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2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幼兒園托班、小班的常規基礎通常為零,同時又處于幼兒"入園焦慮期",托班、小班幼兒難帶,這似乎已成為幼師們公開的秘密。那么,怎樣才能讓這門苦差事變得不再苦?今天的內容很豐富,堅持看到最后的老師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老師們都知道托小班幼兒難帶,干的事也是最多,最雜的。不僅要哄哭鼻子的幼兒,也要幫幼兒換尿褲、還要給幼兒喂飯……可是,老師們想過孩子們為什么會這樣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藏在幼兒心里的秘密",有的放矢的對其進行引導,比單純被動的哄孩子,可謂事半功倍。
安撫幼兒方法
哭聲停了,老師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幼兒的哭聲好不容易平息了,這是,幼兒教師也不能閑著,得"趁熱打鐵",趕緊進入下一環節的工作,讓幼兒開始進入新的玩樂環節,讓幼兒有得玩,玩得高興,讓他們忘記那不開心的一幕。
1、吸引幼兒注意: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利用新奇的、鮮艷的、美好的位置的事物引起他們的探究心理,吸引他們的注意。如:用變魔術的方式,來引起剛忍住哭聲的孩子的注意。
2、豐富活動:學小動物的語氣說話,做游戲,復習一些廣為傳唱耳熟的小兒歌、小故事等。老師邊彈琴邊唱歌,啟發孩子隨音樂節拍拍手,會唱的跟著唱,會跳的自由跳。這樣孩子們就忙碌起來,有事可做了,于是也就逐步適應了新的環境、新的生活。
3、樹立榜樣:作為教師由被動的聽孩子哭,到主動的帶孩子玩,逐漸占領了陣地以后,就要設法打開孩子的心扉,給孩子見講淺顯的道理,取得孩子的信任。讓孩子知道認真聽明白老師講話,并試著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的,要給與獎勵。如;獎勵小紅花,抱抱親親,等等。這樣一來,得到獎勵的孩子就覺得很自豪,從而增強了自信心,對于那些未得到獎勵,不配合的,不聽勸告的的孩子來說,無疑起到了榜樣示范的作用。
托小班帶班技巧
托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脫衣服……面對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幼兒,幼師們總是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其實,帶托小班和中班、大班一樣,無非就是幼兒的吃喝拉撒睡學,只不過托小班幼兒需要更多的關心、愛護和寬容,需要幼師更有耐心的引導。因此,從幼兒的吃喝拉撒睡學等多方面制定托小班計劃,掌握帶托小班的一些技巧,會讓你帶托小班變得得心應手!
(一)生活習慣方面
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教也不一樣,使得幼兒的生活能力參差不齊,更有不少幼兒還養成了種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這給他們入園后適應集體生活帶來了許多問題,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2歲半的幼兒,正處在秩序感發展的關鍵期,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托小班保教保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1飲食習慣的培養
?、贅淞駱幼饔茫和行“嘤變旱某燥垎栴},不僅令家長們擔心,也讓幼師們揪心。針對不同幼兒的吃飯問題,幼師要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幼兒飯量小,不強迫;幼兒挑食,不責怪,不強行制止,而是順其自然,逐步指導。
?、谖镔Y獎勵:幼兒特別喜歡老師獎勵的小粘貼,不愛吃菜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孩子不愛吃胡蘿卜,我就把即時貼剪成胡蘿卜的形狀,當他把胡蘿卜都吃了的時候,我就把胡蘿卜粘貼獎勵給他,孩子特別高興,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吃胡蘿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絕吃胡蘿卜的習慣。因此,幼師們要好好利用小粘貼的吸引力,幫助孩子克服了挑食、偏食的毛病哦!
