變為保教人員共同學習。曾經有一段時間,培訓、學習都是教師的事,而現在,我們將教師學習變成了保教人員共同學習。于是,有一次暑假,我們從華東師范大學邀請了專家團隊,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從“師幼互動與教師培養”“幼兒園教師發展階段”等方面為大家全面分析幼兒教育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保育老師也和其他教師一樣參加學習并進行現場互動。這些專業的培訓讓保育老師懂得了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內容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側重“衛生消毒”變為側重“配班參教”;由側重“保”到注重“育”:由對幼兒“表面安撫”變為“關注內在需求”。保育老師與教師的關系不是“紅花與綠葉”的主從關系,保育老師也是幼兒園實施保教工作的主體,要主動參與幼兒的保教過程,通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保育老師同樣要學會觀察幼兒的身心變化,提升科學養育幼兒的能力,幫助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組建保育教研組。我們組建了“保育教研組”,有專門的教研組長、有詳細的教研計劃。在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動時間,為了給孩子創設更好的生活環境,大家有時會針對某個觀點展開熱烈的討論,有時會針對某一保育環節中存在的困惑展開辯論。如,冬天孩子午睡時因體虛易出汗,保育老師是根據家長的要求讓孩子穿著厚厚的衣褲入睡,還是與家長溝通后讓孩子穿較薄的衣褲入睡并加強個別巡視護理呢?通過研究、討論,大家對保教結合的意義、保育老師的地位、保育工作的價值等的認識越來越明確,對科學地做好保育工作也更有信心了。
  
  例如,有的保育老師針對孩子每天重復無趣的早點環節提出了“自主點心新形式”;有的觀察到孩子不肯喝白開水,創新出了“今天你喝了嗎”的有趣活動;有的焦急于中班孩子仍不會穿衣服,提出了“午睡穿衣八步曲”……處處體現出對孩子的尊重,做到了因人施教。
  
  三、展示亮點,提升專業能力
  
  編寫《保育操作手冊》。一日生活中的保育護理有別于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它有比較明晰的標準和操作規范。我園借助保育老師的力量編寫了既有本園特色又有操作性的《保育操作手冊》。我先組織保育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特長進行分工,寫出各個生活板塊的護理操作方法;然后我將大家召集起來,交流各自書寫的內容,并且進行現場補充和修訂;最后,由幾位骨干教師進行統稿,整理成《保育操作手冊》。這樣既完善了規范標準,又尊重了保育老師的自主權,讓規范得到群體的認同,使操作手冊的執行度大大增強,還起到了團隊監督的作用。《保育操作手冊》涵蓋了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的生活護理內容,包括來園、餐點、盥洗、戶外活動、睡眠、離園等環節的操作方法及細節。這是一本操作性很強的工作指南類手冊。
  
  開設“保育小課堂”。我園有一個“中托大講壇”,原本是教師的舞臺。為了讓保育老師也能站上這個舞臺,我們開設了“中托大講壇”的分支——“保育小課堂”。在這個舞臺上,從沒有站在聚光燈下發言的保育老師展示了自己的亮點。如,有位保育老師對戶外活動時的保育筐里究竟需要帶些什么東西作了細致的研究和總結:一是要帶長毛巾、小方巾和大塊的塑料布。冬季,長毛巾用于給易出汗的幼兒墊背,以防幼兒著涼;小方巾用于給幼兒擦汗;塑料布上能放置幼兒脫下的衣物,也可以讓幼兒坐在上面休息。二是要帶紙巾和消毒小濕巾。紙巾用于給幼兒擦鼻涕,消毒小濕巾能簡單處理小外傷。三是春、夏季要準備無極膏,可以處理蚊叮蟲咬,也可以處理輕度的碰傷。四是要帶塑料筐和塑料袋。塑料筐用來裝用過的毛巾,塑料袋可以放置從幼兒身上除下的眼鏡、發夾等小物品。又如,有個保育老師研究的是午餐環節,她介紹了如何營造自由寬松、時時處處尊重孩子的進餐氛圍。在平時的進餐過程中,孩子們被要求離座時選用紙巾、抹布或其他工具清理自己的桌面;自助餐時,教師會站在食物區與孩子交流菜名與菜量,而保育老師則配合維持秩序。還有如何應對挑食的孩子、如何組織有趣的小鬼當家餐點服務活動、如何自制家長留言板滿足家長的需求,等等,給大家很多啟發……
  
  這些都來源于保育老師多年的工作經驗。由于都是自己親身實踐的例子,所以大家講的時候都格外有底氣。有的保育老師說:“如果沒有這個平臺,我們自己也不知道還有那么多金點子。”
  
  編寫《行行出狀元》。經過了“保育小課堂”的錘煉,保育團隊的實力更強了。為了讓個人的經驗成為團隊共同的資源,我們為保育團隊創辦了專門的園內交流刊物——《行行出狀元》。《行行出狀元》以貢獻金點子為主線,著重挖掘保育老師在實踐中的新思考和新嘗試。它以專欄的形式出現,每期大家集中針對一個生活環節來建言獻策,迄今為止已經組織的專欄有“地板保潔小妙招”“餐點護理小妙招”“睡眠環節大家談”“盥洗環節大家談”等。在“地板保潔小妙招”專欄中,有操作性極強的“地板打蠟七步曲”“清潔難點巧處理(飯粒、雙面膠、粘塵)”“分類處理、各享高效”“避免浮塵、保持健康”等好經驗;在“餐點護理小妙招”專欄中,有“桌面溫馨提示”“小小餐車送餐忙”等有趣的介紹……保育老師們用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向我們展現了自己的風采。
  
  更可喜的是,嘗到甜頭的保育老師不僅在園內刊物上積極投稿,還在上海市市級報刊《上海兒童保健園地》中嶄露頭角,至今已經有5位保育老師的文章刊登在這份報紙上,得到了同行和家長的認可與好評。曾經有一位發表了文章的保育老師喜滋滋地說:“我們的家長都看到了我寫的文章,現在都把我當專家看待了呢!”
  
  在保育管理實踐中,我們不斷鼓勵保育老師保持執著、創新的精神,將保育工作規范標準轉化為一種行動和習慣,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真正把“保教并重”的觀念落實到幼兒身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