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5-29 來源:YNET.com 北青網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次
受訪專家
陳永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受訪專家
冀連梅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藥房主任 資深藥師
2000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得藥學碩士學位;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先后任職于北京國際SOS救援中心藥房,美國新澤西沃爾瑪連鎖藥房等單位。工作之余,致力于通過各類媒體向公眾普及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知識。
提問:兒童用藥五個關鍵問題
問:有數據顯示,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高達4倍。避免兒童藥物不良反應,家長應該如何對待?
答:孩子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高的原因在于,從倫理學角度上講,藥物很難在孩子身上做更多的藥理實驗,這也是兒童劑型少的一個原因。一般會根據大人的劑量來推算兒童劑量,但兒童肝、腎等重要的臟器并未發育完成。而藥物是經過肝解毒、腎排泄的,當肝、腎功能不成熟的時候就容易發生過量中毒。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兒童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育成熟。血腦屏障是指由毛細血管形成的血漿與腦細胞外液間的屏障,以及由脈絡膜形成的血漿與腦脊液間的屏障。此屏障對許多大分子或極性較高的藥物有阻擋作用,一般藥物透不過這層屏障而損傷大腦,但孩子的血腦屏障還在發育中,藥物容易進入腦內而產生不良反應。
藥物過敏反應屬于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任何一種藥物都可能引發過敏。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藥有三類:一類是抗生素類藥物,包括青霉素類如阿莫西林、頭孢類如頭孢克洛和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第二類是用于解熱鎮痛的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以及阿司匹林,第三類是大分子生物制品,如乙型腦炎疫苗、破傷風抗毒血清等。
藥物過敏反應發生幾率與個人體質相關,如果孩子容易長濕疹、有哮喘等疾病,屬于過敏性體質,他也容易發生藥物過敏反應。還有,家族對某些藥物有過敏史,要考慮到孩子也可能會過敏。
問:專門的兒童用藥品種少、規格少、劑型少是國內外普遍面臨的難題。那么,能不能把大人用得很好的藥,給小孩減量使用?
答:不主張這種做法。雖說目前兒童用藥的品種少,但對于幼兒常見病而言,這些品種是能夠滿足需求的,沒必要冒著風險給兒童使用成人藥。如果是疑難雜癥,也不是在家里吃點藥就能解決的,要去看醫生,兒科醫生會根據病情做相應的藥物選擇。
問:同樣成分但劑型不同的藥,藥效有區別嗎?如何選擇?
答:劑型與效果好壞沒有太大關系,但與吸收的速度快慢有關系,片劑與膠囊劑吸收相對較慢。三歲以下的孩子比較適合用滴劑、混懸劑,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吞咽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片劑和膠囊劑不應該給他們用,容易嗆到。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咀嚼片,五六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不太在意劑型,但肯定不推薦用成人的藥物。
問:有家長認為,孩子用中藥比用西藥感覺更安全,對不對?
答:這種想法不對。西藥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準上市的,西藥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注明。家長在用之前可以去權衡風險和收益。中藥由于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傳承,沒有特別嚴格的臨床試驗,因此藥品說明書里的不良反應通常注明“尚不明確”,這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數據,不代表100%安全。很多人是因為中藥是從植物、食物來的就認為是安全的。實際上,一些西藥的成分也是從植物中提取而來,因此,不能籠統地來確定到底是中藥安全還是西藥安全。任何一種藥物是否安全都有一個量和度的標準,過量都是危險的。比如龍膽瀉肝丸,因含馬兜鈴酸,服食過量可能會造成腎損傷,嚴重者可致腎衰竭。中藥也是藥,提醒家長們要牢記“是藥三分毒”這句古訓。
問:家庭中需要儲備哪些兒童常用藥物?
答: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不提倡家庭儲備很多種類兒童藥,有退燒藥就足夠,大城市里買藥很方便,用的時候到家附近的藥店去買就可以了。這么說的原因一是因為備多了如果沒用上,藥物過期就浪費了。二是因為家里的藥存多了,也會造成濫用藥。
當然,家長平時需要儲備一些兒童用藥常識,一旦需要時也知道該買什么藥。常用安全性高的非處方西藥成分包括:退燒止痛: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止瀉:益生菌,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抗過敏:氯雷他定;止咳化痰: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鼻塞流涕:生理性海水鼻噴霧劑;外用藥:碘伏消毒,百多邦、紅霉素眼藥膏治療細菌感染,爐甘石止癢,0.1%丁酸氫化可的松用于中輕度的皮炎皮疹。
采寫/本報記者 李文
應對小兒常見病
如何才不吃錯藥
對于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濕疹、感冒、發燒、咳嗽、拉肚子等,家長應該如何處置這些情況?
