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19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每個教師回顧自己的閱讀經歷,總會發現一些書目、報告和人物讓自己轉變或提升了對閱讀的認識,從而讓自己的閱讀和成長走上了新臺階。其實,這些書目、報告和人物背后所附帶的事件,通常就是教師閱讀中的關鍵事件。那么,這些關鍵事件對教師的閱讀究竟有什么價值呢?我們又該如何尋找和生成屬于自己的教師閱讀關鍵事件呢?這是很多一線教師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問題。
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價值
所謂關鍵事件,是指那些事物在發展過程中處于關鍵性地位、能夠對發展進程產生極大影響的事件。就教師閱讀而言,教師通過一本書、一個人、一件事而走上熱愛閱讀的道路、提升閱讀的層次,屬于正向性的關鍵事件。反之,如果通過大量集中的閱讀而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甚至因為閱讀而走向了空談浮躁狀態之類的事件,則屬于負向性的關鍵事件。無論是正向性關鍵事件還是負向性關鍵事件,都有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價值。因為成功可以讓人提煉經驗,失敗可以讓人汲取教訓,在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的相互觀照中,總結和形成個人閱讀的有效模式,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區和彎路。
可以說,研究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究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發生機制,減少負向性關鍵事件的發生,使得正向性關鍵事件成為教師閱讀的主流特征和發展態勢。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研究價值,主要表現為增強教師閱讀的自我教育作用、提高教師閱讀走向教育實踐的轉化率、提升教師閱讀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意義等。
當我們認識到教師閱讀中關鍵事件的價值后,我們又該如何認定和生成自己的關鍵事件呢?下面,我們從兩位特級教師的成長經歷中提取相應的閱讀關鍵事件,以期能夠觀察并發現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產生機制。
尋找和生成自己的關鍵事件
案例一:從李鎮西的辦公室到家里的書房,到處都擺著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李鎮西說,回想年輕的時候,他不是因為理論而是因為情感被蘇霍姆林斯基所征服,并追隨他走上了三尺講臺。1998年11月,李鎮西應邀去北京參加“紀念蘇霍姆林斯基八十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那天,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被他的發言所感動,當場給他寫了幾段話:“聽了您剛才充滿激情和愛心的發言,我很感動。您是一位真正的教師!您把熱情傳播給您的事業,您把愛心傳播給了學生……”(《李鎮西:讀出來的真性情》,作者:張貴勇,《中國教育報》2011年11月10日。)
案例二:回首我的語文教改之路,發軔于讀書、升華于讀書。憶往昔,我帶領弟子們讀余秋雨、讀余光中、讀王小波、讀周國平,掀開了語文教改的第一章;看今朝,我又把課外讀書與課內教學掛鉤,開創了“青春讀書課”,使得語文課堂活水綿綿,生機無限。沒有讀書就沒有我的“綠色語文”,是為“無悔”。(《讀書,使語文課堂活水綿綿》,作者:趙謙翔,《中國教育報》2005年1月6日)
研讀兩位特級教師的閱讀經歷,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教師閱讀有著不同的關鍵事件,但是關鍵事件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根源,那就是持之以恒的閱讀與實踐。
李鎮西老師研讀蘇霍姆林斯基著作數十年如一日,并且踐行蘇霍姆林斯基思想矢志不渝,被譽為中國蘇霍姆里斯基式的好老師。這本身就是一個關鍵事件,只是這個關鍵事件的時程太長,長達幾十年,以至于讓人覺得這不像一個事件,反而覺得李鎮西應邀參加“紀念蘇霍姆林斯基八十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樣時間很短的事情和活動才算事件。僅從時間長短而判斷是否屬于關鍵事件,這實在是教師閱讀中的一個誤區。
趙謙翔老師從《紅樓夢》讀起,為了讓自己高中生的底子勝任重點高中的語文教學,如饑似渴地讀了五年函授大學,拿到東北師大的本科文憑,向歷代名家名作發起了誦讀攻堅戰。他硬背《古文觀止》,死摳《說文解字》,窮翻《辭源》《辭海》,朝朝暮暮沉浸在古今詩文的鑒賞里。后來,他還帶領學生啃下了很多自己從未翻過的書。趙老師先后迎來“擴展式語文教學”“綠色作文”“綠化語文”、調入清華附中等多次教育人生的飛躍,無不得益于教師閱讀中的學生刺激、自我挑戰等關鍵事件。
