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16-10-2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近年來,各類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也因此遭受重大的損失。其實,說是天災,更是人禍。在各類自然災害的背后,是人類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如何處理好人類發展與保護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以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我國也相應地出臺了<<環境保護法>>,以求能解決這個問題,使我國走上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環境教育要叢幼兒抓起,因為幼兒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是未來環境的主人。為了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美麗潔凈,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必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特別是幼兒。俗話說:"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更需要從小培養起他們的環保意識,并使之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這便是擺在廣大幼兒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建立健全機構提高育人意識

  為了更好地開展環保教育工作,我園首先建立和健全了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由園長親自擔任組長,副園長為副組長,負責環境教育的教研工作,園長助理負責收集資料,園舍﹑園容﹑衛生保健﹑園務委員會成員和家長委員會成員為小組成員,負責實施計劃。小組定期開會,部署環境改造工程,環境布置要求﹑環境評價標準環境教育工作,充分發揮組員的積極作用,帶動全園上下形成環保教育的共識。

  其次,深入開展環境知識與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環境育人意識和理念。通過聽環保專題講座、讀環保書籍與報刊、雜志;看圖片、錄象、環境圖片展覽;寫環保日記、教案論文;環境知識比賽與利用廢舊物制作玩具比賽等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環保知識和技能,并轉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對幼兒起到言傳身教的表率作用.

  再次,我們建立了相關制度,以保證環境教育工作的實施和開展。每學期制訂環保教育計劃,各班的教育教學計劃,按計劃宣傳環境教育知識,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定期寫出環境教育的專題總結。

  二.開展環境創新工程優化育人環境

  為了適應環保教育的主題,根據《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我園努力營造美化﹑綠化﹑凈化﹑兒童化的育人環境,先后對幼兒園的門樓﹑走廊﹑戶外活動場地等進行了統一規劃,不斷完善設備設施,近年來共投入幾十萬元資金,使幼兒園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使環境干凈整潔,空氣清新,寧靜舒適。幼兒園戶外設有大型玩具,動植物養殖園并劃分為活動區﹑構建區,使戶外環境動靜有序;戶內設有游戲娛樂室、益智科學啟蒙室、手工繪畫室、音樂表演室、教育活動室、獨立寢室等供幼兒學習玩耍休息,這些活動室的合理布置和各室的精心設計為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也使活動室成為孩子們玩的開心﹑學得聰明﹑長得健康的育人環境。由于進行了不斷的改造,使園的面貌一新。

  三.實施有效環境教育拓寬育人途徑

  1、從情感上初步使幼兒萌發環境意識

  幼兒的認識是直觀的,因此,我們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創設讓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情景,把環境因素轉化為教育因素,促使幼兒萌發環保意識。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定期帶幼兒到戶外體驗生活。有一次,我們組織幼兒到一間工廠附近的山坡上開展活動,那里野草滿地、空氣質量較差,小朋友們都說那里不好玩,我們便順水推舟說:"那我們去森林公園吧!"那里古樹挺拔、綠樹成蔭、群芳爭艷,一下車孩子們都興奮地歡呼:"這里真漂亮!"我問孩子們這里環境怎么樣?你們感覺比剛才怎樣?孩子們都說這里很美麗,感到很開心。于是我們抓住引導幼兒領略這鳥語花香、幽靜寧人的優美環境的鍥機,讓幼兒懂得植樹的重要性,知道樹木可以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并以故事形式講解:很久以前人們不知道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亂砍亂伐,大片的樹林不見了,小鳥飛走了,引起水土流失,于是發生水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后來人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這里種了許多小樹,現在長成這片綠色世界。結合語言活動《大樹媽媽和小鳥》,讓幼兒知道人與動物﹑植物息息相關的生態平衡關系。

  通過參觀兩種不同的環境,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情感體驗,優美的環境使人開心和舒適,相反,不好的環境使人感到難受。

  2.從各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滲透環境知識

  根據幼兒教育的目標和計劃要求,我們設立了專門的環境課。如介紹一些國內國外的主要環保紀念日,植樹節、世界無煙日、地球日、水日等增強環保知識。并將環保教育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讓幼兒掌握環保知識。如在"6月5"世界環境日之際,教師們設計了語言活動:談話"地球是我的家。"教師首先讓幼兒了解什么對環境造成污染,什么行為會破壞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做?

