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3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01
我一直記得我的一個女同學。
大概是十幾年前的一次聚會,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媽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晚飯還回不回來吃啦?
不回來啦,你別等我了。
怎么不早說,我還做了好多菜。
出門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嘛,你自己吃好了。哦不對,你少吃一點,你都那么胖了,要記得減肥呀。
我媽:
掛完電話,旁邊女同學一臉詫異地問:“你怎么這樣跟你媽說話啊?”
我有一點懵:“這樣說話怎么了?”
她解釋說,就是很隨便啊,感覺一點都不客氣。
我更懵了,別人的媽媽才需要客客氣氣吧,自己的媽媽隨便一點又怎么了,難道你跟你媽不是這樣嗎?
她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哎,我從來不敢跟我媽這樣開玩笑的。她會真的生氣,有時候還會哭,哭完了我還要去哄她,要給她道歉的。”
老實講,在那之前我對她的了解并不算太多,可是聽她這樣說,我突然有點明白為什么大家對她的印象,全都是老好人一個。
原來是她的媽媽親手訓練出來的啊。
02
那時候我年紀小見識少,不知道這樣的媽媽,其實是很多的。
比如最近被刷屏的朱雨辰的媽媽。
朱媽媽的大小事例很多,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雞毛菜事件。
那是2010年的一個訪談節目,朱媽媽提起來在北京的時候,因為覺得家里的雞毛菜快要放不住了,所以就多炒了一盤,結果朱雨辰就是不吃。
換做是我媽,不吃應該就拉倒了。
可朱媽媽沒有放棄,她對兒子說:“你看啊,媽媽的手,選雞毛菜手都裂口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圈套,朱媽媽在玩被動攻擊。
第一回合,朱雨辰很硬氣的沒接茬,直接把筷子一放,不吃了。
然而他的硬氣只維持到了當天晚上,就過來給媽媽道歉了,并讓媽媽給他煮一碗面來吃。
朱媽媽很開心,“他也乖知道自己發脾氣不對”,很欣慰的把沒吃完的雞毛菜都擱在面里頭,給兒子吃掉了。
這很像是4歲時候媽媽讓他學鋼琴,他不愿意,就對著鋼琴吐口水,還故意去淋雨去吃生豆角,這樣自己生了病就不用再練琴了。
面對兒子的反抗,朱媽媽就掐他的胳膊,還告訴他自己為了他學鋼琴,要去擠公交車,付出了多少。
朱雨辰很感動,發誓要報答媽媽,就這樣堅持把鋼琴學下來,一學就是15年。
類似的事情多了,朱雨辰自己也很無奈,覺得以前都是搏斗一下了再接受,后來想想何必呢,
“橫豎都是個接受,你又何必要搏斗那一番呢對不對?”
所以你看,對一個媽媽來說,要想抹殺掉小孩的攻擊性,把小孩變成一個不再反抗的乖寶寶,其實是很容易的。
用付出感,用犧牲感,去引發小孩的愧疚感就好了。
愧疚感是攻擊性的天敵。
有愧疚感在手,你只要對小孩說,這是我用心做的,你要是不吃就是對不起媽媽。
03
但小孩其實是一個攻擊性很強的物種,尤其是對媽媽來說。
通常情況下, 他們的第一個攻擊對象是媽媽,最重要的攻擊對象,也是媽媽。
對媽媽的攻擊,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大概從出生就開始了,很小的時候吸不到奶會用力咬媽媽的乳頭。
再大一點,就像我兒子現在,明明是別人惹了他,他偏要沖我發脾氣。
會把繪本上看到的所有不好的詞語一股腦地用在我身上,說媽媽是搞破壞的雷克拉,是臭烘烘的變形怪,是霸道的大壞兔。
他在做什么?
心理學上管這個叫“客體使用”,被使用的媽媽大概率感受不會太好,但小孩在這個過程中,是實打實的受益的:
我可以盡情地表達我自己,我可以放肆地對一個人,我可以把那個不太好的自己肆意投射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而當我表達出破壞性和攻擊性的時候,關系不會被損壞掉,對方也不會被損壞掉,我不會被拋棄,我是安全的。
這是人很本能的一個對于安全感的需求,這個需求天然的是指向媽媽的,媽媽滿足不了,小孩會轉向其他人去要,向朋友要,向戀人要,甚至向自己的孩子要。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很虐的友誼,會看到一些很渣的男女,會看到一些寄生蟲和吸血鬼一樣的父母親。
可惜從媽媽那里都要不到的,一般來說,在別人那里同樣會要不到,從朋友,到戀人,到小孩,越是往后,越是容易形成悲劇性的關系。
所以很多時候,小孩還敢表現出攻擊性,還敢去攻擊媽媽,反而是一件好事。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各種原因,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只能把女兒送回到老家。
中途回去看女兒的時候,包括后來解決了問題,終于把孩子接回到身邊的頭兩個月里,女兒對她的態度都奇差無比。
不是愛理不理,就是像個炸藥包一樣亂發脾氣——她就靠著對女兒的補償心理一直撐到了底。
講真我是很佩服她的,她沒學過心理學,也算不上什么心理學的業余愛好者。
但對于一個想要歸屬想要連接,而又滿腹怨言的矛盾小孩來說:一個站得穩穩當當的媽,可能比10個心理咨詢師加起來,還要能打。
?第二種攻擊,小孩處于terrible two或者青春期的父母應該都很熟悉。
不管你提出任何建議,首先甩過來的肯定是不要不行不可以。
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確定,但是你說的他肯定不同意。
你說東他就往西,就算他本來也想往東去,也要嘴硬說往西。
你知道他們是在忙著建立自我,但一個人的自我開始冒頭,從來都不是讓別的人有多舒適的過程。
他們首先要做的是排除異己。
我不喜歡這個,
我不同意你說的,
不管你怎么努力,
我就是不配合。
你看啊,小孩說出的每一個“不要”,都是在地上劃出界線的一把刀,它們可能會讓你煩惱。
但正是這些或明或暗的攻擊,在幫助小孩從原本的親子一體的關系中分化出去。
從這兩個方面來說,小孩的攻擊性其實是有心理意義的,他們通過攻擊,來確認自己是安全的,也通過攻擊,去劃定自我的邊界。
完全沒有攻擊性的小孩,會長大,但永遠不會成長。
這也是為什么,媽媽能給小孩的最大的心理營養,除了親密感,就是穩定感。
一個穩定的媽媽,才能讓小孩確定,我不用為媽媽時刻擔心,她能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得很好,我不在她也能過得不錯,她接得住我的不滿和攻擊,也接得住我的遠離。
我也會擔心媽媽,也會心疼媽媽,也會想去照顧她。
但我們之間關系的主旋律,永遠都是讓我放松的,去成為我自己。
04
怎樣養出一個不敢有一絲一毫攻擊性的小孩?
兩條路。
一是破壞他的安全感。
在你表現出攻擊性的時候,要么我直接崩潰給你看,要么我激烈進行反擊。
二是扼殺他的自我。
不給你自主的權利,不給你選擇的余地,不給你喘息的空間,也不讓你踏踏實實的離開我,去做你自己。
讓小孩對攻擊的后果無比恐慌,讓小孩對攻擊的對象充滿愧疚,二者相加,小孩會直接繳械投降。
在這樣的關系當中,不是小孩在使用媽媽,是媽媽在使用小孩;
感覺安全的不是小孩,而是媽媽;得到舒展的不是小孩的自我,是媽媽的自我。
做這樣的媽媽,大概是沒有什么壓力的,只是小孩養廢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