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1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于丹笑著說起自己和女兒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她帶著兩歲多的女兒坐飛機,看著窗外的白云,女兒說:“媽媽,我們去外邊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說,自己實在不忍心告訴孩子白云其實是由水汽凝結而成……“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去認同科學,往往忽略了童話也值得被認同。”
于丹平時要讀很多幼兒讀物,她覺得孩子的思維值得尊重,孩子們在小時候得到尊重,長大也會尊重別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樂,“文化的意義,不也是要我們去體會那些生活中的快樂嗎?”
她用“震驚”來形容對現在“80后”、“90后”孩子的看法,汶川地震發生后,這些孩子或用“連軸轉”式的家教掙錢捐款,或一大早就去獻血,“我們習慣了訓誡孩子們該怎么做,其實他們自發的行為更讓我們感動,訓誡他們不如尊重他們。”
于丹:親子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長
主持人:劉墉先生做過主持人,所以他很有時間感,第一次正好8分鐘,第二次正好2分鐘。下面的時間于丹老師講講吧。
于丹:今天大家注意阿憶在介紹我的時候介紹最短,因為我沒有背景,我來就是作為一個4歲小女孩的媽媽來跟大家分享親子關系。現在大家都說欠缺親子時間,我的同齡人,甚至我的學生們都在說,親子時間我很辛苦啊,我要教他那么多東西,詩得看著他背,琴得幫他一起翻譜子,跳舞的時候,還得幫他扳胳膊扳腿。后來我們知道親子時間不是課外時間,我不是專家,今天只能以外行說我的理解,親子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長,在親情中培養重塑孩子的健全人格。
為什么這么說?我先說我體會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向孩子學習,共同成長。千萬不要把小孩子當成一個接受吃的、接受喝的、接受教育的小載體,他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他的想法往往會教育我們。我覺得每個小孩子都是天才,每個孩子的成長某種意義上就是從天才被大人教成庸才的過程,我們不斷用成人的理念武斷粗魯對他說,錯了,正確的應該是什么。孩子是帶著童話的思維在成長,我們是帶著科學的思維在壓迫他們,他們打不過我們。但這一定是好的嗎?什么是共同成長?
今天我出門之前,我女兒有一個重大發現,我還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說到一半,她上來跟我講,媽媽,我發現外國人沒有中國人聰明。為什么?她說我們一個字能說清楚,他們都說兩字。我們說書,他們說book,我們說手,他說hand。我發現外國人不會說一個字,我想了半天,我們說鋼筆,人家還說pen呢,是不是。我最怕我女兒問我兩句話,一個是為什么呢?永遠是為什么呢。我費好大勁解釋完,我女兒奶聲奶氣地說,拜托,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和學生溝通,最容易溝通的是博士這一層,跟碩士溝通比博士費點勁,但說幾句也就明白了,本科生又差一點,這樣推理,我女兒是世界上最難溝通的人。她說的問題我不敢斷言說不是的、不是的。
我最喜歡跟我女兒玩的一個游戲,她隨便亂畫,我拿著它開始講故事。我每天回家,跟我女兒說,媽媽好累呀。我女兒說我給你畫幅畫吧,她畫了四個太陽。我說天上有四個太陽,它們出來了。我實在不知道該講什么,我說你講。她說,它們像天線寶寶一樣互相擁抱,說你好呀。然后我接著講,我說四個太陽有一個是金色的,有一個是紅色的,還有什么顏色我不知道,我讓她講。她說有一個是淺綠色的,一個是淺藍色的。我說為什么呢?
她說綠色的照著草地和樹木的。我們大人就想不到這一點,其實在她眼中,萬物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分享到陽光。而我們常常想人有點就行了,如果這樣跟她講下去,這個故事可以無止無休。我經常跟她玩這種游戲。我在想阿憶說的,我們在人類童年的時候,天空有九個太陽,然后被射下八個,我們為什么不認為天空有四個太陽呢?我不想跟孩子講天空只有一個太陽,我寧可她跟我講五顏六色的太陽,和太陽互相擁抱,這樣我可以體會她的成長。
有一天他們幼兒園小朋友在電視上看到我,就問我女兒,你媽媽不是大學教授嗎?怎么去電視講課呢?說不是限號嘛,就去電視上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家車禮拜五限號,我們就讓她住校,久而久之,她以為換個地方就是限號。對于這些問題,我從來不反對她。人的道德培養要有是非,而在想象空間中不存在是與非,要讓他自由想象,在成人長大以后,面對一個殘酷嚴峻競爭的環境,如果心中還有一種童話的夢想,我們會有一種抵御蒼涼的力量,心中有四個太陽會比一個溫暖得多。親子成長就是共同成長。
第二點,在成長過程中,人對他人的幫助,包括他自己的交際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我經常聽有人問我,你教你女兒背《論語》嗎?我女兒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論語》。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我媽和我姨媽跟我住在一起,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給姥姥和姨姥姥倒水,買回來點心知道哪些是給姥姥和姨姥姥的,因為我媽和姨媽都有糖尿病,要吃無糖的。我每天都會讓她幫我做一些事,她還經常跟我說,媽媽,你累了,別忘了打電話給我。我姨媽腿不太好,她每天都會推著輪椅滿院子跑,因此她得了一個外號小童工。一個小孩子如果能夠幫助別人的話,他會有成就感。
最后我想說一句,誰也不要苛求自己的孩子是全才,完美不是好的,人生要揚長避短,人生如果能夠真實坦率活著,能夠有陽光健康的心態就好,不要求完美。我在剖析我自己,我是一個從小數理化學得一塌糊涂,我這輩子不當會計就完了,我從小就不認路,我只要不當出租司機就行了,我知道我能做好什么,就揚長避短。有時候如果無關道德,僅僅關乎個體差異,我想不必太較勁。人生真實就好,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快樂,尊重成長。
我每年帶女兒去海邊,白天敢下去玩,到夜晚她總害怕海浪。我說你四歲了,還沒有一次晚上走到海邊去,我不會硬拽著她去,沒有必要。我們怎樣和孩子學會一起成長,給我們一點獨立,給一點人生的信任,那種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讓孩子做自由健康的人,我們擁有了未來的夢想,孩子擁有了健康美麗的人生,這就是親子關系。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