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2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日本的孩子,一年四季都穿短褲短裙,上學時,日本媽媽在孩子后面喊:“少穿點!”,而中國的媽媽總是在后面喊:“多穿點!”,久而久之,孩子們都鍛煉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發燒感冒的情況出現。日本這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國家,在整體的兒童教育方面,投入得更多,做得更細致,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和借鑒的地方。
1、無處不在的禮儀教育
國外曾有個關于日本幼兒園的視頻,記錄得是一家極其普通的日本幼兒園的日常。
孩子們被父母送到幼兒園后,孩子們第一件事就要自覺的換上室內鞋。
孩子們需要自己把自己的物品擺放進自己的柜子,也不需要老師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幫忙。
每個孩子從一個居室到另一個居室的時候,都會感謝照顧他們的人。
帶領孩子們離開的老師會先溫和的做示范:“好,大家注意,我們來問候老師吧。”
然后孩子們會一起鞠躬,說:“謝謝!”
而這個房間的老師,以及比他們年齡大一點點的孩子們,則會起身熱情的響應:“不用謝!”
在日本幼兒園,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每個孩子微笑以及說感謝。
所以我們會發現,每一個小細節里,都藏著對孩子們禮儀的教育。
比如要如何保持自己的干凈整潔;比如怎樣才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怎樣對老師和同伴表達謝謝;比如怎樣跟老師和同伴問好……
孩子們會習慣于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知道要去考慮他人的感受,之后長大也會成為一個優雅大方,彬彬有禮的人。
2、界限分明的自立教育
不給別人添麻煩也是日本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教育要獨立自主,不要依靠他人。
日本街頭經常看見的一幕,是小孩子自己拿著書包和相關的東西,大人即使接送,也只是空著手在一旁陪伴。
而且大部分家庭都要求孩子幫忙做家務勞動,讓孩子自己整理收拾自己的房間和身邊的東西等等。
關于這樣做的原因,日本親子教育專家菅原裕子的解釋是:
這種看起來有些“狠心”的做法,讓日本的孩子從小養成了自己整理房間、處理自己的事情、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在每一件點滴的小事中積累起來的素養,會讓一個人無論輸贏成敗,都保持一份對生活的堅持和體面。
3、全員參與的合作、感恩教育
提到日本教育,有一個詞是一定要提到的,就是”食育“。
在每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被給予食物、食品相關知識的教育。
在孩子剛剛會說話,能簡單交流的時候,父母和育兒師就會有意識的給孩子們灌輸關于食物來源、制作、營養價值、應該怎樣吃和吃多少的知識。
等孩子們上學了,每天都會在學校吃午餐,而學校則會更進一步的把食育的教育傳遞給孩子們。
4、堅定自然的抗挫折教育
抗挫折教育并不是說要認為的給孩子制造挫折,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日本的抗挫折教育更多的是通過讓孩子勇敢嘗試失敗,并鼓勵孩子一步步走線成功來體現的。
比較典型的是讓孩子參加各類的體育活動。老師通常會給孩子們設定一個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只要孩子這次比上一次的成績好,就能夠得到老師的鼓勵。
網上有段日本幼兒園小朋友跳箱子的視頻,一名叫做凌的男孩,因為家庭的原因需要轉學,因此幼兒園提前為他舉辦了一個人的畢業典禮。
老師為他頒發完畢業證書之后,還為他準備了一個挑戰——10段跳箱。
其實,凌很不擅長體育運動,對跳箱也很恐懼,經常失敗,還為此哭過。
但是面對這次的挑戰,他還是認真做準備動作,開始嘗試。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第三次,還是失敗……
在經歷過好多次失敗后,凌開始哭泣,并且打算放棄。
這時候老師對小朋友們說:“來,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給凌吧!”
于是,小朋友們有序地圍成一個圈,大聲地喊著“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
接下來,奇跡真的出現了,當凌再次鼓起勇氣去嘗試的時候,準確的踩到了踏板上,然后真的跳過了10級的箱子!
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在為他歡呼和鼓掌,這個6歲的孩子,完成了一次對自己的超越,也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抗挫折教育。
這種抗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害怕失敗,而是把失敗看做是走向下一個成功的必經之路。
不可否認,社會和家庭聯手,在生活的各種細節中,著力培養孩子禮貌體貼的性格,獨立自主的習慣、敬天愛人的情懷,百折不撓的勇氣,這份用心,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