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一、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兒初次離開家庭走進一個陌生的環境,有的孩子會因為想媽媽而哭,有的孩子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害怕,還有的孩子會因為性格上的問題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
例如:1、我們經常在活動區里投放一些幼兒喜歡玩兒的玩具,幼兒之間通過玩兒玩具,學習交往、學習合作,不斷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2、通過引導幼兒在自然角里培育植物,孩子們會在每天為植物澆水的過程中,增強責任感和求知欲;3、通過鼓勵幼兒飼養小動物,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熱愛小動物的情感;4、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把課堂搬到戶外,讓孩子們在看“迎春花吹喇叭”、看“柳姑娘的長辮子”、“歡迎小燕子回家”的快樂中學習“小草醒”、“花兒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詩句;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們在捉螞蟻,找蚯蚓,捕蝴蝶,觀看雨后彩虹的快樂中,爭論著“螞蟻到底是六條腿還是八條腿”?“蚯蚓沒有腿到底是怎么走路的”?萌發了“到彩虹上走一圈”的奇想;涼爽的秋季,我們帶著孩子們在撿落葉的快樂中學會了分類、學會了搜集、學會了制作標本;在寒冷的冬季,孩子們在寒冷的風雪中感受堆雪人、打雪仗的快樂,體驗著什么是克服困難?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堅強的意志......使孩子們在一年四季中,從大自然里盡情吸吮大地母親為他們提供的絕好知識。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擴大了孩子們的眼界,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性格,健康了孩子們的心理......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被逐漸的激活起來;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幼兒做事的自信心被不斷地建立起來;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被不斷地激勵起來。
有一次,一個過去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遇到一點事情就愛哭得的男孩子,在玩滑梯的時候,不小心被同伴絆了一跤,小手劃破了,出了一點血。許多小朋友都圍上來“關心”他。可是這個孩子卻忍住了小手被劃傷的痛苦,他沒有哭。老師唱了一首歌兒表揚了他:“好寶寶起床從來不哭鬧,好寶寶走路不用媽媽抱,好寶寶摔倒自己爬起來,好寶寶手臟快去洗洗好”(自編)。這個男孩子一邊聽老師唱歌,一邊高高興興地跑去玩滑梯了。許多小朋友都向他投去了贊揚的目光。從這個孩子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培養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而且,我們還看到了由于他的堅強之舉對同伴產生的積極影響。使孩子們在良好的生活環境里,越來越喜歡集體生活了,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中,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越來越提高了。孩子們在玩兒中學,在學中樂,在樂中愉悅了情緒,在愉悅中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戲中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游戲和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實踐活動,為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搭建了平臺。健康的游戲和有興趣的勞動,滿足了幼兒渴望實踐的要求。有助于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能促進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例如:在玩《開汽車》的游戲中,雖然無人售票車上沒有售票員,但是,孩子們在游戲中,還是模仿著無人售票汽車上的聲音,一字不差的重復著:“本車23路,由黑石礁開往外國語學院方向,全程運行20分鐘......”、“無人售票車,前門上,后門下,票價一元,上車的乘客請往里面走......”、“請哪位乘客為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個座位,謝謝您的合作...... ”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了講文明,懂禮貌,學會了與人交往。有一天,陸一小朋友高興得告訴老師:“我昨天跟媽媽坐23路汽車去學英語的時候,我給一個老爺爺讓座了......”老師問他:“你年紀那么小,為什么還要給老爺爺讓座”?陸一卻爽快地回答道:“老爺爺年紀大,站不穩。我是小孩子,媽媽說我應該把座位讓給老爺爺坐......”又如:在《開商店》的游戲中,性格內向林家正小朋友想當“售貨員”。但是,他不好意思說賣東西的話。經過幾次玩兒《開商店》的游戲之后,林家正的感性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在當“售貨員”的過程中,他不僅會賣東西了,而且還會主動向顧客介紹商品的名稱和基本價格。不僅培養了林家正活潑開朗的性格,而且,還鍛煉了他的口語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滿足了他渴望參與大人們實踐活動的愿望和需求。
幼兒的積極性是需要成人激勵和保護的。一旦孩子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孩子們的情緒就會飽滿,接受教育就會有效果。為了給幼兒提供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我們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品嘗“吃苦”的滋味,鍛煉耐勞的意志,感受學本領的快樂,鼓勵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勞動)、“我幫椅子洗洗臉”(擦椅子的勞動)、“我給手絹洗個澡”(洗手絹的勞動)、“我給鞋子扎蝴蝶結”(學習系鞋帶的勞動)以及“小椅子真聽話”(飯后擺椅子的勞動)等趣味勞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自己一雙小手的價值。自我服務意識提高了,愛惜物品的情感增強了,自私、懶惰的壞習慣改掉了......