?、蹖W會正確咀嚼:在托小班,常常看到幼兒不會嚼飯,嘴張不開,或者只用前門牙嚼飯,不僅影響幼兒吃飯的速度,還對幼兒的口腔發展不利,長大后會影響面部美觀。這時,幼師們可在飯前和幼兒玩"咬一咬,嚼一嚼"的小游戲,讓幼兒夸張的張大嘴巴,嚼一嚼,以訓練幼兒的打開口腔,用大牙咀嚼。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正確的咀嚼方法,進餐速度變得快多了。
?、芏〞r、定位進餐:幼兒定位進餐的習慣,不僅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還有利于培養幼兒吃飯時集中注意力,促進胃腸分泌活動。
⑤安靜進餐:吃飯時,托小班幼兒愛講話,喜歡交頭接耳。幼師不妨給幼兒將《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幼兒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學習,不做漏嘴巴的孩子。此外,也時常看到狼吞虎咽的幼兒,幼師可通過表演游戲"我這樣吃飯",教會幼兒吃飯時細嚼慢咽,以提高幼兒的進餐質量。
⑥不浪費糧食:在進餐活動中注意孩子的個體差異,估計他們的食量進行盛飯也能使幼兒進餐信心大增,第一碗不宜過多,若一碗吃不飽,要舉手添飯。避免幼兒看到太多的飯菜產生畏難情緒而影響食欲。此外,還要告訴幼兒,每次要把碗里的飯吃完,才能離開桌子。平時,可讓幼兒欣賞《憫農》,教育幼兒愛惜糧食,不把飯粒弄到桌子上、或地上,也不留剩飯。
⑦學會自己吃飯:有的孩子故意不吃就等著老師喂,這就不能順著他的脾氣,要培養他獨立吃飯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創設相應的環境供幼兒參與操作。比如:《娃娃家》游戲,用廢舊雪碧瓶,制成可愛的張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兒在喂娃娃的同時,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用正確姿勢吃飯,可提高幼兒吃飯的速度,也可逐步改善幼兒吃飯掉飯粒的不良習慣。
?、囵B成愛喝白開水的習慣:班上幼兒不愛喝白開水,著實令人頭疼。幼師要想讓幼兒喝水,對幼兒說不喝水會生病等,往往說服不了幼兒,這還得多動動腦筋。如:"你現在不喝水,我們給肚子里的"大口袋"喝水好嗎?等他喝了水以后,我就讓他鼓起小肚皮,然后我輕輕地拍拍他的小肚皮,豎起大拇指,夸你真棒,這樣他既把水喝了,又覺得自己真能干。
?、嶙x懂幼兒的行為:有的孩子吃飯慢,就去喂喂他,但有的孩子吃飯慢,也許是碗里面有些食物他不想吃,要告訴他不能挑食,或讓他說出不想吃的原因。有時吃飯時一拍肚子,說明他要去小便,有時喂他飯,好好的他就吐了出來,這就表明他已經吃飽了。有時,幼兒的一個動作,就能表達他/她的需求,因此,幼師們在與幼兒接觸的過程中,要學會讀懂幼兒的每一個動作,讓帶班更順利。
2衛生習慣的培養
?、亠埱氨愫笠词郑河變涸诩依锸怯杉议L幫助他們洗手,入廁的,他們是完全被動的。幼兒還有"吃手"、"挖鼻孔"等壞習慣,不但不衛生,舉止也很不雅。幼師可通過《我的小小手》活動,強化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并讓幼兒初步知道自我服務的基本常識和方法,讓他們知道在進餐前,戶外活動后,大小便后,都要洗手。
②學會正確洗手:幼兒知道什么時候洗手,但是幼兒還不是很會洗手,借助兒歌,教會幼兒洗手的步驟和方法,可事半功倍,如:先用清水沖一沖,再用肥皂抹一抹,兩手交叉搓一搓,小手轉一轉,清水沖干凈,甩一甩,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凈。讓幼兒在學會兒歌的同時,也學會了洗手的步驟和方法。幼兒很快養成了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蹖W會自己入廁:對于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們要么不會蹲廁所,要么不會提好褲子就走出廁所,為了讓幼兒記住正確的步驟,可以通過《自己上廁所》的故事,結合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廁所的墻壁上貼上"怎樣上廁所的圖案"等,可以縮短幼兒學會上廁所的時間。
?、茏约翰帘翘椋禾鞖庾兓?,幼兒很容易感冒。一感冒,鼻子里的兩條"瀑布"就出來了,若幼兒不知道擤鼻涕,也不懂得擦干凈,"嗖"的一聲,又把流到嘴邊的"瀑布"吸了回去,看上去多惡心啊!因此,幼師們在一日活動中,要教幼兒學會用紙巾、手帕擦鼻涕。
3睡眠習慣的培養
?、賹W會穿脫衣服:托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較差,很多幼兒還不會自己穿脫衣服,這給午睡帶來不少麻煩。幼師可以把穿脫衣服的步驟編成有趣的"順口溜"。原本枯燥的穿脫衣服,搖身一變,變成了有趣的順口溜,使穿脫衣服變得多么有趣啊!此外,幼師還可以利用碎布縫制帶紐扣的"蘋果樹、""汽車"等,投放到生活操作區,讓幼兒一一對應練習扣紐扣,以提高幼兒穿脫帶扣子的衣服。
