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孩子生病不可怕,教你輕松搞掂它!

時間:2015-12-1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做父母最操心的莫過于寶寶生病,特別是寶寶第一次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常常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家長的恐懼往往來自于內心對于未知事物的無力感,其實,只要平時多了解一些寶寶常見病的防御方法,臨場就不必那么慌張。

  天下沒有不生病的寶寶,它就像寶寶要喝奶、要排泄一樣正常。做父母的我們不能阻止寶寶生病,但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正確的護理方式,讓寶寶生病時減輕痛苦,縮短病程。

  發燒沒有什么道理好講

  中國育兒男神—崔玉濤說,實際上發燒是一種好現象,說明孩子正在努力與病菌抗爭,而且,這種能力會越來越強。所以有點常識的爸媽應該都知道寶寶發燒并不是一件壞事。但看到孩子體溫瞬間升高還是挺嚇人的。

  拿我家小福氣最近的一次發燒來說,上午還活蹦亂跳的,睡了個午覺,下午整個身子就滾燙起來。起初我沒太在意,想著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的方法發發汗就能抗過去。但當溫度計在腋下測到39.7的數字時,我開始緊張起來!

  首先,小福氣發燒從來沒有燒得這么厲害過,其次他的精神狀態特別不好,總是昏昏欲睡。另外,他完全沒有食欲,水不肯喝汗發不出來,溫度自然也不會下降。一夜物理降溫之后,體溫絲毫沒有變化,仍在39.5度以上。我知道這時就一定得吃藥了。

  喂了一頓退燒藥之后,小福氣開始全身出汗,渾身像洗澡似的不停冒汗。但好在燒總算退下去了,擦身體、換衣服接著喂溫開水。接下來隨時監測體溫,溫度迅速退了下去。6個小時溫度回升,再繼續喂藥。接著讓他美美的睡了一覺。當看到小福氣說餓的時候,我知道這一關他算是挺過來了!

  遇到寶寶生病到底該怎么處理?

  1、保持冷靜

  家長們總是有種錯覺,覺得寶寶春秋兩季最容易生病。而夏天就應該是讓孩子撒開野子狂歡的季節。所以夏天對寶寶往往會疏于照顧,孰不知夏天的天氣情況復雜,氣溫變化快。而這時寶寶全身毛孔都會張開,另外加上空調和冰凍飲料的普及,所以寶寶在夏天患病的機率也越來越大。所以當寶寶在夏天生病后,最要緊的是自己先別慌。家長的慌亂會讓寶寶更加不安,越發覺得生病是一件很大很痛苦的事。仔細回憶一下寶寶以前生病的經歷,或者自己學的育兒知識,總是能派上用場的。

  2、做好病程記錄,日后為醫生提供準確診斷依據。

  病程記錄的內容包括:測量體溫的時間、位置、溫度、寶寶的精神狀態、大小便、日常飲食等。需要注意的是,測量溫度需要在寶寶吃東西和喝水后半小時之后。腋下測量要在基礎溫度之上再+0.5度。寶寶的發燒溫度判定跟大人也不一樣。體溫介于37.2-38.3度為低燒,體溫介于38.4-39.4度為中度發燒,高燒是指寶寶體溫高于39.5度。

  3、正確物理降溫

  既然發燒是正常癥狀,就不要輕易退燒!只要在38.5度以下就可以采取物理退燒的方式。洗溫水澡、擦拭全身關節、冰枕、退燒貼都可以。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沒有醫學知識的家長最好不要輕易采取酒精擦身的方法。有經驗的家長也要注意藥店里賣的酒精和家用的普通白酒都要經過稀釋才能使用,且一定不能擦拭孩子的后背,前胸、腳心等部位。

  4、服用退燒藥

  切記退燒藥是一定要在寶寶發熱溫度超過38.5度以上才可以使用,因為只有退燒藥具有真正退燒的效果!其它輔助的方式如退熱貼,冰枕,溫水擦拭等都只是治標,并不會對中心體溫有任何的影響,此時孩子體溫上上下下都是自己進行的溫度調節。

  服用退燒藥退燒之后,如果溫度不再反復就沒必要再用藥。因為退燒藥除了強制調節寶寶的腦中樞降低身體溫度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寶寶越小,父母要擔心的就越多。三個月的寶寶發燒,要比三歲的寶寶發燒更讓人擔心。小寶寶對細菌的抵抗力也弱。而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由于免疫力還未發育,出現任何發燒情況都要馬上告訴醫生。

  5、什么情況必須要去看醫生?

  如果遇到寶寶小于六個月、發燒40度以上,且超過24小時仍只有發燒,無法確定寶寶是一般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的情況,請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6、找出發燒的原因

  就算寶寶發燒真的不冶而愈了,也請帶寶寶去醫院去檢查一下,配合醫生找出寶寶發燒的具體原因。如果體內還有病毒殘留一定要將它們扼殺在萌芽階段。回想起來,小福氣這次發燒還是屬于夏天溫差大,衣物增減沒跟上引起的風寒發熱。

  護理生病寶寶還必須要做到:

  1、夏天發燒不能捂

  寶寶發燒千萬不能捂!(嬰兒調節體溫的方式跟大人不同),捂了體溫會更高,高了就更容易引發高溫痙攣。至于保溫的話,寶寶手腳冰冷時穿多一點,冒汗時穿少一點,勿反其道而行。

  2、溫開水是個寶

  寶寶患病期間,飯可以不吃,但溫水一定要喝。如果寶寶平時不愿意喝水,可以在水里兌一點金銀花水調節口感。

  3、不要迷信網絡小妙招

  網上經常有一些中醫小妙招,比如寶寶發燒按摩法、推天水河穴位、捏脊等,還有一些網絡盛傳的濕毛巾綁腿法、洋蔥圈敷腳底法等等。這些中醫小妙招不是不可用,但往往寶寶的病程發展很快,中醫由表及里相對較慢,而且因個人體質的不同,效果也各有不同。另外中醫的方子也必需要自己親驗過才可以放心使用,對于第一次接觸的寶寶不能確定效果好壞,反而有可能延誤病情。

  4、喂藥是個大學問

  絕對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不舍得喂藥,但也不能強行硬灌進去,這樣容易使寶寶嗆到氣管,造成二次傷害。喂藥其實還是一件技術含量挺高的活兒。小一點的寶寶可以借助滴管、軟勺等輔助喂藥工具,大一點可以正常溝通的寶寶可以在進行誘導后讓他們自己把藥喝下去。

  生了病就一定要吃藥,這是寶寶必須明確的道理。市面也有很多這方面的繪本故事,平時不妨就帶著給寶寶講講。現在的兒童藥往往都是酸酸甜甜的口味,寶寶并不難接受。碰到一些味覺特別敏感的寶寶,也可以摻在他們平時喜歡喝的果汁,奶液里讓他們喝下去。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