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
習慣,是人生之基,基礎水平決定著人的未來發展。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可以導致事業的成敗,最根本的教育就是習慣養成教育。
幾年前,記者問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地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么?”“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卻發人深思。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孩子學會學習,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培養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的一些家長非常看重學習成績,千方百計地培養孩子的外語、美術、音樂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視習慣的培養,這恐怕是我們現在一些家長最大的誤區。
???????
01
從禮貌用語做起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使用禮貌用語,比如說“謝謝、請、對不起”。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大方,形成待人真實誠懇、性情開闊明朗的良好習慣。
02
培養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研究顯示,一個僅僅是學業優異的孩子,他的人生未必成功。學習能力固然重要,但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要求我們的孩子還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多種能力。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提醒孩子與周圍伙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學會遇事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
03
生活習慣的培養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現代家庭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二是良好的作息習慣,三是正確的衛生習慣。不少的家長為了孩子的飲食傷透了腦筋,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不能好好吃飯,甚至挑三揀四。這就是沒有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孩子的飲食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讓孩子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食,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除了飲食習慣,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樣也非常重要。有些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情,對孩子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不注意也不關心,時日一長,逐步形成了孩子不良的作息習慣,影響了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要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要堅持按一定作息時間去執行,要經常提醒、督促孩子,以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正確的衛生習慣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不講究衛生,容易感染疾病。如何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呢?從孩子懂事開始,就要著手培養良好的日常衛生習慣,教育孩子勤洗手、剪指甲、早晚刷牙等等。除此之外,家長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
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