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優秀的能力對孩子的影響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哪些能力是孩子必須具備的呢?影響孩子一生的能力有哪些呢?
一、思考能力
我國古圣先賢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要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家長要告訴孩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書時要認真思考,不要囫圇吞棗,全盤吸納,要進行思考,尤其是要進行哲學式的思考,時時抱著懷疑的精神,不要把所有的知識都當成是理所當然般的對待,不要司空見慣。學知識“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善于動腦,培養思考能力。
二、語言能力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孩子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孩子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
此外,家長應為孩子提供豐富、適宜的課外讀物,經常和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肩負著兩大任務:第一是讓孩子喜歡閱讀;第二是教孩子怎么讀。
三、感知幸福
當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時候,看到那些與我們處境不同的人時,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幸福對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自然也有不同的顏色:對于音樂家,音樂就是幸福;對于作家,寫作就是幸福;對于老師,講臺就是幸福……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也”。其實,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幸福在于感知幸福的能力!一個沒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無論他得到再多,他都不會幸福;一個能夠感知幸福的人,無論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四、抗挫能力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高山低谷,不可能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既然如此,就要坦然面對挫折,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處逆境,要養精蓄銳、韜光養晦、策略謀劃,時來運轉時再精神抖擻、奮起直追、實現理想。
“好死不如賴活”。活著就好,就有機會遵循自然規律在社會的軌道上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家長要告訴孩子:樂活是一天,苦活也是一天,不要與自己過不去,每天都要開心生活。遇到逆境時要坦然面對,正視挫折,千方百計想法克服困難;如果暫時無能為力,就逆來順受,舒緩一下,等待轉機。“失敗是成功之母”。家長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要把挫折看成一次教育孩子的契機,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五、領導能力
3歲之前是孩子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家長不要只開發孩子的智能,而錯過了學習溝通及觀察別人 的最佳時期。學會溝通的孩子無論在幼兒園里還是在學校里,都會受到同伴們的喜歡,身邊的朋友也一定會很多,這能為他將來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就算不成為領袖人物,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當然,領導能力需要靠訓練來增強,一位胸懷大志的領袖需要機會去磨練他的領導藝術。鼓勵孩子去參加運動隊、特長班和課外活動小組吧,讓他們在那兒獲得待人處世的經驗,并在自己感興趣的范圍內去努力爭取領導地位。
六、理財能力
現在不少孩子在幼兒園里就開始進行攀比高消費,比拼名牌服裝、鞋子、書包、汽車等,大學畢業生的攀比之風愈演愈烈,白領成為“月光一族”甚至還要啃老,都說明了家庭理財教育的缺失。
由于學校里沒有開設專門的“理財教育”課程,因此,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平時相機而教,讓孩子學會掙,錢,理性消費,善于理財,成為懂得開源節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人。
七、自制能力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國家有法律,學校有校規,班級有紀律,每個人都是在一定約束中生活。如果缺乏自制力,就像汽車失去方向盤和剎車,必然會“越軌”和“出格”甚至“翻車”。因此,家長要教育孩子遵紀守法,嚴于律己,按照法律、規章、制度辦事,懂得自我管理,合理管理自己的時間,克制自己的欲望,約束自己的言行,成為一個守法、懂禮、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