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也許很多家長都不太愿意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絕大多數家長培養孩子很少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近75%家長以愛孩子的名義是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發泄不滿和滿足自己的期待和需求,也是為了在同事面前有面子,為了不讓自己在家長會上丟臉,為了在同學會上可以吹噓,為了完成自己當年未實現的夢想,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遺憾……
所以極力把孩子變成一個可以展示的產品,或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渠道和工具,始終沒有把孩子當作真正的主體和獨立的個體,沒有考慮孩子內心的需求和心聲。它明明是蘋果,你卻認為西瓜個頭更大,口感更好,更解渴,于是非要把它培養成西瓜;它可能只是一株蒲公英,可是你喜歡牡丹,艷壓群芳,國色天香,硬是希望它變成你喜歡的牡丹;它也許就是一塊頑石,可是你發現隔壁家有一顆鉆石,于是,你就拼命地打磨它。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年齡一年年增加,孩子的煩惱也逐漸多了起來。"堆積如山的作業,大大小小的試題 ,爸爸媽媽老師的嘮叨……" 這些煩惱使孩子一次次感到彷徨,一次次感到無奈;一次次感到身心疲憊。為此,我決定向家長們控訴。
孩子很多的不自信都來源于父母的比較,也許爸爸媽媽們有口無心,但這些話語像魔咒一樣在他們的生命里如影隨形。
“你看看,人家玲玲為啥數學學得那么好?”
“你看看,人家王叔叔的女兒都出國留學了,還拿到全額獎學金。”
“我怎么生了你這么不爭氣的東西,你怎么不學學人家的孩子,學習好,聽話,還不讓家里人操心。”
“你看看你姨家的妹妹,人家還比你小。”
“你啊,你啊,你怎么這么蠢。”
你看看……還有好多“你看看”
從小到大,“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與你的孩子形影不離,它讓你一次又一次欲哭無淚,一次又一次無所適從。因為,無論孩子再怎么努力,‘’別人家的孩子”總能比自己強。
“別人家的孩子”是現實的,因為你只是普通的孩子一員,天資平凡,不可能登上世界的底端。“別人家的孩子”又是虛構的,所以,無論孩子有多努力,總是在受傷害。
“別人家的孩子”是家長聯手創造的。把孩子推進家長攀比的虛榮的深淵里。今天,一位家長的孩子拿了100分,她覺得很有面子,到處吹噓。明天,另一位家長的孩子拿了第一名,他可以暢談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們不知,孩子受了傷害,成了他們攀比的工具。
所以,家長們,請你們住手吧!放過這群無辜的孩子吧!
生命本是不同顏色的花朵,有人認為花開需趁早,但開得早也同時意味著更早的凋謝;有人著急晚來花開,但晚開的不是不開,而是在向下扎根,根不扎牢,再暖的春風也吹不開它的顏色。
很多時候,父母因為外界吵雜的聲音,而急于讓孩子去綻放,卻忘了花開有時。請學著放下評判,接受每一個生命本來的樣子,看到每一個孩子價值和意義。別因世俗的觀念,盲目的追捧和比較,在孩子的心里中下自卑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