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2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作者:馬以念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坐在計算機桌前,窗外丁香花樸實的香味淡淡飄進來,溫柔的蒙蒙細雨中閃現著陳淑安大姐親切和藹的笑容。淑安大姐離開我們已經快一百天了,而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腦海中始終是十分清晰的。
其實,我和淑安大姐的相識是很偶然的。1987年,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的知名教授陳耀華先生應蘭州大學的邀請來蘭州講學。當時,蘭州大學物理系負責接待他們的是我多年的鄰居葛墨林老師(現為南開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
一天,葛先生來找我:“陳耀華先生的夫人希望了解甘肅幼兒教育的情況,請你務必幫幫忙。”我想許多隨訪的夫人們大抵都有這樣的善心,想關心當地的孩子們,我幫助鄰居去介紹一下也是應該的事情。
我先是在蘭州大學的會議室里見到陳耀華先生的夫人——陳淑安大姐。她沒有說什么客套話,就詢問我對一些幼兒教育理念的看法,我們甚至探討到了一些幼兒園工作細節的問題。之后,她有一些意外地說:“甘肅是有懂得幼兒教育的人呀!”
其實,我所工作的西北師范大學l949年以前就設有“家政系”,1949年以后改為“幼教系”,是當年全國獨立設置幼兒教育系的四所高師之一。學校是在抗戰時期西遷而來的北京師范大學的一部分的基礎上(西北聯大)建成的,師資力量相當雄厚。
只不過,人們受到把一切都習慣按照地區、等級來劃分的既定模式的影響,有這種看法也可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它真實性的一面。淑安大姐馬上提出,讓我陪她去看看蘭州的幼兒園,而且希望看到農村的幼兒園。那個年代,香港到這里來講學是很罕見的,所以除了蘭州大學之外,市政府和婦聯組織也都參與了接待,他們馬上安排了淑安大姐在蘭州市郊區的一所幼兒園的參觀事宜。我已經完成了介紹的工作,本不想再湊熱鬧,但是淑安大姐提出一定要我和她一同前往參觀,不好堅持拒絕,就答應了陪她同去。
那個年代,蘭州市的幼兒入園率比較低,辦園條件有限。這所郊區幼兒園只有幾間平房。那天,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都穿戴整齊,熱情地歡迎我們進入教室。孩子們緊靠墻壁坐成一個圓圈,教室中間的桌子上擺放著許多水果、糕餅。我們這些客人們被安排坐在這些招待品旁邊的座椅上,然后園長介紹了幼兒園的相關情況,接著說:“下邊讓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給香港的貴賓和客人們唱一首歌。”一位穿白色裙子的年輕女老師以女高音演唱了《我愛你,塞北的雪》。孩子們似乎與這里正在進行的活動毫無關系,仍舊漠然地靠墻坐著。我已經感到尷尬、難受,又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我完全沒有想到淑安大姐突然站起來、喧賓奪主地打亂了主人的安排說:“請客人們站到旁邊去,好嗎?來!孩子們把小凳子搬過來、坐在前邊來,陳老師來給你們上課。”
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搬著小凳子集中坐在前邊放水果的桌子前,陳淑安大姐自己也找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孩子們對面。她就以桌子上面的水果為材料,組織孩子們認識水果……孩子們一下子成了主角,活動室里開始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在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地方負責人接待的場合,她無所顧忌的真誠與直爽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她的心理距離。她不是一個來展示愛心的夫人,而是一個情系幼苗的天使。相識何必論久長,相知也許只在真實的一瞬間。
此后,我請她到我的寒舍來做客,她欣然同意了。“寒舍”不是客氣的形容詞,是我家狹小凌亂的真實寫照,所以我幾乎不請客人到家里來。在我家的一天,我們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我自己做了簡單的家常飯菜,我們一起吃,無話不聊,從她在燕京大學(現北京大學)讀書時候的一些趣事到香港幼兒教育“十二金釵”的努力與不易,還有當前香港幼兒教育的進步與問題等等。
