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教師最需要什么,你真的了解嗎?

時間:2016-09-0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作為校長,你真的了解你的下屬,你真的知道老師需要什么嗎?

  作為家長,你真的知道老師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嗎?

  作為教師,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需求嗎?

  尊重教師意味著尊重教師的真正需要。但是很多時候,老師的真正需求往往會被忽視,會被那些蕪雜的、強加的、不得不要的所謂“需要”所遮蔽。教師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也許你,我,他,校長、家長,甚至作為老師自身,都未必清楚。

  一、不需要“被拔高”,需要做好陪伴者和引領者

  很多美好的稱謂是對眾多甘愿奉獻、立德樹人的教師的最高褒獎,其中也寄寓著一個時代所向往的價值標高,激勵著廣大教師去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同時,也有人開始反思,如果教師個體身上承載了過多來自社會的精神期許,他們也許會不堪重負。“教師首先是凡人,我們不需要‘被拔高’的教育人生,我們會跟隨自我,貼著教育的地平線,尋找個體與職業的幸福。”紹興市稽山中學教師蔡朝陽說出了廣大教師的心里話。

  教書育人的使命崇高,責任重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知識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教師已經發展為一項普通的職業分工。“當前社會對教師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將對教師的理想期許當成為對教師個體日常行為的要求,教師承擔了許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責任。這其實是教師們不需要的。”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張豐說。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當教師失去了資源占有的優勢后,無需再扮演知識的權威,而是應該從權威的圣壇上走下來,以一個求知者的身份主動探索新知,在‘授人以魚’的同時更要懂得‘授人以漁’;同時,在學生面前,教師也無需再扮演道德的審判者、師生關系的控制者,要允許學生犯錯,還學生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來自溫州二中的教師周甲津說。

  創造了“第56號教室奇跡”的美國最美教師雷夫·艾斯奎斯最經典的一句話是:“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不需要“被無限拔高”的他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引領者,而不是所謂的權威。而在他開設的很多課程中,他和他的學生一樣,都是從零開始。

  二、不需要被安排,需要“靜養”

  紹興縣職教中心教師茅衛東曾經在網上發過題為《教師“病”了,需要“靜養”》的帖子。他說,一線教師倘苦于應對、應付各種安排,則思維被壓抑,心靈被禁錮。本該最具學習能力和反思精神的教師緣何失去了思考力與進取心?為了創名氣、出政績,一些學校在不考慮教師能力、不在意教師感受的前提下發號施令,要求教師去做未必適合他們能力和興趣的事。他們不需要教師思考,更不想聽到教師質疑,他們只需要教師執行。“教師相當于一只碗,適當的承載量可以使其在小溪中順水而流,但如今碗里承載了太多東西,幾乎處于快要淹沒的狀態。”杭州市建蘭中學原校長、退休教師龔金根說。

  “教師很累,累在不屬于教育領域的雜事太多。”蔡朝陽指出,這在班主任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雖然實施績效工資以后,政策制度適當向班主任傾斜,但這和他們的工作量遠不匹配。班主任幾乎成了“全職保姆”的代名詞,除了要教好書、做好學生工作以外,任何上級部門布置的工作最后幾乎都會歸口到班主任身上,千頭萬緒,都要穿過班主任這一個“針眼”。“教師是有獨立意識的腦力勞動者,需要不斷思考、學習,一旦陷入太多事情,成為教育流水線上的螺絲釘,進而失去了思考力。”杭州市天長小學副校長蔣軍晶擔憂地說。

  此外,一線教師對改進學校的備課檢查和作業批改檢查提出了建議,他們不需要一刀切式的檢查。“教師需要‘靜養’和‘進補’,我們需要通過自由地閱讀、思考、交流,補上自我價值這一課,補上民主教育這一課,補上科學教育這一課……這一切都應該在日常工作的同時自覺自愿地進行,沒有強迫,無需利誘。”茅衛東流露了自己的期待。

  三、不需要低效培訓,需要能選擇、多樣化的專業培訓

  教師中目前流行著這樣一個詞——“被培訓”:不分學科地被要求統一參加各類師德報告、名師演講、專家講座、專業培訓。組織這樣的講座、培訓,是否充分考慮了教師的真正需求,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針對目前培訓內容同質化、選擇太少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在推進培訓機構改革、促進機構良性競爭的基礎上,力求讓教師們享受更多有實效的培訓,選擇自己真正想學的東西,帶著問題去培訓。

  杭州市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王小慶認為,不是教師不需要培訓,而是教師不需要低效、為了學分、外驅的培訓。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龔金根也表示:“教師培訓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自行組織的聽課學習、課后的交流研討等,專業化的培訓不能完全依靠行政化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門在制定培訓政策時,對教師發展的目標指向與核心要求都是高標準的。但在教師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教師,真正能成為名師的很少。教育行政部門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教師,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衢州二中教師諶濤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也許對培訓可以只做一些基本的底線要求,保證教師都能成為合格的教師,至于接下來如何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教師自我設計的過程。”

  四、不需要標簽化的成長,需要自我追求與超越

  從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到琳瑯滿目的評優評先活動,對教師個人而言,是否得到了這些職稱與榮譽就是成長呢?“事實上,普通教師并不需要這么多評比。”龔金根曾在全校教師面前宣布,不開展任何校內評比。他認為,教師的成長在于對教育教學更好的理解和對教育教學活動更得心應手的參與,而現在看到的更多的是標簽化的成長。

