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1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我園結合現階段我區幼小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幼小銜接的途徑與方法》課題研究,以求解決相關問題,幫助幼兒達到入學的平滑過渡。我們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通過與學校的溝通(即: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組織幼兒參觀學校;幼兒與小學生、教師的之間的溝通),針對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幼兒的相關能力與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幼小銜接是指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這一時期的整體銜接,本研究所指的主要是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初期這一段過渡時期。此時期是幼兒結束在園生活,開始接受正規小學教育的時期,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期。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由于生活習慣、學習環境以及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活動方式、生活作息制度等方面的驟變,使許多孩子進入小學后出現疲勞、消瘦、不會聽講和害怕學習等現象,有些甚至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
(二)家長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將“幼小銜接”理解為只是知識方面和“遵守紀律”的銜接,要求學習拼音、算術等部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訓練“坐得住”,寫字有規矩等,有悖于幼兒階段身心發展規律。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幫助孩子達到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滑過渡,成為我們幼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就需要幼兒園與小學密切配合,根據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運用有效手段幫助幼兒順利進入小學。這里包括兩層意思:首先,幼兒園需要做哪些工作來滿足幼兒升入小學后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學一年級如何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更接近幼兒園大班兒童的接受能力,最終完成孩子能平穩過渡到小學的目標。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對幼小銜接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力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探究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使孩子們從能力上、習慣上及其他各方面都達到入學成熟水平,并得到健康發展。
二、研究“幼小銜接”的基本思想
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是我們研究的前提。幼兒園與小學要統一思想,在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方法、環境設置等方面進行有效的銜接,避免幼兒園單方面的向小學靠攏、關注知識的提前儲備等錯誤傾向,將研究的重點由“如何讓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轉變為“幼兒園、學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盡快適應孩子的需求”,為孩子平穩過渡到小學創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促進這一階段孩子的整體和諧發展。
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學習,正確認識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事情,愿意去學,主動探索,在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上達到充分銜接。
其次,教師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充分利用環境與幼兒的相互作用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其中包括精神環境——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融洽、寬松的學習氛圍;物質環境——豐富的學習材料和整潔、優美、具有文化氛圍的內部環境),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在相關能力、習慣、意識等的培養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等方面必須尊重該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和學習特點,在教育教學模式上得到銜接。
再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注重個性化教育,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進行主動學習,努力改變“一刀切”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方法上逐漸達到銜接。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為孩子提供豐富適宜的學習、活動環境,充分滿足孩子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幫助孩子順利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使孩子在快樂的學習生活中獲得身心健康的發展,是我們兩大教育機構研究幼小銜接的實質。
三、研究方法和被試的選取
本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法,輔之以調查法、實驗法等。被試的選取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大興一幼大班全體幼兒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同時,銜接教育不是單方面的事,我們與大興一小(北京市教育科研實驗小學)、我園幼兒升入較多的大興五小、大興八小、大興二小等合作開展幼小銜接問題的研究。
四、具體研究過程
我們的研究每一學年為一輪,在每一輪的研究中不斷改進,不斷提高針對性,共進行了三輪的研究。
(一)對我園歷屆大班畢業并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孩子們入學后不適應的具體情況。即每年6月末對每名幼兒的入學趨向進行記錄留檔,新學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據幼兒的入學去向,到相關的小學對一年級教師和幼兒家 長進行問卷調查,也對孩子進行訪談調查,從教師、家長及幼兒三個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兒入學后的不適應情況。
(二)通過與學校溝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種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相關能力和習慣。具體方法是:
1.組織教師之間的觀摩與交流,幫助教師了解幼兒園和小學兩大教育機構的特點,從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學要求等多方面進行溝通。
2.針對調查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上學年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經驗采取多種方法,在幼兒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幼兒進行培養,幫助幼兒從心理上、能力上、習慣上及身體素質上進行銜接。主要措施是:
(1)在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利用恰當有趣的方法,向幼兒進行漢字的滲透,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
(2)結合幼兒實際活動需要,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3)通過留“家庭作業”來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4)貼近幼兒生活引導學會分工合作。
(5)結合主題活動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6)以“主題活動”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學校、了解小學生的生活、了解小學教師。 (具體方法略。)
五、研究結果與分析
9月,我們又對本學年畢業的幼兒進行了跟蹤調查,從心理、學習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及規則意識等方面對幼兒入學后的適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我們上學年的研究情況進行檢測,同時,也是對我們幾輪的研究情況的檢測。具體情況為:
