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媽媽,今天老師不給我盛飯,我都沒吃飽。”
“媽媽,今天老師推了我一下。”
“媽媽,今天小剛欺負我,老師也不管他。”
聽到孩子這樣說,相信爸爸媽媽們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和不滿,想要打電話給老師,問問到底怎么回事。但是,事情真的像孩子說的那樣嗎?
來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次小胖從幼兒園回家告訴媽媽:“我今天被李老師打了一巴掌。”
“老師為什么打你?”“因為我睡午覺的時候和別的小朋友鬧著玩。”
小胖媽立馬懵了,立馬拿起電話想向園長投訴,但沒打通。
晚上睡覺的時候,小胖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媽媽的臉頰,說“李老師就是這樣打我臉的。”
小胖媽媽恍然大悟,原來小胖說的“打一巴掌”是這么回事兒啊,幸虧沒打通園長的電話,要不然就尷尬了。
原來是誤會一場。由于認知有限,有時孩子的話難免和真實情況有偏差, 希望家長每次先和老師溝通一下,不要過激反應。因為家長的處理方式,會對家園關系產生不小的影響哦。
孩子為什么會一回家就告狀?
孩子回家告狀,說的是真的嗎?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平時很乖,怎么會說謊?”。而在有經驗的老師看來,孩子說謊可能是無師自通的:出于恐懼、迷茫等的偶爾說謊,也是正常的心理表現。
怎樣判斷孩子話里的虛實?關于孩子回家告狀的原因,專家這樣說:
1. 被人欺負后,尋求大人的保護。
2. 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告狀”來獲得幫助。
3.檢舉他人,希望家長對他的行為作出肯定。
4. 做錯事想逃避責任,以免受批評和懲罰。
5. 嫉妒心理,企圖利用告狀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看來孩子告狀可能不光是為了尋求幫助,還可能是逃避責任、追求自我表現或單純的嫉妒。
孩子愛告狀,家長怎么做?
1
了解事實,公平處理
孩子告狀,無非想尋求支持和站隊。了解清楚事實后,家長應該對有理的“告狀”給予肯定和幫助,對于無理的撒謊等耐心溝通,幫他樹立正確的處世原則。
2
用積極言語引導
小孩容易跟著他人的引導走。如果用正面的問題引導,他 就會說正面、開心的事兒。反之,用消極的問題引導,也會得到消極的答案。
譬如,這樣問孩子:“今天是不是學到很多好玩的東西呀?” 孩子一般會回憶開心的事兒。換種問法:“今天在幼兒園是不是沒吃飽?有沒有人欺負你?”絕對會得到被欺負的答案。
3
贊美孩子說真話的習慣
孩子難免犯錯,只要能承認錯誤就很可貴。如果他不小心犯錯而沒有撒謊,你應該說:“下次注意點就好了,不過你能承擔責任,我還是很高興的。” 這樣孩子就能明白:錯誤不能彌補,但誠實是值得表揚的。
4
教孩子換位思考
如果他經常為小事兒憤憤不平,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及時發現并糾正。教他學會換位思考,問問孩子“ 你覺得該怎樣解決呢?”這樣反復訓練,孩子的思維一定會變得更加開闊,做事也會更加大度。
???????
5
養成開放的交流模式
不管是不是有理,“愛告狀”可不是個好習慣。平時要多鼓勵孩子主動交流和表達。對孩子的言行不生硬地評價是非,讓他感受到交談的樂趣,形成良好性格、樹立正確價值觀。
6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鼓勵 3 歲以上的孩子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助長他凡事依賴別人、挑毛病、搬弄是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