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2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汾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國內外眾多游戲理論也都表明了游戲對于幼兒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實踐中我們卻發現,幼教工作者常常是將教學與游戲分開的,尤其是集體教學中“學”的成份要比“玩”的成份多得多,孩子們在集體教學中以集體學習為主,而很少能做到“游戲中學習”。在江蘇省大力推行“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我們進行了“集體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研究。本次活動以“繪本集體教學”為載體,研究如何在繪本集體教學中滲透游戲精神,讓孩子們可游戲、想游戲、樂游戲、創游戲。
本次研討活動的四位老師分別選擇了繪本《臉,臉,各種各樣的臉》《洞》《是誰的肚臍眼》《蘋果與蝴蝶》,開展了相應的集體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如何做到“游戲化”的呢?筆者進行了一些梳理與概括。
1選擇“可游戲”的繪本
老師們在選擇繪本時,注意到繪本的“可游戲性”,同時為了實現繪本的核心價值,在不影響繪本原意的基礎上對繪本進行改編與再加工,使得在集體教學中既能讓孩子們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能實現繪本的核心價值。
江晨老師發現,《臉,臉,各種各樣的臉》這一繪本中囊括了很多表情,雖然構圖簡單、沒有任何情節,卻很符合小班幼兒的興趣需要。同時,考慮到小班幼兒特別喜歡照鏡子,常常對著鏡子進行表情互動,觀察其中的變化等特點,江老師將這個繪本和孩子一起分享時,采用了照鏡子等游戲形式進行,讓幼兒在閱讀繪本、玩照鏡子、講表情故事、做表情游戲等活動中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理解他人的情緒,在“幫助別人”的情境中知道如何控制不良情緒等。
《洞》的書脊處是一個鏤空的半圓,平攤開來中間是一個圓洞,書中的內容和畫面看似很簡單,但充滿了無限的創意和想象。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適合孩子們與之互動游戲的書。因此,郝霞老師果斷選擇這個繪本作為語言活動的載體,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感受、閱讀、理解繪本,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洞洞里發生的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章美玲老師發現孩子們比較關注自己的肚臍眼,但是對肚臍眼又似懂非懂,這種懵懵懂懂的認識,正是孩子興趣的開始。于是,她想到了繪本《是誰的肚臍眼》。這是一本從獨特的視角出發、取材于孩子日常生活的、有趣又神秘的繪本。整本書給人的感覺有點像課堂提問,但是又不像課堂提問那么嚴肅,故事的語言也簡單,具有重復性,孩子容易理解,可以采取“我問你答”的游戲或“找肚臍”的游戲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繪本,從而理解繪本內容,感知“肚臍眼”,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與想象能力。
繪本《蘋果與蝴蝶》畫面簡單清晰,卻包含了眾多的線索。雖然線索復雜,但是很具游戲性,可以通過游戲“蘋果與蝴蝶”,讓幼兒親身體驗蝴蝶與蘋果的關系,體會生命繁殖的過程。因此,丁芹老師選擇這個繪本開展了小班綜合活動《蘋果與蝴蝶》,孩子們很感興趣。
2營造“想游戲”的環境
如何讓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到繪本的分享活動中來呢?老師們根據繪本內容以及集體教學的需要創設了各種各樣的游戲環境,激發孩子們“想游戲”的欲望,為游戲化地實現教育目標做好了鋪墊。
“開心”“哭泣”“高興”“生氣”這四種情緒所連接的表情是孩子們最為熟悉的,江晨老師將繪本《瞼,臉,各種各樣的臉》進行了篩選,選出這四種表情作為孩子們集體講述的內容,而更多的表情則通過一面面“鏡子書”來呈現。“鏡子書”的封面是表情圖,翻開封面里面則是一面鏡子。江老師創設的“鏡子書”情境,極大地吸引了小班孩子,他們一邊翻看書上的表情,一邊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里面的鏡子,情不自禁地玩著照鏡子的游戲,并且興奮地與同伴交流和討論。這樣的游戲加強了同伴之間的學習,孩子們獲得了充分自主表達的機會,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了各種表情的意思。
