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1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夏季來臨,全國各地溫度普遍升高。近年來,小朋友被誤鎖在車內,高溫中暑導致死亡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是自己爬上車不知道怎么開鎖出來,有的是被家長、老師遺忘車內,無論是哪種原因,我們都應該重視由于汽車導致的孩子死亡安全問題了。
就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海南省萬寧市一名4歲半男孩的命運,就牽動著很多人的心。這天早上,孩子坐上去往幼兒園的接送車,結果被老師和司機遺忘在車上,最終男孩被困在車內時間長達5個小時,被發現時孩子已經生命垂危。醫生表示孩子中暑脫水,需要接受轉院治療,隨后幼兒被轉往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搶救。經過40個小時的搶救,醫生還是沒能挽回他幼兒的生命。于6月2號早上,這個孩子最終還是離開了深愛他的父母,令人痛心。
有研究發現,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內的溫度就能升到65℃,在這樣的環境下待到半個小時就能致命!
我們誰都不敢想象,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秒是在想什么?我們也不敢揣測長達5個小時那些沒有發現男孩失蹤人都在干什么呢?
為避免無辜的孩子遇到此類事件的發生,關于幼兒被鎖車內自救的課程,請各位老師或家長務必教會孩子!
10分鐘有這么嚴重嗎?
不少人可能會想,就離開10幾分鐘,為什么情況會這么嚴重?夏季封閉車內15分鐘溫度可達50℃。
在1999-2007年發生在美國的231起被遺留在車被熱死的孩子中時間最短的是15分鐘。
不僅僅是夏天會發生類似事故,美國研究發現,類似兒童死亡事故發生的最低環境溫度是16℃。
孩子被困車內,為什么容易導致死亡?
罪魁禍首就是“熱射病”:一種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疾病。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屬于“重癥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幼兒園工作應始終將安全擺在首位,因此,老師可以借助車輛組織孩子參加一次針對車內被鎖逃生自救的安全課,結合現場的操作和演示讓幼兒實際動手操作與體驗。以防萬一發生這種情況,孩子可以有自救的意識和能力。
方法一:打開應急燈
開啟雙閃燈是優先級別最高的,因為大多數車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啟這個功能,即使是在車熄火的情況下,所以,這時通過打開雙閃燈來吸引路人注意。(不過在白天這個功能很容易被路人當成違規車忽略掉...)
方法二:直接開門
當車子被鎖,很多車型除了駕駛員位置的車門可以打開,其他座位的車門都是鎖死的。特別是有兒童鎖的車輛。所以,當我們被鎖在車里,最好是趕快爬到駕駛員的位置來。
車門一
這種車門,我們可以先把安全鎖栓撥起來,然后往外拉拉手,最后往外推車門。
車門二
如果是這種車門,我們只需要連續往外拉拽兩次,最后往外一推車門,車門就會打開。
車門三
如果是這種車門,我們只需要連續往外拉拽兩次,最后往外一推車門,車門就會打開。
方法三:按喇叭
我們可以按喇叭引起別人注意,如果力氣太小,我們還可以躺在座位上用腳用力踩來按響喇叭。(有的車型,鎖車后喇叭是按不響的哦,方法行不通馬上換另外的方法)
方法四:從后備箱出來
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從鎖住的車內出來:從后座將后排座椅放平(可以連通后備箱),然后拉后備箱那根逃生的線,這樣后備箱就會開啟,然后從后備箱出來。(不是所有車都有逃生線,需要家長老師自行實驗哦)
方法五:求助陌生人
讓孩子記住家里人的電話號碼;
教會孩子向路人尋求幫助,如果車門實在打不開可以選擇拍打車窗或者使用字條(稍大的孩子)的方式求救。告訴經過的路人自己在車內無法出去,讓他幫忙尋找自己的爸媽或者報警等幫助自己。
方法六:安全錘的使用
如果出現車門打不開、喇叭按不響、開燈沒人理或路上無行人的情況無法引起他人注意時,我們還有最后一個辦法,也是一個破釜沉舟的辦法:使用安全錘(或車上尖銳的硬物)擊打車窗玻璃逃生。建議:有車有孩子的家庭在車內放一把安全錘,并告知孩子安全錘的存放位置。
被鎖校車內怎么辦?
1、如果校車沒有熄火,孩子可以爬到司機位,按方向盤的喇叭。現在的校車及時熄火了喇叭也不會受到影響。按喇叭對寶寶來說是件容易的事,也不費力氣。平時老師就應該告訴孩子校車喇叭的位置。并且校車前面的擋風玻璃透明度好,孩子爬到前面也容易被人發現。
2、如果按喇叭沒有反應,就要找到鐵錘之類的硬物敲碎車窗。
3、如果沒有鐵錘子,孩子可以用鞋子敲打校車的窗子。
4、如果校車內有顏色鮮艷的東西也可以拿起它在車窗內晃動,引起旁人注意。讓孩子爬到前排,在擋風玻璃處晃動。
5、用兒童安全手機打電話求助。平時可以在孩子書包或車內放置一個兒童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家長/幼兒園需注意
1、學校校車接送孩子時實行點名制,仔細檢查每個角落,防止睡著的孩子遺留在車內。
2、家長接送孩子時除了提高警覺意識,還可以在副駕駛上放個與孩子相關的事件,在下車時可以提醒自己。
3、生活中要教導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單獨進入汽車內玩耍。
4、用完車后,要將鑰匙放置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