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說東偏往西,該拿愛對抗的孩子怎么辦?

時間:2019-08-0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簡簡周 / 文

  我的朋友丁當媽遇到了一個挑戰。

  夏天太熱,她想幫3歲的兒子把長袖外衫脫掉,可小家伙就是不肯,哪怕自己已經捂得滿頭大汗、渾身痱子了。

  還有,孩子不知道從哪里學會了說臟話,她覺得特別刺耳,可越是不讓孩子說,孩子反而說的越來勁。

  有好幾次,她簡直要被氣哭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確實經常會聽到有父母抱怨,孩子的逆反心實在是太重了,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想讓他做的事情呢,他反而又不愿意去做了。

  有時候,孩子甚至還會表現出強烈的對抗情緒。

  大部分父母在這種情況下都很難保持平靜,有時還會覺得很受傷。

  丁當媽就跟我說,她也知道孩子會有逆反期,可當孩子老是和她對著干的時候,她還是會感到生氣和委屈。

  好好說也不管用,懲罰也不管用,這讓她也有很深的挫敗感和無力感,完全不知道該拿孩子怎么辦。

  我相信,這不僅僅是這位媽媽一個人面臨的挑戰。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么爭取孩子的合作。

  孩子對著干的真相

  其實,孩子總是跟你對著干,并不一定是因為他故意想要氣你。

  孩子有可能只是想要爭取主動權,也有可能是因為正陷在情緒里,沒有辦法理性思考,就更不要說表現出理性的行為了。

  我們不妨還原一下丁當媽和孩子溝通的這個過程。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確實很熱,她怕孩子捂壞了,所以想讓孩子把外衫脫掉。

  這個時候,孩子的反應是不脫,媽媽就著急了,下意識的想法就是,都熱成這樣了還這么擰,簡直不可理喻,這個孩子就是故意想跟我對著干的。

  說不定,心里還會再腹誹一下有著同款“擰勁兒“的老公。

  越是這么想,她就越生氣,情緒直接就上頭了。感受到她情緒的孩子,自然也會反抗得更厲害。

  我建議丁當媽換個視角來重新解讀孩子的行為。

  孩子不是“非要和自己對著干”,他只是想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主動權,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有強烈想要證明“我可以”的需求。

  有時候,如果孩子表現得“太倔”,父母可以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平時是不是替孩子做了太多的主。

  每個孩子都有自主的需要,都會想要嘗試去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夠自我掌控的感覺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

  否則,孩子就很容易會感到挫敗。

  如果父母懂得尊重和滿足孩子的這個正常需求,在生活中適當給孩子一些做選擇的機會,孩子也就不再需要通過這種抗爭的方式,來給自己爭取主權了。

  回應孩子的需要,而不是行為

  熱了可以脫衣服,這是常識,而且一個3歲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判斷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了。

  如果他表現出反常識、反本能的行為,那么,他一定是有某些內在的基本需要沒能得到被滿足。

  就好像吃飯本該是孩子的本能,肚子餓了就要吃,所有的小動物都知道,可依然有很多孩子,吃飯成了大問題。

  因為父母的過度干預已經破壞了孩子的本能,換句話說,就是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你說,孩子能不反抗嗎?

  多數孩子的“行為問題”,根源都是親子聯結的斷裂。

  在遇到問題時,如果你能夠透過表象看到孩子行為的本質,選擇回應孩子的需要,那么,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聯接就能得到重建。

  同樣地,要是你只能看到表面的問題行為,就會很容易被孩子激怒,甚至采取懲罰的手段,而懲罰只會加劇親子間聯接的斷裂。

  哪一種回應方式更能爭取到孩子的合作,答案顯而易見。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成年人都習慣把自己當作權威,老師或是家長,都會下意識地認為,讓孩子聽話是自己的責任。

  但是,當孩子感到自己不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即便他知道你要求他這么做的目的,即便他其實也會愿意去做,但仍可能表現出抗拒。

  因為這是你的決定,不是他的。

  爭取孩子合作的妙招

  注意了,我這里提到的是合作而不是聽話。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合作有一個互相尊重的前提,而且是完全自愿,樂于配合的,而聽話未必。

  有時候,聽話的孩子很可能只是表面的順從而已,他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其實都被壓抑住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更合作呢?

  首先你需要想清楚一個問題,你希望孩子是基于什么理由與你合作的?是因為出于害怕的服從,還是因為他也知道這是最明智的做法?

  你究竟是更希望孩子具備做出準確判斷和明智選擇的能力,還是希望孩子懂得聽命于權威?

  如果是前者,那就先放棄強迫或是懲罰孩子的念頭,然后嘗試以下幾個做法。

  首先,調整自己的視角,從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出發

  當孩子拒絕去刷牙,或是不顧你的勸阻搞破壞時,先給自己按下暫停鍵,深呼吸一口。

  不要指責孩子或是責備自己,孩子不是故意要和你對著干,你也用不著苛責自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

  正確的思路是,從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出發,并在和孩子的溝通中,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需求,而且你理解并接納他的感受。

  其次,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對孩子提要求的一個基本前提是,認同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主權。

  當然,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他可能暫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為自己所有的選擇負責,那么,就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自主選擇機會。

  比如,對于“要不要上幼兒園”這樣的問題,你當然不能把決定權交給一個3歲的孩子,但穿哪件衣服去上學,你完全可以讓他自己說了算。

  第三,邀請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

  這一招非常有效,因為這個做法本身就是站在了與孩子對等的視角,給了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我曾經使用這個辦法來管理女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剛開始,我也是直接對她宣布我的決定,“每天使用手機和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但執行難度其實很大,必須靠我的強力監管。

  后來,我請女兒來幫我出謀劃策,看看怎么能讓她更好地管理自己。

  她想了想,很認真地提出了好幾個解決辦法,比如,上定時鬧鐘,如果做到了就自己給自己畫小紅花作為獎勵,等等。

  實踐證明,對于她自己提出的方案,她大部分都能自覺執行,遠比我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即便孩子年紀很小,你也可以讓他參與進來,哪怕最終做決定的人還是你,他也能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在引導孩子主動去反省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被動地執行你的命令。

  當然,知道不等于能夠做到,對大部分父母來說,真正的挑戰或許在于對孩子的“相信”。

推薦內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