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0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我們組織幼兒外出游玩,經常見的是遠足、采摘、集體參觀等,那在日本,孩子們出游都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自然體驗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與我國重視課堂教學相反,日本教育很重視社會實踐。他們很早就開展了自然體驗教育,并積累了很多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對我國當前課程改革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特別活動與修學旅行
日本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別活動,并在課程設置中占了很大比例,它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儀式性活動、文化活動、促進身心健康的安全體育活動、接近自然和文化來增強公眾道德的旅行活動、集體住宿活動、體會尊重勞動和創造的喜悅并培養具有社會奉獻精神的生產勞動、義務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發展人的個性,培養豐富的人格,使學生適應班級和學校生活,并且加深學生作為集體或社會一員的認識、增強其責任感以及良好人際關系建立。
例如,學校設有專門的生活教室,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鍛煉自立、自主和責任感的機會和場所。學生可以在此練習切菜、點燃煤氣灶、做飯等;遠足活動也是特別活動中的一項,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每年都進行,培養孩子們“長途跋涉”的經驗和耐力;日本中小學的校門口和教室里多擺設學生們自己種植的花草,目的是讓學生觀察了解植物的生長,熱愛和保護自然。
日本有一種說法:登山者中無壞人,意思是心術再不好的人一旦進到山里,就會情不自禁地敬畏自然,回到人所具有的相互協調、相互幫助的本性中去。因此,日本的教育特別強調自然體驗學習,從小就讓孩子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在自然體驗中輕松自由地快樂成長。“修學旅行”就是特別活動中非常有特色也很受學生喜愛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從1960年代開始實施,實施比率高中為94.1%、初中為97.0%、小學為93.6%(1998年數據),旅行天數隨年級增長而增加,大致2—6天。目的是通過學生在與平時不同的生活環境及經歷中增長見聞,在接近自然和文化的同時體驗集體生活、培養公眾道德。日本的學校教育非常重視修學旅行等特別活動,目的在于“培養心胸寬闊的人”,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熱愛自然、珍惜生命、關愛他人、有感謝之心、奉獻社會,形成良好的基本社會習慣、遵守社會規范、樹立自主自立的精神、磨練堅強的意志和增強實踐能力等等。
例如千葉縣八千代市某所初中的修學旅行定在長野縣的一個山區,出發集合地點不是在學校,而是在目的地的車站,就是為了鍛煉學生們自己查時刻表、查路線的能力;住宿也不是集中住在某個旅館,而是去農家民宿。第一天幫借住的農家干農活;第二天山谷行走、與農家交流聯歡和分組活動等等;第三天順河流行走,沿途到寺院練習坐禪、參觀博物館等。學生們通過三天的修學旅行體驗了平時體驗不到的事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通過這些自然學習和集體生活,孩子們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諸如與同學的合作、人際交往、生存能力等等,自然學習中的體驗和快樂往往是孩子們學校生活中最難忘的事。
二、推動自然體驗的教育
措施和安全措施
日本政府對青少年的自然體驗教育非常重視和支持,為了進一步充實青少年的體驗活動,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文部省制定了相關的措施,如在全國各地建立“兒童中心”,為父母和孩子提供各種活動的信息,利用國立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等青少年設施進行青少年自然活動、文化活動、國際交流活動等方面的指導工作的培訓等等。