根據名師典型案例,我們可以提煉教師閱讀中正向性關鍵事件的某種產生機制:在長期的閱讀過程中,通過堅定的意志踐行閱讀所得,而內化、提升自己的修養與技能。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我們可進行反向推理論證。問題一:讀一本書,就想遇到一個教師閱讀的關鍵事件,這樣的概率會有多大?答曰:只有閱讀時間長,閱讀經驗豐厚,產生的關鍵事件才會多。問題二:讀一類書,起初希望讀完,然而讀了幾頁翻了幾本就撂下了,想很快就遇到一個關鍵事件,可能性大嗎?答曰:只有閱讀意志堅強,規劃自己的閱讀,才有可能產生關鍵事件。問題三:讀了很多年,也讀了很多書,為什么照樣不會說,也不會寫,研究能力也沒有上去?答曰:沒有踐行自己的閱讀所得而內化、提升自己的修養與技能,缺失一個環節就想迎來教師閱讀的關鍵事件,希望依然不大。
事實上,上述機制得到了具體案例的支撐,請看陶繼新老師所講述的親身經歷。
案例三:她只有23歲。她在走上教學崗位8個月的時候,便參加了青島市的新教師比武大賽,而且榮獲一等獎的第一名。這在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青島市是教育高手云集的地方,初出茅廬的蘇靜,很難跟這些已經在教育教學這個場地上進行磨練的青年新秀相抗衡。但是蘇靜為什么能獲得這樣一個獎呢?我在采訪她時也一直思考著這個問題。蘇靜之所以一鳴驚人,緣自她的讀和背,她背了多少文章,背了多少詩,這是個未知數。所以,我給她寫的文章,標題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靜與青云齋、蘭若軒的詩詞情結》。蘇靜把學生分成“青云齋”和“蘭若軒”兩個男女詩社,進行為期8個月的背詩、賞詩、作詩方面的強化訓練之后,學生兩分鐘以內就能作詩一首。那節“比武”課上,蘇靜讓學生進行詩詞對壘演講比賽。講到中間的時候,蘇靜讓在場的專家、評委給學生出了兩個題目,限定他們兩分鐘作詩一首。結果收上來以后,全場的人都驚訝了,想不到學生會寫出這么好的詩。原來還不知道作詩為何物的學生,8個月后居然能命題賦詩,所以蘇靜就成功了。
蘇靜老師的案例,證實了熱愛閱讀、長期的閱讀就是她不懈的追求。蘇老師不僅將自己的閱讀所得內化為自己的修養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她教會學生,也將閱讀所得內化為自己的修養和技能,而這恰恰為教師閱讀中產生關鍵事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蘇老師最終迎來了免試攻讀朱永新教授研究生這樣具有人生轉折性的關鍵事件。
關鍵事件的產生機制
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產生機制是否能夠經得起管理學理論的觀照呢?我們不妨按照美國學者福萊·諾格(Flanagan)和伯恩斯(Baras)在1954年對關鍵事件法的理論解釋和操作規程,重新審視這一機制。就教師閱讀而言,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記錄平時閱讀中的關鍵事件:一種是做得特別好的,一種是做得特別不好的。在預定的時間,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之后,利用積累的記錄,由主管者與被測評者(教師若沒有加入閱讀組織,主管者和被測評者則均為教師本人)討論相關事件,為測評提供依據。記錄的方法和特點是:第一,觀察;第二,書面記錄所做的事情;第三,有關工作成敗的關鍵性的事實。其主要原則是,根據當事者的有關行為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來評定其結果。對每一事件的描述內容,包括: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和背景;特別有效或多余的行為;關鍵行為的后果;當事者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學家指出:調查的期限不宜過短;關鍵事件的數量應足以說明問題,事件數目不能太少;正反兩方面的事件要兼顧,不得偏頗。
從教師閱讀關鍵事件的產生基礎和實踐效果來看,我們對諾格和伯恩斯所創立的關鍵事件法不能生硬移植,而應吸取其精髓,辯證理解和靈活運用。
對于教師閱讀時間較長的骨干教師來說,由于已經歷過較多的正向性關鍵事件,應采取正向性關鍵事件優先的原則。這樣可以使教師在關注、回顧和研究正向性關鍵事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教師閱讀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可以促使教師乘勝追擊進行拓展延伸式的閱讀,更重要的是啟迪教師發現正向性關鍵事件產生的時間節點、外界條件和相關議題等運行規律。這符合效果律強化的原理,也應了“成功是成功之父”的說法。
對于教師閱讀時間較短的青年教師來說,應采取兩者結合的方式,既要關注、回顧和研究學生閱讀和教師閱讀經歷中為數不多的正向性關鍵事件,發現正向性關鍵事件產生的時間節點、外界條件和相關議題等運行規律,也要診斷、分析和研究教師閱讀中低效和無效行為的原因和背景,評估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這些后果,以期在以后的教師閱讀中采取矯正措施,提高教師閱讀的貢獻值,從而避免教師閱讀負向性關鍵事件的出現,而促進教師閱讀正向性關鍵事件的產生。反復實踐,對比總結,這也切合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和“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說法。
教師閱讀中的關鍵事件,尤其是正向性的關鍵事件,往往能夠起到推動教師閱讀、提升教育水準、改變人生作用,具有里程碑式和標志性的意義,其價值不容忽視。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