②逐步改善原有睡眠習慣:幼兒剛入園,在家里的睡眠習慣也被帶進了幼兒園,如,睡覺時咬被子、抱枕頭入睡等。此時,幼師不要制止,要幫助幼兒逐步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如:結合《午睡》兒歌,教育幼兒睡覺時蓋好小被子,小手放放好安靜入睡。對于喜歡趴著睡的幼兒,可通過《娃娃家》游戲,引導幼兒發現趴著睡覺的不良后果,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姿勢。此外,要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午睡環境,如睡覺前放一些輕音樂,拉好窗簾,幫助幼兒入睡。
4家園共育要重視
幼兒在幼兒園和在家里表現不一致,好不容易看到幼兒有了進步,可第二天又化為烏有了。這都是因為家園教育的步調不一致造成的,如:在園時自己吃飯,在家則要家長喂飯等等。因此,幼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比如,利用家長早晚接送幼兒的時間,幼兒離園后打個電話,發條短信等等,爭取家長協同配合,早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自己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付諸東流。
(二)學習活動方面
1、玩中學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但也有孩子喜歡看書、喜歡學習。托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多長時間,一般是10-15分鐘,要想讓孩子去學習一些知識,就需要教師用一些方法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中接受知識,一邊玩,一邊學習,老師孩子都不會累。2、玩具充足
玩具要大,顏色鮮艷,帶聲音。托小班幼兒對小的、零碎地、無聲響的插塑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引起注意的聲音很感興趣。例如:玩積木,教師可幫助幼兒把積木插成各種大的形狀,幼兒比較喜歡。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還喜歡自己占有一堆積木,雖然自己不插,但也不愿意交給別人,這時,教師提供幼兒的玩具量要充足,避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3、多聽故事
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講得生動的故事,更是讓幼兒陶醉。但適合托小班幼兒聽的故事并不多,幼師們可要多花點時間,給幼兒選擇一些語言簡短、容易理解、故事情節簡單的故事。比如,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形象的故事,就挺適合托小班幼兒的。4、豐富幼兒活動
愛模仿是孩子突出的特點,也是他們的主要學習方式。因此,幼師經常開展"大帶小、小學大"的區域活動,讓孩子通過模仿,習得別人的游戲經驗。同時,可經常利用春游、秋游、節日活動、外出散步、參觀等機會,引導孩子們觀察各種事物和現象,加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以豐富游戲經驗。5、區角活動的開展
幼兒玩游戲,總免不了要操作游戲材料。在托小班,橡皮泥、多變的結構玩具深受幼兒青睞。對于玩法單一、缺少變化的材料,如插魚鱗、扣果子等,雖能在短時討得幼兒的喜歡,但過了一段時間就不想再玩了。
為了保持幼兒對游戲材料的興趣,幼師們需要從趣味性、多變性出發,精心投放游戲材料,如"配對"、"布包包接龍"、"隨意貼"等游戲材料。同時,注意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嬰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并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
在區域游戲角,不易投放過多的游戲材料。幼師們要遵循"少品種多數量、漸投放常更新"的原則。還可以鼓勵幼兒和家長收集廢舊物品,引導幼兒再加工,變成好玩又漂亮的游戲材料,幼兒會很喜歡的。
與此同時,幼師需要遵循區域游戲指導的原則,不限定幼兒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積極的情緒和態度感染、支持幼兒的游戲;給幼兒留有思考、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允許他們嘗試錯誤;多觀察,少干預,多隱性指導,少顯性指導。6、把握介入游戲的時機
在游戲過程中,幼師適當的介入與支持,可以避免幼兒操作探索的盲目性,一般來說,當幼兒遇到以下幾個問題時,幼師有必要介入并采取有效的指導:
(1)當孩子發生沖突或出現危險行為時,教師要適度介入,以防止他們受到傷害;
(2)當孩子游戲單調、重復、缺乏新意時,教師要引人一些變化,暗示他們模仿、豐富、充實游戲的情節;
(3)當孩子努力后失敗或游離于游戲之外時,教師要引導他們一起玩;
(4)當孩子有進步時,教師要及時鼓勵肯定,這對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至關重
(5)當孩子能力差異懸殊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安排他們搭配結對游戲;
(6)當孩子缺少材料或對材料感到困惑、使用方法沒有突破時,教師可采取增添、設疑、提建議等靈活隱性的方式支持他們的活動。
???????