日本學校中自然體驗活動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大多數是在戶外進行,因此不管是政府還是學校都很注意做好安全措施,力求活動能夠安全、有效地實施。為了避免事故發生,政府和團體平時就會對危險地帶進行定時調查修補,開展安全訓練和宣傳活動;活動之前,學校會提前進行實地考察,事前進行救助訓練;活動中有人隨時監視并給予及時指導,還會帶上醫務人員同行等等。例如在防止山岳遇難事故方面,文部省和有關部門和團體合作設立“山岳遇難對策中央協議會”,開展事故預防和安全登山的宣傳教育。警察方面則及時進行山路狀況的實地調查,檢查路標、在危險處設置警告牌,還隨時召開遇難對策協議會,探討具體的對策,此外,為登山者提供山岳信息、發送登山注意事項等手冊,喚起登山者的注意。
一旦發生事故,學校是不用負責賠償的。日本專門有一個“自治體賠償保險”,加入該保險的是全國各市區町村的自治體,各自治體通過議會決定本地區的公立學校是否投保,議會通過表決同意投保,則由自治體做出預算、統一支付自治體內所有公立學校的保險金,自治體的費用則來自居民的稅金。由于自治體議會的負責人是居民投票選舉產生的,所以也是父母們的代表,議會決定投保,也就代表父母們同意投保。自治體賠償保險的最高額是5000萬日圓,如果遭遇特別嚴重的事故,父母可以要求超過上限的賠償額,這種情況下,一般要通過法院來解決,如果法院裁決需要賠償超過上限的金額,自治體則需支付不足部分。
三、一個在少年自然之家活動的例子
以下是一個在少年自然之家活動的例子。通過這個例子,我們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日本的自然體驗教育是如何開展的。老師在其中只是起幫助或建議等輔助作用,學生要靠自己去計劃、安排和解決各種出現的問題。
這是東京都江戶川區立小松川第二小學的一次自然體驗活動。活動的實施時間是2000年9月21日至27日,參加者是六年級的全體同學,共145人,地點是日本北部的福島縣國立那須甲子少年自然之家。學校通過登山體驗、森林徒步旅行體驗、26小時的自由活動野營體驗等活動加深學生與自然的接觸以及展開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
活動日程:
第一天:中午抵達駐地、下午駐地周圍活動、晚上觀測夜空;
第二天:小組活動、晚上自由時間;
第三天:登山(海拔1 9 1 5朱),
第四天:林間徒步行;
第五天:2 6小時自由野營活動:
第六天:上午自由野營活動、下午手工制作、晚上野營晚會;
第七天:返回學校。
活動內容的說明:
①駐地周圍活動:了解設施周圍地理狀況;
②觀賞星空:觀賞大都市里看不到的滿天繁星,實際觀測課堂上所學的夏季大三角、銀河等天文知識;
③小組活動:分組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自然體驗活動,包括登山、森林冒險徒步行、山中游玩等;
④自由時間:晚上自由活動,給學生充分的相互交流的時間;
⑤手工體驗:在大自然里找出自己喜歡的材料,制作各種手工制品,體驗創造;
⑥野餐:在26小時自由野營活動之前,讓學生進行砍柴燒火的訓練,大家相互協助做野餐;
⑦26小時自由野營活動:從上午9點開始到翌日上午11點結束,分組體驗野營生活,三餐都用在學校制作的“引火機”點火燒柴,讓學生體驗火的重要性和來之不易;
⑧野營晚會:和生活輔導員一起,分組表演節目,加深組員之間、生活輔導員和組員之間的友情。最后將學生家長寫給孩子的信交給這些離開父母身邊一個星期的孩子們,感受親子之情。
活動中的相關事項安排:
①作為活動領隊,校長、班主任、校醫(兩名)、護士(1名)。生活輔導員(8名)與學生同行;
②區教育委員會負擔設施租賃費、部分交通費、生活輔導員的勞務費和實地考察費;
③作為生活輔導或活動的輔助,每個班配備兩名生活輔導員 (多為大學生);
④第一天在駐地周圍活動時,教員要站在主要岔路口,防止學生迷路。
事前相關指導:
①培養學生訂計劃,并按計劃行動的能力。
班級集會一開展野外活動的目的、少年自然之家的說明、小組活動的說明、項目負責人會議。
小組活動一小組活動討論、點火和自炊練習、野營晚會的準備。
②提高耐力的訓練。
體育課上,進行耐力訓練。
③學習野外活動的技術和知識。
家庭課上練習做飯、班會上學習如何看地圖、在家里學做飯。
④健康管理和應急處置方法。
利用班級活動時間,進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卡填寫法的說明。
日本人非常熱愛自然和環境,這和他們從小所受的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教育息息相關。當然,日本自然體驗教育的意義遠不止這些,可以說,在實現某些教育目標上,它的效果比坐在教室里聽干癟的所謂“知識”要好得多。自然體驗活動本身就豐富多彩,再加上政府的重視、支持和制度保證,孩子們不僅樂在其中,還在體驗中安全輕松快樂地成長。
(供稿:郭彤洋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