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剛接觸海森高幼兒主動學習課程的時候,面對不限區(qū)域人數(shù)、不設置區(qū)域目標、去除高結構材料等一系列變革,教師頭腦中的第一個反應是:孩子行嗎?課程實施以來,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的精彩演繹給我們不斷帶來驚喜,”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在實踐中逐漸落地。隨著課程的深入推進,教師不斷面臨理念和實踐層面的各種挑戰(zhàn),怎樣借助園本教研更好地支持教師在主動學習的探索之路上更大膽、更自主、更有成效,這成了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新課題。下面以圍繞玩具區(qū)而進行的兩個教研案例實錄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實踐探索。
面對海森高環(huán)境材料專題的諸多顛覆性觀點和理念,有著不同閱歷和不同經(jīng)驗的教師們其理解和吸收必然會有差異。我們并不強求教師馬上接受或改變,而是順應教師學習的節(jié)奏,尊重教師不同的聲音,鼓勵教師各抒已見,在交流碰撞中去發(fā)現(xiàn)真知,達成共識。關于“玩具區(qū)還要不要投放說明書”的一場辯論會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參考海森高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策略,教師將玩具區(qū)的說明書收了起來。不久,發(fā)生了兩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故事1:中班新投放了磁力積木玩具,老師將說明書收了起來,卻發(fā)現(xiàn)幼兒在工作時間找到了玩具的外包裝盒,按照盒子上的圖例搭了起來。
故事2:大班新投放了軌道游戲玩具,看到孩子幾天來一直在玩玩具配套的小珠子,老師忍不住投放了說明書。幾天后,教研組長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況,建議老師還是收回說明書。正在按照說明書搭建軌道的幼兒看到老師拿走說明書,對同伴說:“沒關系,我都記在腦袋里了。”游戲過程中,他又一次跑去找老師要說明書……
基于此,我們組織了一場關于是否提供“說明書”的小型辯論賽。
點評:如同幼兒一樣,面對新事物,老師的理解和接受水平有個別差異,所以我們一般會鼓勵老師從自己覺得容易理解以及最想嘗試的內容開始,激發(fā)老師的內在學習動機,支持老師的主動學習。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