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0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作者:孫明云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教師的辭職文章,一位自稱8歲開始就把“理想定位成一名人民教師”,成年后又輕松實現了理想的女士,走上講壇不久后卻作出辭職的決定。在辭職信中,這位教師表明:“我不否定,教師的工作確實很穩定,它穩定到,可以讓你提前看透了自己的一生。我今年26歲,就已經看到了我36歲、46歲、56歲,直到退休的前一天。”
毫無疑問,一份讓人感覺到“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重復,每一分鐘甚至是每一秒鐘都是大同小異的,生既是死,死亦是生”的工作無論對誰來說都是可怕的。這樣的工作恰如一潭死水,即便不辭職,也只能是從“忙”到“盲”再到“亡”地虛度一生罷了。
重復單調、毫無樂趣、痛苦不堪……這難道就是教師工作的真相嗎?如果這就是真相,那么,我們又該怎么解釋這個行業里存在的那些堅定的行走者、執著的探索者、深沉的熱愛者?他們可曾有過與上述這位老師同樣的困惑和痛楚?如果沒有,他們又是如何實現成就和幸福人生?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讀到馬克斯·范梅南《教學的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我忽然意識到,或許,“觸動”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在我看來,這種“觸動”是生命發出的信號,如同一種邀約。觸動與回應蘊含了情感、精神的聯結,不同的觸動方式和觸動內容,讓教育變得復雜而神奇。觸動會引發無限的思考,這使教師的工作充滿探索性,有了精神冒險的意味。有了這樣的觸動,有了由此而來的思考與探索,教師的工作怎么可能又怎么能只是單純地重復?
如果覺得教師工作就是單調重復、無法從中感受到絲毫樂趣的老師,只是法律意義上的教師而已,他們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教師”。那么,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那就必須聆聽孩子需求的召喚。
“教育的召喚就是那種讓我們聆聽孩子需求的召喚。”這是范梅南在書中提出的重要觀點,他指出:“只有當我們真正感受到教育作為一種召喚而激起我們的活力,讓我們深受鼓舞時,我們與孩子的生活才會有教育學的意義。”在他筆下,這種“召喚”有時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聆聽這種召喚,需要雙方生命的聯結,需要建立起真正的“教育學”關系。
為什么我們要聆聽孩子的召喚?范梅南解釋說,那是因為,“在孩子的召喚中還有一種我們聽到的更根本的聲音。我們體驗到這是一種力量,這是這個孩子所擁有的征服那位能‘聽到’的人的力量”。誠如范梅南所說,“教育學首先召喚我們行動,之后又召喚我們對我們的行動作出思考。與孩子們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們與孩子們生活的方式,這兩者都是我們的教育性生存的表現”,真正的教師,就是這種教育性生存的教師。
從那些辭職的教師身上我們看到了職業的困境,但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仍在崗的千千萬萬教師中,有多少是法律意義上的教師?我敢肯定,一定會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教師專業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是讓每個法律意義上的教師成為教育學意義上的教師。如同范梅南在書中指出,發展一種“指向兒童的價值取向”,讓教師真正認識職業的意義,認同職業的價值,讓他們“開始像真正的教師一樣與孩子們一起生活和行動”,從而聆聽到“孩子需求的召喚”。
但是,當前各個層面教師專業發展的設計和實踐,恰恰忽視了“真正的教師”這一源頭性的問題,過分地迷戀和依賴教育模式、教育技能技巧。他們遠離教育經典,排斥通識學習,希望能夠學到拿來就用的技巧技術,學到可以普遍復制的所謂“模式”,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師培養方式,也許可以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但無法從根本上支持教師走得更遠。
當然,不是說技巧技術不重要,而是本源性的問題不解決,再多的技巧技術也是枉然。因此,讓教師成為真正的教師才是起點,才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核心問題。只有如此,教師才會“一天比一天深入地鉆到教學和教育過程的細節和微妙之處去,那時候,人們稱之為塑造人的靈魂的藝術的東西,才會在你面前一點一點地展開新的境界”(蘇霍姆林斯基),從而真正體會到教育的動人之處。至此,教師的專業發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