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0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孩子成長的過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能夠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然而,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較差。這點不得不令人擔憂。一個健康、成熟的人,必然具備一種能力,能夠承受痛苦和挫敗的能力.作為父母,我們也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具備這種能力。
那么,這種能力是怎么形成的呢?
1、共情和接納
孩子受挫的時候,我們首先可以用語言來幫助孩子識別情緒,并且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允許孩子用合適的方式宣泄情緒。簡言之,也就是識別、接納、宣泄三步走。
我們可以說,“媽媽知道你輸了飛行棋,很傷心(這是第一步,識別情緒),媽媽小時候也很愛玩飛行棋,可是有時候也會輸,輸了也會哭鼻子呢(這是第二步,接納她的情緒),你想哭就哭一會吧(這是第三步,允許孩子用適當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通過這樣共情的語言,讓孩子知道輸了游戲,傷心沮喪想哭是正常的應激反應,而且這種負面情緒是被媽媽理解的。
當孩子哭過一陣以后,我們還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平靜下來的方法,我經常用的是教孩子深呼吸,我會說,“好啦,現在我們需要平靜下來,跟著媽媽一起呼氣、吸氣,呼氣,吸氣...”
除了語言上的共情,我們還要多用非語言動作來表示對孩子情緒的接納,比如抱著哭泣的孩子,蹲下身摟著他的肩膀。這樣親密的行為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理解她的。
2、分析原因,培養成長型思維
共情以后,當孩子的情緒漸漸平穩以后,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為什么會失敗呢?
我們的飛行棋規則是骰子擲到6時,可以選擇讓已在棋盤上的棋子走6步,或者選擇讓未走進棋盤的棋子有資格走出來。小朋友策略性略差,擲到6算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如果此時多選擇讓未走進棋盤的棋子有資格走出來,這樣勝算會很大。
我這樣幫她分析了一下策略,雖然年齡尚小,對策略似懂非懂,但是我想讓她知道的是,失敗是有原因的,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3、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失敗
很多情況下,給孩子帶來最多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對失敗的理解。比如你的兒子沒能被選上代表幼兒園參加聯歡會,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別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們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們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這樣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責任——有些時候導致失敗的確實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這個是必須要告訴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不必把盡善盡美看得過重。不要迫不及待地為孩子提供幫助,讓他們自己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迎接挑戰。如孩子學寫字有困難,可以先讓他臨摹。
4、進行體能磨練,鍛煉意志
例如,冬季來臨時,鼓勵他們早起晨跑、晨練,磨煉他們與嚴寒作斗爭的意志和毅力;在家里,也可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園等,從而使孩子體驗到勞累,體驗到艱辛,體會到生活中除了甜,還有苦和辣,使孩子在各種環境下受到挫折的磨煉。
5、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現在的一些孩子聰明伶俐,但由于在各種游戲和競賽中,父母總是讓孩子勝利,做事情總是表揚孩子做得最好,結果使孩子爭強好勝、自以為是,偶爾接受批評,便會沮喪、惱怒或喪失信心。因此,對他們適當批評,指出其缺點和不足,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游戲活動中,不一定每次都讓孩子做主角,在競賽活動中,也不一定要想盡辦法讓他們勝利。而當孩子犯錯時,對其給以適度的懲罰,也可以使其體會受挫折的感覺,學會自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