  針對越來越多“為了評比而評比”的現象,張豐分析:“職稱制度的恢復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它對教師確實是一種激勵。然而,任何制度與措施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顯現其消極的一面。今天的職稱制度更多地反映為一種‘維持性的激勵’。各種評比的出現試圖為職稱制度出現的漏洞打‘補丁’,然而一些貌似為教師提供平臺的評比,卻成為助長教育功利性的新的刺激。這也許并不是教師真正需要的。”

  蔣軍晶坦言,自己在評中學高級職稱的時候,曾經有過3次想要放棄的念頭:“其實,職稱評審制度本身并沒錯,只要把‘誰來評’、‘評什么’、‘怎么評’這3個問題設計好了,就能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途徑。”

  “然而,太多教師將職業當成證明個人能力、獲取個人成功的競技場,忘了走上三尺講臺的最初情懷。我覺得,現代教師不需要被評優機制所左右,不必非得爭先進、當名師。”在桐鄉三中教師朱永春看來,稱得上“現代教師”的人必然在價值追求上有一種超越,那就是將教育生活本身視為個人價值的一種實現和自我生命的成長。“不要讓‘職稱’來指揮現代教師,要將‘稱職’作為內心最具良知的職業追求。當教師的追求超越自我證明與對榮耀的期盼時,真正的教育才會發生。”他說。

  客觀上來說,雖然很多名師并非在評比中產生,但評比也成就了一批名師,它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蔡朝陽借用電影《蜘蛛俠》中的臺詞“人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上、思想上有獨到之處的教師應該努力成為教育圈中有名氣的教師,并且有責任為沉默的大多數傳達其聲音。

  五、不需要為了排隊的考試,需要真正的教育評價

  “今天的教育評價存在‘四個過度’,一是過度關注考試分數,二是過度依賴紙筆測驗,三是過度采用橫向比較,四是過度聚焦精英學生。”張豐提出,這“四個過度”在不少地區已經成為教育評價的常規思維。

  目前,評價教學質量的指標有很多,尤其在教學成績上,有平均分、優秀率、“后20%”等。在我國,社會較多地關注優秀率和拔尖的學生;而在美國,卻有淡化高端競爭、重視相對“落后”學生的傾向。譬如在美國的SAT2考試中,每一部分都系統測算,設置了不同的容錯率,如物理部分的滿分容錯率是6~7道題,也就是說,即便錯6~7題的學生,該部分仍然可以得滿分。他們認為,到了一定程度后的優秀是同等的優秀。

  我們今天所強調的優秀率真的重要嗎?“在很多中國人眼里,99分與96分就存在區別,也就自然而然地據此對學生進行排名。我們總認為用分數來衡量成績是一個嚴密的體系,分數應該是精確的。而實際上,這并不科學,教學質量的測驗工具的科學性還有待提高。”張豐說,改進現有的教育評價體系還十分困難,但至少我們要尊重教師的心聲,遏制教育對高指標的沖動,還學生與教師自由的空間,停止為了排隊的考試,還考試以診斷與改進的功能。

  六、不需要過度信奉“家長至上”,需要樹立專業底氣

  2011年,美國教師羅恩·克拉克曾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了一篇文章《老師最想告訴父母的》,這篇文章在刊登后成為“Facebook”(知名社交網)用戶年度最關注事件第2名,關注度僅次于日本大地震。文章中,羅恩言辭犀利地說“難纏的家長”是美國青年教師轉行的一大因素。他認為,部分家長對教師的建議置之不理,不相信也不支持教師,更有家長會采取決斗的姿態與教師開展“護犢之戰”。

  在中國,許多教師也存在著這樣的抱怨——家長不合理的要求和指令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無所適從。“教師的壓力一方面來自行政,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家長。”杭州學軍中學教師姜新一語中的。蔣軍晶對此十分認同:“我們現在太注重家長的意見。”在當下多元訴求的社會,有的家長只求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成長,而有的家長則認為學業成績最重要,家長往往只考慮自家孩子的成長訴求,從而忽視了班級的整體訴求。“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過度干預,以至于孩子沒有了應有的成長空間。”蔣軍晶說,“面對動不動就向學校或相關部門投訴的家長,我們教師需要樹立自己的專業自信和底氣,應該堅持自己的價值觀、教育觀,而不能過度信奉‘家長至上’。”

  “教師在家長面前要有職業自信,不能讓違反學生成長規律的非專業意見剝奪了我們自己的教育判斷。迎合外行的錯誤要求不僅有失職業尊嚴,而且更嚴重的罪過在于這是另一種對學生和家長的不負責任。”朱永春建議,面對“無理”的家長,教師要有捍衛職業尊嚴的勇氣。

  七、不需要一味地等待、迎合,需要自我解放

  許多教師抱怨,現在的教師生存狀態差,遭受的干擾太多,被折騰得太厲害。對此,朱永春繼續說道:“教師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引導到一味發牢騷的狀態,教師自身也有一定責任。現代教師不需要等待頂層設計完善,教師需要自我解放。”

  “這么多年,我不是一個特別乖的教師,經常思考如何解放自己,不要一味等待、迎合,是否可以做到‘智取’,不按規定備課是否也可以讓上級部門為我放行?”蒼南中學教師陳聞認為,“頂層設計者也是人,他們也在用心做事,教師其實沒有那么多對立面,最重要的是彼此達到真誠的溝通。”

  蔡朝陽表示,在他17載教書生涯中,至少有10年沒有在教育中發現自我,一直到2010年,他才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從而明白了教育人生對他個人的價值所在。“只有理解到教育與我個體生命密不可分的糾合之后,才能重新發現這一任務的艱巨與幸福。當教師們自己主動去尋找教育生命的意義,最終把自己解放出來,這便是教育的自覺時代。”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