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2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近年來,學前兒童知識學習超前和過度、小學生知識學習負擔加重等問題已成為社會和家長普遍關注的焦點,幼小銜接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然而,如何開展幼小銜接、怎樣做到真正的銜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2008年4月,楊浦區教育局啟動并立項市級課題《區校聯動,小幼結對——區域整體推進幼小銜接的實踐與研究》,在課題的引領下,圍繞幼小銜接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努力減緩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坡度”,為兒童搭建快樂成長的階梯。
雙向靠攏,明確研究指向
幼小銜接的實質是幼兒園和小學在教育上的相互連接與過渡,是兒童連續的、不間斷的身體、心理、社會性發展上的銜接。在課題研究之初,幼小銜接到底是幼兒園向小學靠攏,還是小學向幼兒園靠攏,曾經是課題組內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一直在爭論的話題,也引發了我們對為什么要開展幼小銜接、如何實現有效銜接的討論。
“幼小銜接要從認識兒童開始”,這是課題組成員在反復討論中達成的共識。美國科學家布魯姆就兒童智力發展上的關鍵期問題對近千人做過跟蹤調查,結果顯示:80%的智力是在兒童8歲前形成的,其中5~7歲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是社會情感和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據此,我們認為兒童只有接受與其身心發展規律相適宜的教育,才能豐富和完善神經聯系。兒童的學習體驗越豐富,將來越能將自己原有的認知與新的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
通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課題組逐漸明晰了幼小銜接的核心是關注兒童的興趣、需要、特點和未來發展,其研究指向是為兒童的發展搭建快樂成長的階梯。因此,幼小銜接應該是一種雙向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通過雙向靠攏,一起洞察兒童的特點,共同探討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因素的過程。
整體推進,創新研究機制
幼兒園和小學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育方法、評價方式、家校觀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涉及到宏觀層面的學制劃分、中觀層面的課程設置、微觀層面的教師操作等問題,僅靠學校“單打獨斗”難以見成效,需要在區域層面上統一規劃、整體推進。
因此,我們立足區域內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研究部門以及26所小學和幼兒園,形成強大的研究團隊,依托市區級教育專家力量,通過區校聯動和小幼結對的方式整體推進課題研究。具體來說,我們采用跨學段的“互研互訪”式團隊協作研究,形成了幼兒園與小學結對、園長與校長結對、跨學段教研員(科研員)結對、跨部門教育行政人員結對、家校結對的格局。這種“小幼結對”的方式更加具體和深入,兩個學段之間的合作更加全面和徹底。
“互研互訪”與傳統的幼兒園師生走進小學的做法不同,它主要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活動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如幼兒園和小學教師互訪課堂、互動教研、網上答辯、現場交流等,在相互觀摩中了解兩個學段的差異,在教研中發現各自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合作研究更有針對性,幼兒園與小學力求在研究中找到“銜接點”,圍繞共同目標開展實踐與研究,如齊一小學與明園村幼兒園的合作游戲研究,通過在游戲內容、游戲要求、游戲方式等方面開展研究,讓幼兒園的游戲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得以延續,使兒童的游戲經驗得以遷移。
明確重點,探索研究內容
從“大課程”的理念出發,課題組充分考慮了兩個學段銜接中的關鍵因素,最終確立了4大重點研究內容:兒童適應性發展評價、幼小課程銜接、互通型教師培養、家校共育。其中,前兩項研究旨在把握課程、教學、評價的內在關聯,希望以兒童適應性發展評價來引領課程與課堂的改革。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可能對兒童發展產生影響的人的因素和環境因素,因此后兩項研究旨在凸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環境的作用。
在兒童適應性發展評價上,我們注重從幼小銜接的實際問題出發,從教育目標與教育經驗出發,從兒童身心和認知發展規律出發,確定評價內容。為此,我們結合幼小銜接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確立了13項適應性發展評價指標,并從學習適應和生活適應兩個維度展開,為幼兒園和小學提供了共同的教育關注點。
在幼小課程銜接上,我們主要從兩方面開展研究:一是從“學段銜接”的角度進行縱向設計,即體現不同學段活動要求的側重點,注重活動內容的層次性,同時兼顧活動要求的遞進性。二是從“內容綜合”的角度進行橫向設計,把小學一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科課程目標與幼兒園大班的生活和學習適應性活動目標對接,一以貫之地體現“興趣、情感、習慣”的活動要求。同時,為了克服“以學科知識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思維方式,我們以小學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開發為抓手,促進一年級各學科課程目標的完善與教學過程的優化。
在互通型教師的培養上,區教育局依托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系開辦了上海市第一個“互通型教師培訓班”,旨在培養熟悉6~8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且既能勝任本學段教學,又熟悉跨學段教學的互通型教師。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共同在一個課堂學習、思考,共同利用每周一天的時間備課、聽課與研課。在此過程中,校方提供時間、場所、經費與智力團隊的支持,課題組核心組成員以及小學、幼教教研員全程參與指導,在各階段提供必要的幫助。互通型教師的培養,可以幫助教師把握不同學段兒童的認知規律、身心發展特點和幼小銜接的關鍵,設置合理的階梯,尋求最佳的教學方式,為開展幼小銜接提供實踐依據。
在家校共育方面,我們倡導給予家庭一種價值引導,呼吁家長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學校一起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我們首先對本區內11所幼兒園的700名大班孩子的家長開展了問卷調查,了解到家長最需要的教育指導涉及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適應、自信心培養等。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有很多問題與困惑,但也不乏許多巧妙的方法。于是,我們將家長的問題與困惑進行了歸納,以此作為選題參考,在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一年級家長中開展了幼小銜接家庭教育案例征集,并將優秀案例匯編成冊,細分為身心保健、習慣培養、人際交往、舉習適應等四個篇章,引導家長從過度注重知識學習轉向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會、語言、藝術和科學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通過近5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區“幼小銜接”工作取得了理論和實踐的雙豐收,先后出版了《上海市小學學習準備期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煩惱?不煩惱!——寶貝入學前后》等面向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書籍,推動了區域內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與推進,幫助兒童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具體表現在:
一是兒童適應性評價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多維度的參考信息,如身心健康、情感態度、習慣培養、人際交往、學習適應、體質達標、閱讀習慣、任務意識、自我認同等。
二是幼小課程銜接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了小學課程,據調查統計,63%的孩子比較喜歡小學課程,27%的孩子非常喜歡小學課程,27%的孩子進入小學后沒有壓力,62%的孩子覺得壓力適度。
三是教學與評價同步,強化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與學的評價理念,教師對學生觀察的敏感度在增強,評價指標正在內化為教師關注學生學習表現的依據,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明確了方向。
四是全面關心學生成長的家長與日俱增,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從專門為即將進入小學的家長制訂的一份特殊的暑期任務書,到取消小學一年級~四年級學科知識質量抽查,改分數制為等第制,小學一年級改紙筆考查為輕松活潑、多種多樣的游戲式活動:從一張成績單到多樣化的成長記錄袋,越來越多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發現了自己以前忽略的孩子成長信息,更加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