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0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勢在必行,它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從幼兒園教育內部來看,園長、教師以及幼兒家長都承擔著教育幼兒的責任,她們都是幼兒的教育者。在這三者中,園長是幼兒教育政策法規的執行者,是幼兒園課程的領導者,是幼兒教師的引領者,也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處于重要地位。這樣一個角色定位,決定著解決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的責任主體是園長。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必須首先抓好園長隊伍建設。抓住了園長也就是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認為,園長隊伍建設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引領園長轉變觀念
觀念決定行為。只有幫助園長進一步轉變觀念,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才能變為園長的自覺行動。要轉變園長的教育觀念,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責任。目前,不少園長認為“小學化”傾向問題是家長和社會的責任,和自身沒有關系。“小學化”傾向問題歸根結底是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小學化”,而園長是幼兒園課程的領導者,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有決定權,園長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選擇什么樣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如:有些幼兒能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當前適宜做的,象寫字這類的活動,雖然幼兒可以學會,但由于幼兒年齡小,手部肌肉易疲勞,在幼兒園階段練習寫字,對幼兒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用眼衛生都是極其不利的;又如:我們為家長服務并不代表家長的需求都要一味地滿足,當家長向我們發出錯誤期望時,我們有責任指導家長接受正確的學前教育理念等等。有了這些認識,就會使園長解決“小學化”傾向問題更有自覺性。
二、引領園長研究教育
有的幼兒園之所以會出現“小學化”傾向問題,是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擔心如果不滿足這種需要,幼兒園就會失去對家長的吸引力,家長就不把孩子送來,這就會影響幼兒園的生存。其實,最能吸引家長的應是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特色。而要提高辦園水平并辦出本園的教育特色,就要不斷創新,要創新教育就要研究教育。
為了引領園長研究教育,我們著力抓了三件事:
其一是確定研究主題。研究教育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抓住重要問題。我們認為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他們的探索學習是在游戲過程中進行的。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把“幼兒園科學探究性游戲活動課程研究”作為園長進行教育研究的主題。
其二是組建研究團隊。研究主題確定后,我們又把6所區屬教育辦園的園長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并聘請轄區內的優秀園長、知名教師成立了區學前教育專家小組,指導6所幼兒園開展研究活動,每月進行區域研究、園本研究各一次。
其三是開展研究活動。有了研究主題必須有研究活動,只有這樣,教育研究才會取得實效。在研究中,每個園的園長都對本園教師做了“如何設計科學探究性游戲活動”的專題講座;接著,園長指導全園教師每人設計執教一節“科學探究性游戲活動”;之后,區教研員和園長一起看評活動,并推選出一節活動;然后,園長對推選出的這節活動進行再指導,并和區專家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跨園執教研究;最后,在全區進行觀摩展示,并由區教研員進行現場點評與培訓。
教育研究,使園長和老師的發展方式有了明顯改變——用對話式交流取代了用“聽和看”的被動接受方式,也使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幼兒在親身經歷中體驗發現與探究的快樂。探究性游戲活動課程淡化了“課”的痕跡,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小學化”傾向問題隨之逐漸消失了。教育研究,不僅使園長和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提高了教育能力,而且也使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得以提升,為形成幼兒園教育特色奠定了基礎。
三、引領園長開展家長工作
要克服“小學化”傾向問題,園長還要做好家長工作,我們認為幫助家長樹立以下兩種觀念是做好家長工作的首要問題:
其一是正確的兒童觀。要幫助家長認識到,幼兒期是生命的初始階段,他們認識世界主要依靠動作思維,幼兒的學習是在游戲化的情境中,通過聽、看、說、唱、畫、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進行“自我建構”的過程。只有這樣去組織幼兒學習,他們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學習才會有效。
其二是現代學習觀。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人們普遍認識到,一個人要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就必須終身學習。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在學校教育中學會一生所需要的各種知識,所以要幫助家長認識到,幼兒期的學習是為一生的發展打基礎的,人生能否成功不取決于起跑階段,正如《芬蘭全球教育第一的秘密》一書的作者所說:“人生真的不是一場需要贏在起跑點的百米沖刺,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在教育的馬拉松長跑中處處都是起跑線,成功者將是那些持之以恒、終身學習的人。”要使孩子能夠終身學習,就必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這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我們這里說的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先進的學習觀,并不是要給家長抽象地講解教育理論,而是要以一些具體事例和活動為載體,讓家長從中去感受、理解。比如: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以前我們的幼兒園也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但其目的往往是向家長展示幼兒園的教育成果,注重的是幼兒獲得了多少知識。我們認為今后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應該以展示先進的幼兒教育方式為主,讓家長看到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是如何給幼兒提供學習材料的、是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的、又是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的。活動結束后還要與家長進行交流,幫助家長理解活動的意義。
開展主題親子活動。親子活動是家長教育孩子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如在春季開展“春天的秘密”主題活動,通過“春天的節日”認識清明節、植樹節;通過“春天的活動”認識風箏、放風箏;通過“春天的植物”認識并制作迎春花、桃花等。在這些主題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具體指導家長如何和孩子一起搜集材料、如何動手制作、如何與孩子進行交流、如何記錄孩子在活動中獲取的有益經驗等。這樣就會豐富親子活動的內容,增強親子活動的目的性,“小學化”傾向問題也會逐漸淡化。
組織有主題的家長會。以往每個幼兒園在學期初都會召開家長會,一般以介紹學期教育任務,提出讓家長配合的要求為主。我們認為還應該組織一些內容更豐富的家長會,如:家教經驗交流:請教子有方、教育效果好的幼兒家長介紹他們的做法;如:家教觀念辨析:請教育孩子有不同觀念、不同做法的家長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家長通過相互啟發,進一步澄清認識;如:舉辦專題講座等。這樣的家長會,對引領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克服“小學化”傾向問題也會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深信,只要園長轉變了教育觀念,她們就會引領教師及家長共同改進教育方式,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就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