懂得了勞動的意義,品嘗了經過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快樂,提高了做事的堅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幼兒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若能積極地參與他們的活動,并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大力的支持, 合作和引導,將有助于幼兒形成堅韌的性格和有“主見”的個性。有一次,許多孩子想玩兒“警察抓壞蛋”的游戲。但是,由于誰都不想當“壞蛋”,孩子們的游戲有點兒進行不下去了。這時候,老師及時地參與到孩子們的游戲中,并在游戲中扮演“壞蛋”,不僅促成了幼兒玩兒“警察抓壞蛋”游戲順利進行,而且還引導孩子們在抓“壞蛋”的過程中,通過躲藏、追逐、周旋、抓捕、狙擊等過程,培養了孩子們的機智,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提高了孩子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當孩子們齊心協力把“壞蛋”抓到手的時候,他們對什么是愛?什么是恨?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等有了基本的認識和區分;他們對團結合作,齊心協力,不怕困難,奪取勝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游戲中誰都不想當“壞蛋”和敢于同“壞蛋”周旋、勇敢抓捕“壞蛋”的行為,就是孩子們良好個性逐漸形成的最好證明。
三、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向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的源泉。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很注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時發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情,來創編幼兒能理解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以及兒童歌曲等。用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去教育幼兒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來了》(自編)講完之后,在孩子們中間引起強烈的反響。許多孩子都對不愛勞動的嘟嘟進行批評,都贊揚波波是一個聰明、勤勞、愛勞動的好孩子。他們表示要學習波波,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學做自己能做的事,做一個有獨立性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我會干”(自編)教完之后,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事了。能自己洗手絹,自己洗襪子,自己看圖書,有時還幫助家里做這、做那的。球球的媽媽高興地說:“過去,球球什么事情都讓家長做。現在,球球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球球都搶著疊自己的被子。嘴里還唱著‘我會系鞋帶兒,我會鋪床單,我會疊被子,我會洗手絹,媽媽夸我真可愛,爸爸夸我好乖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事情我會干......’呢!”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優秀的兒童歌曲,使幼兒摒棄了不良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行為,更為幼兒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臺。幼兒在生活中通過講好聽的故事和唱好聽的兒童歌曲,陶冶了情趣,增長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學會了交往,磨礪了意志,健康了心理,規范了行為......例如:孫野桐小朋友很聰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擊性行為很強。他經常欺負小朋友,經常對同伴搞“惡作劇”。許多小朋友都害怕他。為了教育孫野桐小朋友改掉身上的缺點,能與同伴們一起快樂的學習與生活,我們創編了故事“沒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編),并讓孫野桐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孫野桐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覺得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過。后來,我們又創編了一首兒童歌曲“小兔子的紅雨靴”,讓孫野桐小朋友在“沒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紅雨靴”這兩個不同角色中明辨了是非,懂得了道理。經過不斷的教育和培養,孫野桐小朋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脾氣不再暴躁了,他也不再搞“惡作劇”欺負小朋友了。有一天,他從家里帶來一本圖書送給老師。他告訴老師“這本圖書里有小猴子幫助小烏龜找媽媽的故事”,它要求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讓小朋友知道小猴子進步了......老師很理解孫野桐的心思,他是在暗示老師“他已經進步了”,他是想讓小朋友們知道自己進步了。孫野桐的進步,是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有教育意義的兒童歌曲在他身上起了重要作用的結果。
四、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融入到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中
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融入到培養幼兒良好個性的工作中,是幼兒的個性得以鞏固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是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幼兒雖然單純幼稚,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幼兒雖然體單力薄,但是,他們也有渴望參與成人活動的愿望......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要尊重幼兒?尊重幼兒什么?怎樣做才能尊重幼兒?怎樣掌握嚴格要求幼兒的尺度?我們在學習《規程》和《綱要》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了這方面的認識。我們在與幼兒交往的時候,都非常注意與孩子們保持平等的關系,我們會在孩子們發生“矛盾”的時候,認真傾聽孩子們的爭論。通過爭論,讓幼兒認清自己錯在哪里,今后應該如何改正。引導幼兒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學會友好交往和團結友愛,不斷培養孩子們優秀的性格。