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20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起,他們家孩子參加市里最好私立幼兒園面試的經歷,感嘆道:“沒想到現如今,學??嫉闹攸c不在孩子,全在家長。”
原來這家本地非常出名的幼兒園在招收適齡兒童的時候,不但要觀察孩子本身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要考核父母的育兒理念是否一致。
???????
有一道父母問卷調查的題目是這樣的:
問:孩子剛上幼兒園,每天入園時哭鬧,爸爸媽媽會怎么辦?
選項:
A先陪孩子在教室里玩一會兒,趁著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
B隨便孩子哭,告訴孩子下午會來接她,和孩子說再見后走掉。
C和孩子說不要哭,放學的時候媽媽就來接她了,和孩子說再見后走掉。
朋友選了C,叫孩子不要哭,后來被老師談話,說家里的育兒理念與幼兒園有差異,希望他們能調整配合。
朋友回來有些不能理解,就來問我: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一般父母不都是這樣哄孩子的嗎?“不要哭啦!”、“不許哭!”、“哭有什么用呢?”這有什么不對呢?
其實我想說,也許不對的地方,就是剝奪了孩子哭泣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是哇哇大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在跌跌撞撞的成長路上,哭泣是他們唯一可以使用的武器。
在恐懼的時候召喚保護;在疼痛的時候轉移注意;在無助的時候尋求幫助。
剝奪孩子哭泣的權利,違反了孩子的天性,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 不哭的孩子,會用更極端的方法尋求關注
孩子對愛的呼喚,總要有一種方法來表達。
國內著名的心理咨詢師盛達曾分享過一個媽媽帶著三歲的“小炮仗”上門求助的案例。
這孩子打小脾氣就特別暴躁,稍有不滿一點就燃。
發作起來的時候,尖叫打滾、打人砸東西、張牙舞爪地傷害他人,歇斯底里的態度讓全家人都拿他沒辦法。
媽媽不明白,她和丈夫也都是高學歷的人才,平日待人處事也都是謙和有禮,無論從基因來看還是從環境來看,都不至于培養出這樣的孩子呀。
聊到后來,媽媽一句不經意的話間提供了線索“從孩子六個月以后,他就不太會哭了。”
原來,父母怕慣壞孩子,從四個月開始就開始杜絕哭鬧的訓練。
當孩子哭的時候先不去管他,等到孩子不哭了,才將他抱起來安撫喂食。
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向外溝通和求助的念頭,這才會在具有行動能力之后,表現出極端的以攻擊來博取注意的傾向。
溫格·霍伊斯在他的新書《為什么只有人會哭》中指出:
“相比尖叫或是其方式,哭泣要安全的多。比如在人類漫長的童年時代,孩子只要流一滴眼淚,母親多半就知道她在難受了。”
抓住父母的注意力,是孩子本能的渴求,但他發現哭泣無法達到效果的時候,只能采用更極端,更具有刺激功效的方式來呼喚關愛。
■ 流不出眼淚,身體會代為哀鳴
情緒的宣泄,總要有一條通路。
前段時間,一個6歲的孩子視力離奇暴跌。
明明身體一切正常,孩子卻突然看不清東西,走著走著就摔得頭破血流,甚至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醫生們研究許久,最后得出的結論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原來,是因為媽媽生了弟弟后,她的愛被大大的分走了,各種負面情緒在心中積壓發酵,想哭卻又不敢哭,生生把眼睛給“憋”壞了。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個不會哭的孩子,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獨享,精神上的關注,還犧牲了自己身體的健康。
心理學專家指出:
哭泣是情感的宣泄,眼淚的及時排除不僅讓孩子身心放松,更能給身體和心理排毒,哭泣也許不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但在維持健康方面有獨特的功效。
淚不外流,必向內傷。無論是被強制的遏止,還是自我的克制,孩子壓抑下去的哭泣,都有可能轉化成身體的哀鳴。
■ 憋住不哭的孩子,難以獲得幫助
導演皮特·多克特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的心理學教授Dacher Keltner聯手制作了一部電影《頭腦特工隊》來向人們講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哭泣和傷心情緒對孩子來說,有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
小主人公萊利的小腦袋由5個不同的情緒小人掌管,分別是快樂、悲傷、恐懼、討厭和憤怒。
在萊利11歲以前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由快樂主導的。
可是在她隨著爸爸的工作調動搬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以后,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來。
萊利大腦中的“快樂小人”試圖幫她趕走 “悲傷小人”,可惜事與愿違。
破舊的房子、丟失的行李、古怪的食物、陌生的學校和同學、父母的指責……這一切都讓萊利無法承受。
她決定離家出走,以逃避不想面對的困難。
好在關鍵的時候,“悲傷小人”接管了大腦控制中心,萊利終于在父母面前哭了出來。
哭泣,瞬間緩解了這個倔強女孩的壓力,讓她得以向父母發出求救的信號;
眼淚,勾起了父母的理解與愛護,最終在父母的幫助下,她順利的融入了新環境。
荷蘭心理學家阿德溫格霍伊斯說:“眼淚具有很強的符號意義,它能傳達出無助,尤其是在人類最脆弱的童年時代。”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么比一個孩子的眼淚,更容易讓他獲得其他人的安慰和幫助。
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接納
給孩子無條件的擁抱
一個鄰居曾給我分享過她的育兒經驗。
據她對家里兩個孩子的觀察,每次孩子哭鬧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忘記自己為什么要哭了。
無論起因是怎樣,最后孩子所要求的,就只有媽媽的一個抱抱。
后來,孩子哭的時候,她就默默的把他抱在懷里,讓他盡情的痛哭,效果反而比比以前講道理,用語言和物質來安撫好很多。
給孩子無條件的擁抱,就是給孩子惶恐的內心一個溫暖的力量,給他們提供情緒宣泄的時間和自我療愈的空間。
增加“情緒”詞匯量
著名主持人梁冬一次在節目中談到,他發現自己兒子常常和媽媽爭論一些話題的時候很容易哭起來。
經過好幾次觀察,他發現原來孩子哭不是輸不起,而是說不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小的時候,掌握的詞匯少,語言表達能力弱,有時候很難準確的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常常一著急,就只好用哭這招了。
告訴孩子:
“開心”就是收到禮物的時候,嘴巴忍不住笑出聲的感覺;
“生氣”就是爸爸答應帶我出去玩卻反悔了,肚子里面漲了一口氣的感覺;
“嫉妒”就是妹妹有棒棒糖而我卻沒有那種酸溜溜的感覺。
有意識地去增加孩子表達情緒的詞匯量,讓他們除了哭之外,有更多可以表達內在波瀾的選擇。
奧維德說:“哭泣中有一種歡暢,因為通過眼淚憂傷可以得到滿足和解救。”
我們與孩子的相處,總繞不開瑣碎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家庭的幸福的旋律,不僅有暢懷的歡笑,還有不被拒絕的哭泣。
留給孩子哭泣的權利。他們中氣十足的哭聲,也是盡享天倫的過程中,熱熱鬧鬧的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