繪本《洞》雖然游戲性很強,但是洞與洞之間沒有聯系,一個洞一個洞地跟孩子分享,會顯得很零散,郝霞老師想到孩子們曾經閱讀的《神奇校車》《貓太噼哩噗嚕在海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繪本,因此,創設了“人體之旅”這一游戲情境,充分激發了孩子們想到“人體”內暢游一番的興趣。
《是誰的肚臍眼》這本繪本孩子們很感興趣,為了增加活動的游戲性,章美玲老師將繪本進行了重新編排,并添加了空白的洞洞頁,孩子們在翻看下一個“肚臍”的時候,先從前一頁的洞洞中摸一摸、看一看、猜一猜,然后再翻開空白頁揭曉答案。這樣的游戲化情境小班孩子非常喜歡,他們拿到繪本之后都開心地摸著、看著、猜著,并且在獲得答案時開懷大笑,很是開心。
要想詮釋《蘋果與蝴蝶》中錯縱復雜的關系,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直觀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們身在其中感受其變化?;顒又卸∏劾蠋焺撛O了“蘋果樹下看蘋果”“蝴蝶蝴蝶在這里”等游戲情景,讓幼兒置身其中,興奮地想參與游戲,了解蘋果和蝴蝶的生長,解開“蝴蝶為什么在蘋果里”的謎團。
3開展“樂游戲”的教學
游戲情境的創設勾起了孩子們參與游戲的欲望,四位老師便順利地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孩子們樂于參與的游戲活動,很好地達成了預設的教育目標。
江晨老師用音樂游戲“碰一碰”作為《臉,臉,各種各樣的臉》的活動開場,讓孩子們跟她親密接觸,營造了良好的語言交流氛圍;接著,采用富有游戲性的語言和表情,和孩子們談論“高興”“傷心”“生氣”的事情,引發孩子們的共情,更好地進入積極表達的狀態;第三個環節,孩子們閱讀鏡子書,自由自主地玩“照鏡子”的游戲,充分表現各種各樣的臉部表情,并與同伴相互交換照鏡子,體會更多表情的意義;最后,和孩子們交流各種表情時,根據孩子們的表達適時地玩“吃辣椒”“捉小偷”“睡覺”等模仿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同伴理解到的表情的內涵。游戲精神在整個活動中滲透,靈活有趣。
大班語言活動《洞》中,郝霞老師借用“進入人體”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們從嘴巴洞(正好是書的封面)里進去,在人體內旅行,并以游戲的方式與不同的洞洞相遇,最后從眼睛洞里走出人體。整個活動將原繪本中零散的洞串起來變成彼此相關的整體,不僅使洞變得更神奇,而且將孩子與洞的相遇變得更為奇妙。孩子們猶如參加了一次神奇的猜謎游戲活動,既接受了挑戰,又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章美玲老師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課程游戲化的精神,圍繞目標設計了四個游戲環節,一是提問激趣識繪本,二是趣味閱讀猜繪本,三是自主閱讀講繪本,四是經驗提升拓繪本。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游戲,孩子們在看看、猜猜、玩玩、說說、找找的游戲中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肚臍,提升了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蘋果與蝴蝶》繪本活動中,丁芹老師巧妙地用一棵大樹,讓孩子們置身樹下,閱讀蘋果小書、蝴蝶小書,玩蘋果長大、蝴蝶長大、蘋果里的蝴蝶等游戲。配班老師用大紅斗篷裝扮成一只大蘋果,孩子們都變成了一只只小蟲卵,鉆進蘋果,在蘋果里慢慢長大,并鉆出蘋果變成蝴蝶。孩子們可開心了,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蝴蝶與蘋果的關系。
4延伸“創游戲”的活動
有意義的延伸活動將使教學變得更有深度,具有長效性。以上四節活動,四位老師都將活動延伸到活動區,開展了創造性的游戲活動。
江晨老師將“鏡子書”和完整的繪本投放到走廊、圖書區,讓幼兒自主游戲,自由交流,對各種各樣的臉部表情進行進一步認知,并且提供紙和筆讓孩子們創造性地畫出自己的表情,對原繪本進行更詳細的閱讀和更豐富的想象。
郝霞老師將書投放到活動區,并且制作了立體的“洞洞書”,供孩子們自主游戲時自由玩洞洞、說洞洞。各種帶著洞洞的紙更是孩子們創造性地創作更多洞洞的重要載體,孩子們總是興趣盎然地畫著、說著、玩著……
章美玲老師邀請小朋友們回去尋找更多的肚臍,然后開展了“肚臍展覽游戲”,孩子們將找到的各種肚臍呈現出來,一個個講述、介紹自己找到的肚臍,很是開心與自豪。大家帶來的肚臍圖片還集中成了一本新的“肚臍書”,掛在活動區又成了孩子們繼續游戲、探索的新朋友。
丁芹老師將集體教學活動中用到的材料都投放到了活動區,孩子們游戲時便自由結伴玩“蘋果與蝴蝶”的游戲,他們一個個從小蟲卵,慢慢吃東西長成幼蟲、成蟲,吐絲、結繭,最后鉆出蘋果變成蝴蝶翩翩起舞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