談到了甘肅省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時,她說想要在甘肅開展“活動教學法”的實驗,以分享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質量。隨后,她就向當時的蘭州市政府提出,并得到了積極的支持和響應,選定了師資力量比較強的蘭州市實驗幼兒園作為實驗點。實驗組有相關上級的不少負責人參與,淑安大姐提出一定要有我參與,作為當地的專業負責人。我那時是我們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負責人,又承擔著一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部與國內八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培訓項目的分項目負責人,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出于對淑安大姐的敬佩,也想借助她的影響,能在基層做一些實際有效工作的愿望,就同意了參與實驗小組。
實驗一開始,我們制定了實驗計劃,由我對幼兒園的老師進行了各種必要的培訓,并且隨時通過信件與淑安大姐商議。老師們的理解和操作能力都使我充滿了信心。沒有想到的是,在我們收集實驗信息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插曲。
該幼兒園的園長是一位工作認真、享有許多榮譽頭銜、自信而又十分好強的人。最初,她沒有具體參與實驗,我還能從實驗老師那里按要求拿到實驗的原始記錄。但后來,她批評了這樣做的老師,拿給我的記錄一定要經過審核、重新整理抄寫整齊才行。那樣的記錄已經成了失去分析價值的“鑒定語”。我帶同事去幼兒園做一些聲像記錄,她也會趕到現場隨時干擾現場的工作,總想把她眼中的幼兒園最好的一面介紹出去。我多次向她解釋實驗的科學性、客觀性的意義,以及實驗工作本身的意義。她總是說:“這些我早就懂得。”然而,卻仍然是那樣“過分地配合”。
她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對于實驗研究驗證免有所影響,我對此實在感到無奈!我是不會把不客觀、不真實的信息作為實驗結論依據的,又無法向關心實驗進展的淑安大姐講述這些可能她無法理解而我又無法掌控的情況。原來成立的課題實驗小組(其實從來也沒有參與過任何具體工作),由于一些領導人的工作變動更是無人問津,這也許就是地區差異的緣由吧!
我一直無法回答淑安大姐對于實驗進展的詢問,在無奈且愧對大姐信任的內疚中糾結著。此后,雖然我還和淑安大姐一直保持著聯系,但是不再回答她關于“活動教學法實驗”的詢問。也許是心照不宣,她后來也不再詢問關于實驗的事情。雖然我有時間也會去蘭州市實驗幼兒園看看,但也不再按實驗的計劃要求她們。我后來反思,感到自己脫離現實,太理想化,書生氣太重,也沒有能力獲得園長的充分理解,這才是使實驗流產的原因吧。一直以來,我的內心始終懷著歉疚。
淑安大姐雖然不再詢問實驗情況,但是一直與我保持聯系,經常把她的文章、作品寄給我。每逢過年,她寄來的賀年卡上不是寫一些傳統的拜年話,而是與我交流一些對當前幼兒教育問題的看法:諸如對中國傳統過年習俗的“福貴化”“洋化”的反思等,思慮中充滿了對祖國和孩子們的愛。她也仍然不斷地把自己的一些書籍、數據寄給蘭州市實驗幼兒園。當年曾經做過這段實驗的老師們說起往事,仍然感到有很大收獲,對淑安大姐的指導和親切關懷念念不忘,對于實驗的流產感到很遺憾。
斯人已去,而她親切的笑容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淑安大姐l945年由中山大學轉入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心理系畢業,后又在哈佛取得了碩士學位,在美國的幼兒園工作了一段時間,七十年代回到香港大力推行“幼兒園活動教學法”。當時,她在香港對幼兒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譽為香港幼兒教育界“十二金釵”的“頭釵”。她為香港培養了一批幼教人才,十年以前被香港教育學院授予榮譽院士,也是中國老教授學會學前教育研究院的顧問。
淑安大姐有著深厚的學前教育專業造詣,而她的著述幾乎都是便于幼兒教師和家長操作使用的。學前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許多相關基礎性學科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然而只有使這些科學的理念轉化成為教育者恰當的教育行為,才能使受教育者受益。
淑安大姐一直在身體力行做著這些十分有意義的實際工作。正是因為她心中永遠裝著孩子,心靈充滿陽光,所以無論她走到哪里,都會撒下愛的種子,展現出一片光明。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