孩子入學后的思想方面情況。
在參與學校各項活動方面,從教師角度看,72.5%的孩子很積極,27.5%的孩子不自信。從學生角度看,92.7%的孩子很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7.4%的孩子感興趣程度一般。從家長的角度看,孩子上學后精神狀態很興奮的占68.6%,一般的占31.4%。這些項目與我們三年前的調查相比,都提高了約三十個百分點。
從調查結果來看,多數孩子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上學的積極性很高,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能適應。在表達自己的愿望要求上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能清楚表達。與三年前的調查相比幼兒對學校的適應情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調查證明:我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數幼兒入學后在思想方面、學習興趣方面、學習能力方面、交往能力方面均能較快地適應學校的要求,在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六、討論與分析
通過幾輪的研究,我們體會到“幼小銜接”問題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問題,我們在幾輪的研究中雖然取得了一些相應的成果,使幼兒在入學的銜接上獲得了不少的幫助,但仍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幼兒園老師和小學老師之間的溝通仍然不夠
這主要是指在教育觀念上的溝通不夠。我們在幾輪的研究中多次組織了與小學教師的相互聽課與研討,但由于時間有限等多方面因素,雖然在教學方法、教育目標等方面到了溝通,但教師們在教育觀念上仍存在著較大的分歧,主要是對待孩子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幼兒園的教師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問題,而小學教師多是以教學內容和課堂要求為中心,找孩子和家長方面的問題,這是造成許多幼兒入學后不適應的主要問題。
2、幼兒對學校了解不深入,情緒情感落差較大
幼兒在幼兒園中可隨意選擇多種材料進行探究,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能力發展的活動,在活動中感到快樂。教師給予每名幼兒自主表現的機會,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及時關注幼兒的情緒反應,并教給幼兒調控的方法,在這種寬松、輕快的環境中,幼兒情緒愉悅。這與上學后的比較緊張、較有壓力的環境形成了對比,造成了部分幼兒情緒低落,思想負擔較重的現象。
3、家長觀念需要進一步更新
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多讀幾首詩歌、認幾個漢字、做幾道題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態來的實惠,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技能。對于影響孩子一生的各種習慣的培養不很重視,包辦代替,冷暖呵護,是父母認為對孩子的愛的表現。因此,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勢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養不夠
交往能力培養不夠,是主動與別人交流方面不夠,這些與幼兒自身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有關,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
5、規則意識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足
在遵守規則方面,幼兒園的規則多是非常具體的,針對某個活動的,并且多是幼兒自己制定的既具體又形象。幼兒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兒遵守。而學校規則多是事先定好的,學生必須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兒剛入學后不適應,造成了部分幼兒在學校的規則遵守方面的不夠。
(二)下一步的研究設想
1、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溝通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
首先是幼兒園教師方面,需要幫助小學教師了解孩子在幼兒園時的表現,特別是每個孩子的長項是什么,使小學教師盡快的發現孩子的優點,給他們更多的鼓勵,使孩子入學后保持積極上進的心態,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同時,小學教師要注意多向幼兒園靠攏,給孩子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注意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采用一些具體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2)加強幼兒與小學之間的溝通 把小學生請到幼兒園與幼兒游戲、聊天,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活;幼兒也深入到小學課堂與小學生共同聽課,熟悉學校生活。
(3)幼兒與學校的溝通
針對幼兒的問題,設計好相應的目標,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參觀學校,接觸教師和小學生,有針對性地打消幼兒由于不了解學校而造成的畏懼的心理,從而產生向往學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強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
(1)交往能力的培養
大班幼兒注意的廣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強了,它們不僅注意了自己的活動,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動,有了主動向別人學習的愿望。教師應及時抓住這點,通過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在參觀、活動中有目的的向別人進行提問,體驗在尋找探究答案的過程中與人交往的快樂,并提供不同材料,讓材料去刺激幼兒合作,體驗合作成功后的快樂等等。擴大幼兒的活動范圍,抓住契機,引發幼兒與他人主動交往。
(2)合作能力的培養
讓在幼兒交往過程中不斷的體驗合作的意義,抓住時機以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強化幼兒合作的行為。對于一些比較自私的幼兒,引導他們認識到怎樣與別人交往,讓他們明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為習慣,才能更好的與人交往。
3、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在規則意識上,要培養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幼兒在上一年級后,對于學校的規則、教師要求不能主動的遵守,需要別人提醒。為此,我們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他們主動去遵守規則,讓幼兒在幼兒園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4、加強家園共育,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園需進一步重視家園合作,爭取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園互相配合,共同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七、對“幼小銜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過三輪的研究,我們體會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幼小銜接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心理能力的銜接;再有,制約孩子入小學后以至將來上中學、大學的最關鍵的因素是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因此,幼小銜接問題不僅僅是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從小班開始,我們也在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同時,在研究中我們不斷地體會到許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越多,幼小銜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問題 (指家長一年級教師所關心的問題)的銜接問題,而需要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內容、教育要求等諸多方面的銜接,在能力、習慣等的培養方面也不僅僅是幾種具體能力的培養,而是一項大的工程,是一個關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大工程,還需要不斷分析現階段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我們將會根據這些問題進一步的深入思考、嘗試,尋求解決的辦法。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