有一天,老師在與孩子們一起活動的時候,一不小心碰倒了一個孩子。老師立刻給這個孩子道歉。一句“對不起”的歉意,讓這個孩子高興了整整一天。當晚上媽媽來接她的時候,這個孩子高興的告訴媽媽:“今天老師真懂禮貌,她把我碰倒了,還給我道歉.....”老師的一句“對不起”,就讓孩子們有了這么愉快的情緒,足以證明教師對 幼兒施以愛與尊重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在愛與尊重的教育過程中增加“適度”的嚴格要求,有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我們都知道小孩子都喜歡“慈”而害怕“嚴”。但是,我們更知道正因為“嚴格”二字有著令人畏懼的特點,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才顯出“嚴格”二字的重要。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重視把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不因為喜歡哪個孩子而放松對孩子們的教育;也從不因為哪個孩子小而遷就他們的不良行為。在愛、尊重與嚴格要求中,使孩子們懂得了為什么要遵守集體規則?為什么不能“隨心所欲”?通過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有機結合,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就是在愛他們,就是在尊重他們的。有一個女孩子剛來幼兒園的時候非常任性,經常把在家里沒“鬧”完的情緒帶到幼兒園,在集體里影響很不好。我們把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手段融入到了對她的教育中,引導她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克制與忍耐,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學會了分享,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尊水平。逐漸規范了她的行為。家長感動得逢人便說:“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里接受教育就是好。用這么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的身、心一定是健康的......”
五、家園攜手 共育幼兒
家園共育幼兒,是培養幼兒良好個性的最佳途徑。由于幼兒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兒園兩個生活場所中,因此,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鞏固,幼兒良好的個性培養就得不到銜接,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兒就會出現“兩面性”的傾向。這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幾點工作:1、向家長宣傳“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克服溺愛孩子的心理,尤其是祖孫三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更應該保持家庭成員教育孩子的一致性的態度;2、幫助家長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培養,不強迫孩子去做不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事情,重視對孩子進行能力培養,引導孩子參加社會活動;3、真誠的向家長提供有關家教方面的書刊,指導家長在孩子面前如何以身作則,如何擺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增強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和檢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4、建立《家園練習冊》,在家園雙方互相反饋孩子“表現”的過程中,加強對幼兒家、幼兒園一致性培養的作用,達到家園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5、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幫助家長不斷端正教育孩子的態度,在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家園一致的良好培養。6、經常性的電話聯系,以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讓家長們運用自如。它方便了家長的時間,減少了家長的負擔,滿足了家長的心愿。使電話聯系成為一個很好的溝通渠道。
通過上述的做法,幼兒的良好個性不斷地被培養出來。家長們在家、園互動的過程中,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水平,顯示出了家園共同教育幼兒的力量......例如:任冠豪的家長特別嬌慣自己的孩子。由于家長的過分照顧,使任冠豪自我意識低下,不知道吃雞蛋還要剝蛋殼,不知道吃香蕉還需要剝皮,一點自理能力也沒有。自從我們與家長建立了家園互動合作以來,任冠豪的家長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意識,端正了教育孩子的態度,開始理性的讓孩子動手做事了。在家園雙方的共同培養下,吳任冠豪學會了自己吃飯,學會了自己上廁所,學會了和小朋友一起玩兒,身體也健康起來......
建議:
(一)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是一項艱難、復雜、長期的教育工作,全社會都應該重視這項工作,尤其是幼兒園和家庭,更應該扎扎實實地做好這一項工作。使我們的孩子們能在未來高速度、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在對幼兒進行嚴格要求時,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該嚴格要求的問題,一定不能放任自流;應該寬容、諒解的問題,決不能以“嚴”代之,使幼兒真正感受“嚴格”與“寬容”的界限之分。
(三)教師的熱情大方、活潑開朗、坦誠無私的心態應持之以恒,決不能隨著自己情緒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以免引起幼兒錯誤的模仿。切忌不負責任的現象發生。
(四)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該循循善誘,耐心指導。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應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當,切忌“拔苗助長”,以促進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
借此機會向為培養幼兒形成良好個性的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敬!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