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6-0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吃飯是小班幼兒的一件大事,剛開學時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吃飯問題,所以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老師就開始想辦法訓練小班幼兒的用餐常規,對于挑食的幼兒則認真分析原因找到癥結所在。
首先從明確要求開始,給幼兒規定了用餐時的具體要求:
1、吃飯時小腳要放好,身體盡量挨著桌子,吃飯時眼睛要看著碗,不能東張西望,要一只手拿小勺子,一只手扶著碗;
2、保持桌面地面干凈,不干凈的老師要讓他馬上收拾干凈再繼續用餐,飯后老師要及時監督檢查看看有沒做到“三干凈”;
3、用餐時要專心,注意力要集中,不可以讓他們開小會,因為一旦說起話來他們肯定就沒完沒了,如果有什么事情想和朋友說的就趕緊吃完飯搬椅子到一邊去談;
4、吃飯時要大口大口吃,不可以含在嘴里大半天都不嚼一下;
5、不可以挑食,鼓勵幼兒嘗試各種菜肴;
6、吃完飯后,要求小朋友們把自己的碗和小勺子放到指定的籃筐里面,然后自己拿小毛巾擦干凈嘴巴。
7、吃得不多是小班幼兒的一大特點,根據幼兒的食量進行飯量的調整,要求每一位幼兒不許剩飯倒飯。
這些要求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確實很難,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用餐的習慣在家還沒有很好養成,這些都需要教師正確的示范、及時的引導。如:在進餐時,幼兒入托前,大多是由成人喂著吃。因此,大多數幼兒不會用勺子獨立用餐。經常撒飯、撒湯、手抓飯等。這時,我們就要教給幼兒如何進餐,身體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時示范、講解正確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著碗,低頭吃。光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還要靠平時的鼓勵與糾正、指導,只有引導幼兒反復練習,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1、在游戲中學習
面對孩子挑食怎么辦?這是令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對三歲多的孩子生硬地講道理,往往難以湊效,如何讓孩子嘗第一口,并逐漸適應新口味?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利用孩子愛游戲的天性,我用一句生動形象的話慢慢“敲”開了孩子緊閉的小嘴,“難吃”的菜也就不知不覺的咽了下去。如:
雯雯是個聰明又活潑的小女孩,比較喜歡吃肉,每次吃飯的時候總是先把肉吃光,把青菜留在碗里,然后就緊緊的閉著嘴,怎么勸都不吃。
這天吃飯時,雯雯又不愿意吃青菜,把小嘴緊緊的閉著,我來到雯雯旁邊,用小勺盛了一口菜,送到雯雯嘴邊說:“咚咚,小勺來敲門,有人嗎?快把門打開,青菜要來做客了。”誰知,雯雯高興的張開嘴說:“有人。”并把一勺青菜一下子吃了進去,剛吃完,雯雯就大聲說:“老師,再來敲門。”“你歡迎青菜來做客嗎?”“歡迎!”結果可想而知。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游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經常充分利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讓幼兒在看中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
2、兒歌的妙用
在對幼兒進行吃飯常規訓練時,我還經常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食欲和幫助幼兒掌握吃飯要領。“小小碗,圓又圓,好像一只碰碰船;盛熱飯,盛熱菜,小船開到我面前;米飯香,小菜鮮,啊嗚啊嗚全吃完!”“白米飯,香噴噴,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飯飯,看誰吃得最快。”激發幼兒,進餐的欲望。
總而言之,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具體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
3、夸張的比喻
在建立生活常規的教育中,有時運用一定的夸張比喻是非常有利的,它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促進常規管理的有效途徑。就拿吃飯這一環節來說吧,吃飯慢是小班幼兒的通病。針對這一現象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了夸張的教育方法使用權我班幼兒在進餐習慣上有較大的提高。經過我仔細地觀察,多數幼兒在吃飯時咀嚼較差,不肯吞咽。于是,我就夸張地說:“我來找找誰是大老虎”自己一邊說一邊裝著找的樣子。在找的過程中,我還不停地說:“大老虎啊嗚把飯全吃光”其實,這也是在提醒孩子們要不斷地咀嚼,不能剩飯。經過這種夸張的游戲方法,孩子們吃飯的速度大大的提高,剩飯的現象減少了。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