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家長在假裝教,孩子在假裝學——這句話,很多家長只同意一半。
孩子假裝學,對啊,經常這樣。可我沒假裝啊,教育,我是認真的。
但問題總是雙向的,教育界從來就沒有單一的因果關系。
孩子之所以“假裝”,根子在家長身上。
有時候,是因為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孩子學會了偽裝;
有時候,是因為家長婆婆媽媽,孩子只好“假裝”,讓家長閉嘴;
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
孩子不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是父母的責任。
自己學習,是為了讓家長滿意。
“讓家長滿意”是有技巧的,最有效的,是“假裝”。
學習使我媽快樂。
假裝學習更能使我媽快樂。
“假裝”一下,不僅可以逃避部分學習負擔,還可以讓爸媽滿意,何樂而不為呢?
家長也很滿意,他有充足的理由,證明自己盡到了職責、孩子盡到了義務;成績差,主要原因是天氣不好、地上長草:
“這孩子學習很努力,就是天分差,沒辦法!”
當然,也有的父母是在裝傻,知道孩子“假裝學”,但心疼孩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是需要境界的,成績、名次下來的時候,除非圣賢,誰都會急。
“假裝學”不是什么好事兒,總得解決,還不如出去打打球呢!
在“真玩耍”和“假學習”之間,家長寧可承受點壓力,讓“假學”變成“真玩”,然后再追求“真學”。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說家長在“假裝教”呢?
從心態上來講,家長都是認真的;但從結果來看,很多父母,是在緣木求魚、南轅北轍、飲鴆止渴、舍本逐末、背道而馳、買櫝還珠……(同義詞盡管砸來)
前兩天,有位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為了防止自己太生氣、打了孩子,把手綁了。
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一出錯、自己就發火,危害有多大。不是綁手可以解決的。
發火越多,孩子出錯越多。
家長的壓力之下,孩子把目光盯在了“錯誤”本身,而非“如何糾正錯誤”上。
方向錯誤,導致孩子無法總結、改正,差錯率難以下降;
差錯率高,家長就更容易發火,惡性循環。
這樣的家長,叫“假裝教”,雖然你很上心、很辛苦,但從結果來講,和“假裝學”的孩子沒什么兩樣。
為什么你老發火,孩子還老犯錯?
在內心深處,他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抗心理,把“無意識地犯錯”作為武器,對抗你的火爆脾氣,甚至進行反擊。
在潛意識里,他知道自己粗心、知道這個地方容易出錯,但不想糾正、不想改;因為一旦不犯錯了,父親要么懷疑,要么驚喜,這和自己“易犯錯”的標簽不符,他沒有動力。
在心理學上,這叫“對成功的恐懼”。
改變“假裝教”的狀態,變成“真正教”,家長要從這兩個方面做起:
第一,別再給孩子貼“老是犯錯”的標簽了!
那個把手綁起來的家長,這種狀態已經半年多了。也就是說,半年來,孩子經常犯錯,他經常發火。
他已經把“易犯錯”的標簽,給孩子貼了個厚實。
這種標簽,你貼得越多,孩子就越不想改變、不想糾正。
人都有惰性,既然你貼了標簽,孩子就會順其自然,順應你的標簽。
第二,行動甚于語言,發火100次,不如行動1次。
怎么行動?改變脾氣。
怎么改變?聚焦于“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什么錯”。
人的大腦,20歲以后才完全成熟,小孩的大腦仍在發育階段,理性思維等方面,還不成熟。
這是他們易出錯的生理因素。
家長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要允許他們犯錯;
犯了錯,心平氣和,找到原因,改正它,完畢。
不要啰嗦別的。有用嗎?
錯一道,就改一道,慢慢來;讓孩子知道,家長不在乎孩子是否犯錯,而在乎孩子是否掌握。
尤其是,如果自己犯了錯,也要學會改正,給孩子做個表率。
你改掉“假裝教”的毛病,孩子就能輕松克服“假裝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