(三)情緒方面
幼兒情緒多變,不同幼兒有著不同的情緒表現。良好的情緒能促進幼兒記憶、思維和創造的發揮與發展。老師要細心關注幼兒的情緒特征,讓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消除消極的情緒,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1讓幼兒宣泄不良情緒:幼兒心情不好時,適當的宣泄,會讓幼兒心里好受些,對保持幼兒的心理健康很有幫助。如:幼兒入園哭鬧,這是正?,F象,幼師要針對不同幼兒的哭鬧做出積極、正確的回應,讓幼兒停止哭鬧。這種做法用在很多幼兒身上都是有效,但有少數幼兒還是哭個不停,這時,可適度的讓幼兒宣泄,盡情的哭吧,哭出來就好了,這也是幼兒尋求心理放松的一種方式。
2轉移幼兒注意力:幼兒情緒易變,適時的轉移幼兒注意力,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良情緒的發生。幼兒愛動愛玩愛模仿,幼師們可以選擇一些輕松、活潑的戶外體育游戲,愉悅幼兒的身心。如:吹泡泡、開火車等。幼兒心情好時,可以嘗試玩新游戲,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幼兒不愛玩某類游戲時,要加以引導,改變幼兒對這類游戲的偏見,同時,還要創編出有趣的玩發,激發幼兒玩這類游戲的興趣。
3幫幼兒樹立自信:自信是情緒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獲得愉悅的情緒。幼兒,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階段,幼師對幼兒表現出信任、贊美、鼓勵的態度,就會有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相反,否定、拒絕、忽視、甚至嘲笑幼兒,很容易讓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幼師們要多給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多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完成一個新的動作或任務,就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自信也就自然形成了。
4用音樂改善情緒:心情不好時,聽聽美妙的音樂、動聽的旋律,會讓人心理好受一點。對于托小班幼兒來說,由于第一次離開家,開始過上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難免會有點不適應,哭哭啼啼。這時,若能放一些旋律優美的音樂,如《拍手點頭》,幼師再配上夸張的肢體動作,帶動幼兒動起來,當他們看到有這么一位可愛的老師,哭聲也會慢慢減弱。
5多與家長溝通:不同幼兒的情緒反應各異,對相同情境的反應也有差異。老師有必要向家長了解幼兒的一些情緒特征,如:小便時會團團轉……這樣,幼兒入園后,幼師就可輕松應對幼兒千奇百怪的情緒行為。
(四)其它方面
1、討好幼兒有技巧
幼兒園教師的態度要親切、自然,不強求幼兒。例如:寶寶剛入園時,家長一般抱著幼兒入園,教師要自然的與幼兒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愿意叫老師、打招呼,就順其自然,別強求。此外,幼兒教師還可經常抱抱幼兒,親親他們,這是與幼兒貼近的最好辦法,同時也可消除幼兒的緊張心理。
2、照顧幼兒要做到"四勤"
托小班孩子由于年齡小,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需要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特別要做到"四勤"。
?眼勤:教師需要用眼睛去觀察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在老師的視線之內,注意發現他們的危險動作,或一些需要。?手勤:發現問題趕忙去解決,扶一下孩子或幫助一下孩子。?腿勤: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幼兒身邊,幫他解決問題。?嘴勤:要經常和幼兒說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要他們有這些安全意識。
只要做到"四勤",孩子的安全就有所保障,減輕一些不必要的傷害。3、日常常規培養
常規培養是是托小班幼兒的一項重要工作。幼兒入園后,幼兒的座次、位置要安排好。從幼兒入園三、四天后,可個別指導幼兒記憶自己的標記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切記不要集體指導幼兒,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對針對性不強的話不能理解,個別指導更利于幼兒形成好的習慣。對幼兒的常規要求要具體,教師的觀察要仔細,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在區域游戲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進出區域的小腳丫圖形、物品歸放點的標記等貼在醒目處,讓規則既具體又直觀。2-3歲的孩子都樂意和老師一起收歸游戲后的玩具材料。有了標記,幼兒不僅會歸放玩具,還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寫給年輕幼師: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了個胖的","心急吃不上熱粥",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托小班幼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心,對幼兒的不良習慣多一點理解,并逐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給幼兒營造一個寬松、有秩序的幼兒園環境,讓幼兒更加富有個性地健康成長,也讓帶托班、小班的你為此而自豪——因為,帶托班、小班不再是個苦差事,而是個美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