  通過討論活動,孩子們初步懂得了對環境造成污染各種因素,從而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嘗試在各種活動中保護環境;我們還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繪環保主題畫,讓幼兒用他們能干的小手畫出充滿童趣的環保畫。如:《小鳥的家》、《帶口罩的女孩》、《地球媽媽哭了》、《地球媽媽笑了》、《植樹》等,在畫中體現了幼兒對環境的認識;在游戲中《聲音從哪里來》和音樂活動《我叫輕輕》,使幼兒從中知道噪音對人體的危害性;在科學活動《寶貴的水資源》中認識了水與人們的親密關系,懂得了水的重要性,知道了節約用水;在綜合活動《創優秀旅游城市》中,幼兒通過談話觀察,了解韶關的新舊變化,感受優美、整潔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小朋友還把拾來的落葉拼成美麗的韶關,從而萌發熱愛韶關,美化韶關的情感;同時通過每學期兩次的環境布置評比,讓幼兒利用收集回來廢舊物參與布置,裝扮美麗的課室,成為環境的主人。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增長了環保知識。評選班級禮貌、衛生流動紅旗活動,幼兒逐步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文明有禮的良好習慣。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環保知識,讓其成為一種習慣。如飯前、便后洗手,我們要求幼兒開水龍頭不要開的太大,以及洗完手后要關好水龍頭,節約水資源;進餐時不掉飯粒,不浪廢糧食;外出活動時提醒不隨地丟垃圾,不隨便采摘花草,愛護一花一木;干活、講話輕輕,不制造噪音;愛護飼養角的小動物,不吃野生動物;看書時不要損壞圖書,不亂圖亂畫,愛護公共財物,讓幼兒用每一個小小的行動,保護地球,愛護自己的家園.

  3、從實踐活動中培養良好環保行為習慣

  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有機地滲透環保意識,組織開展一些專題的環保教育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環保習慣。在植樹節來臨之際,我們選擇了一個周六休息日,通過倡議書邀請家長參加"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親子活動,讓兩個家庭合種一棵樹,僅一天上午便在韶關十里亭的一個山坡上植下130多棵樟樹。在勞動的過程中幼兒情緒高漲,干勁十足。教師們結合實際,以環境保護為切入點,從中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進一步強化了環保意識。同時根據孩子們喜歡大自然的天性,啟發他們除了保護環境,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最后,在種植的小樹上還掛上家長與孩子們共同制作的小卡片,卡片上有宣傳愛護環境的文字和圖案。通過親子活動,讓幼兒懂得了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愛護綠化人人有責。

  在六一兒童節,我們組織了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的以環保教育為中心的"變廢為寶"的系列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環保行為習慣。分為玩具和時裝設計兩大類,要求必須是用廢舊物作為制作的材料。讓幼兒把家里的廢舊物品如:舊掛歷、舊盒子、飲料罐、泡沫等,通過自己的想象制作成玩具和時裝,當孩子穿著一件件奇形怪狀、顏色鮮艷的時裝和玩著一件件"特別的玩具"時,表現出自信和成功的喜悅,充分感受到變廢為寶的樂趣,知道廢舊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同時在班級中設立廢舊物回收站,幼兒能自覺將家里的廢舊物帶回園,進行創造性的制作。經過系列活動,幼兒積累了環保經驗,并將自己的環保想法付之實際行動。有部分幼兒不僅自己有環保行為,而且還能影響其他人,回到家里還教育自己的爸媽要注意環保。

  四.發揮社家園合力建立育人網絡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過:"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所以,融環境教育于德育之中,利用社區文化環境,挖掘教育資源,拓寬教育內容,使教育接近生活,接近社會,接近現代化。參觀電腦城﹑馬壩炮師﹑韶關學院等,感受科學氛圍,使孩子們立志發奮讀書,做對社會有用之人。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讓幼兒大開眼界。同時我們還組織大班小朋友到社區﹑步行街派發宣傳文明衛生習慣的宣傳單等活動,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還要求每個孩子把這些活動講給家里人聽,監督身邊的人是否有不良行為發現及時糾正。同時我們還注意爭取家長的配合,通過舉辦家長宣傳欄,環保教育圖片展覽等向家長宣傳環保教育的意義.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拓寬教育途徑,形成良好的合力。組織家長開展"環境教育知識講座"﹑"家家樂環保知識有獎競賽"等活動,使家長們對幼兒園的可信度增強,同時教師還制作了大型環保宣傳圖片,邀請有興趣的家長參加書法比賽,開設家長園地教育宣傳專欄,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互相配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幾年來,我們把環境教育貫穿于日常行為規范之中,貫穿與教育教學活動中,貫穿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網絡中,在參加廣東省親親大自然繪畫比賽中獲得二﹑三等獎;教師在利用廢舊物制作教玩具比賽中也分別獲得了一﹑二等獎,幼兒園也連續多年獲得衛生先進單位、兒童保健工作先進集體。創建綠色幼兒園提高了全體師生的環境意識,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在幼兒園中實施環保教育的意義深遠,也是我們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將一如既往努力探索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把環保教育深入開展下去。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