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7-20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2年10期 王曉梅
反思是教師審視、思考、探究、自我調試、解決自身與教育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達到對問題行為、教學方法策略等的優化和改善,努力提升教育實踐合理性的過程,是教師自身能力提升的一種重要途徑。然而,教師主動反思的缺失,“被反思”現象的加劇,也阻礙著教師的專業成長。怎樣使教師的“被反思”轉化成主動反思,也是大家值得反思與實踐的問題。
一、制定成長規劃,教師成為反思實踐者
1.建立業務檔案,查找優劣
教師的業務檔案反映著一個教師的綜合素質,體現了一個人的學歷層次、崗位能力、教學實績、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情況,包括教師的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學術水平、榮譽稱號、教學競賽獲獎、論文發表與獲獎、課題研究、輔導幼兒等情況。它的建立讓每個教師能讀懂自己,查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剖析潛在的內因,進行自我反思與評價。
2.制定發展目標,揚長補短
俗話說,十個手指有長短,如果發揮、挖掘、協調好每個手指的功能,就會彈出動聽的曲子。教師在了解自己的特長與不足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制定切實可行、富有挑戰性的成長規劃,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做到揚長補短。如:學習培訓,撰寫專題論文,上哪一層次的公開課或競賽課,研究什么課題等。充分發揮個人的技能特點,力求在某一方面彰顯特色,如:班級管理、家長工作。學期末,通過自我檢查、同行觀摩與領導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檢查目標的達成度。同時,提出下一階段的新目標,促進教師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實行集體備課,同行成為反思合作者
1.草根式說課,有效性反思
幼兒園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對前一周的教學活動進行總結性反思,對下一周教學內容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每位教師進行說課,對活動實施前、活動實施過程、活動實施結果進行反思,使我們的教學更優質、更有活力、更專業。讓大家廣開言路、暢所欲言,有什么就說什么,想什么就說什么,做到真正互動起來,甚至進行爭辯,這有利于靈感的迸發與思維的碰撞,使反思更有效,實現教師的共同成長。
2.菜單式沙龍,針對性反思
營造寬松、和諧的集體備課的研究氛圍,教師提出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中產生的困惑與疑問,讓大家產生頭腦風暴,闡述自己的見解、經驗,在彼此思想火花的不斷碰撞中尋求自己與別人觀念的異同,在傾聽別人闡述觀點的同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開展有針對性地反思,形成教育共鳴。
三、搭建研究平臺,園長成為反思支持者
1.創設一次機會,實行反思性學習
幼兒園每學期創設一次外出學習充電的機會,讓教師人人都有機會走出幼兒園,到外省市縣的兄妹園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如:看競賽課、聽專題講座、觀摩一日活動、參觀環境創設等。學習回來,在幼兒園中反饋信息,上匯報課、做專題講座等,取其精華,剔除糟粕。讓大家共同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表明自己的創新之點,將好的經驗做法內化成自己的教學行為,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2.開展教學競賽,實行反思性研究
幼兒園成立五大領域的學科組,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與特長自愿報名參加某一領域的教學研究。每個學科組都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競賽活動,通過“一備”“二上”“三研”“四思”,做到備有所思、上有所感、研有所悟、思有所獲,適時地進行教學診斷,讓每個教師在教學競賽中錘煉自我,實行反思性研究,真正發揮教學競賽的實效性。
美國學者波斯納在反思研究中曾總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每個教師要讓“反思”成為一種工作方式,將“被動反思”轉化成主動反思,不斷總結經驗,實現從實踐到理念的提升,加速自身的專業成長。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