發燒
涉及問題:孩子發燒,不吃藥行不行?什么情況需要吃退燒藥?退燒藥怎么吃?
如何做:如果發燒是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一般5-7天左右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藥物去對付病毒,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如果是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藥物。
對于兒童來說,腋下溫度38.5℃以下,如果精神狀態好,吃喝玩不受影響的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退燒。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手段,洗溫水澡或濕熱毛巾擦拭全身,但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孩子皮膚稚嫩,酒精容易透過皮膚吸收導致酒精中毒。
如果腋下溫度超過38.5℃,可以使用退燒藥,主要為了緩解發燒給人帶來的不舒服,同時也為預防高燒可能引起的高熱驚厥。吃藥同時要多喝水,同時要配合物理降溫。
“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月齡以上幼兒
含有單一有效成分“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燒藥比如泰諾林等,兒童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4小時一次,每次15mg/kg,一日最多5次。但要注意,常用的治感冒的復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這個成分,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如果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同時,還服用復方的感冒藥,容易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而會造成肝損傷。因此服藥前要仔細核對成分,避免相同成分藥品疊加服用。
布洛芬適用于6月齡以上幼兒
布洛芬為單一有效成分的藥,如美林等,兒童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6小時一次,每次10mg/kg,一日最多4次。 布洛芬退燒過程中會導致人體大量出汗,因此,不適用于有脫水癥狀的患者。對于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謹慎使用。布洛芬的不良反應包括可能會誘發哮喘,對于有哮喘的寶寶應慎用。
感冒咳嗽
涉及問題:感冒咳嗽要吃藥嗎?怎么能緩解癥狀?
如何做:美國不推薦給4歲以下的兒童用單純控制癥狀的咳嗽感冒藥,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推薦使用此類藥物的年齡為6歲以上。這里“咳嗽感冒藥”是指含多種有效成分的復方感冒藥,如氨酚黃那敏、氨酚烷胺、酚麻美敏等。
4歲以下孩子咳嗽感冒不應該急著用單純緩解癥狀的藥。一般建議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飲食。首先推薦使用溫和的物理療法,如吸入熱水蒸氣濕潤氣道,睡覺時抬高床頭30度角以避免鼻腔分泌物對咽喉部的刺激等。如果孩子咳嗽等癥狀較重,或者使用物理療法2-3周仍不能緩解時,應當及時就診,明確發病的原因。
咳嗽本身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不同的疾病表現出來的癥狀。因此控制咳嗽不能靠緩解癥狀的咳嗽感冒藥,需要治療引起咳嗽的疾病本身。如果咳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如果咳嗽是由于過敏引起的,則需要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目前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以用,但身體自身可以清除感冒病毒,耐心等待身體形成對抗病毒的免疫力。
濕疹
涉及問題:有讓濕疹斷根的藥嗎?含激素的藥膏能不能用?
如何做:濕疹屬遺傳過敏性疾病,好發于5歲以下的幼兒。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濕疹,但50%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濕疹可以自愈。而家長能做的就是通過護理以及藥物來控制濕疹的反復發作,以減輕濕疹對患兒生活質量和生長發育的影響。父母需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專業知識,不要聽信各種偏方秘方延誤寶寶治療。國內外的臨床經驗均表明,對于中重度濕疹的治療,外用激素是首選。
但激素藥膏的副作用常常被高估,很多媽媽選擇讓寶寶硬扛著也不愿意選含激素藥膏來減輕寶寶的痛苦,導致最初也許很容易就控制住的小面積濕疹被拖成了大面積不易控制的難治濕疹。如果寶寶皮膚只是有點變紅、脫皮或有幾個小的疹子的輕癥濕疹,可以只用潤膚霜護理就能控制。市場上常用的外用激素由弱到強排序:1%氫化可的松、0.1%丁酸氫化可的松→0.1%糠酸莫米松,0.05%地奈德→倍他米松→氯倍他索 ,對于治療幼兒濕疹,通常會選用前兩種。當需要比尤卓爾更弱的激素時,可以用溫和無刺激的潤膚霜來稀釋尤卓爾,可以1:1或最低4:1來稀釋。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時,癥狀消失就可以停藥。治療寶寶濕疹,主張去正規醫院就診,在專業皮膚科醫師的指導下按治療指南使用藥品。
腹瀉
涉及問題:秋季腹瀉有什么癥狀表現?不吃藥可以好嗎?
如何做:腹瀉分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如腸套疊),感染性腹瀉又分細菌性的和病毒性的,60%的幼兒腹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以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為主。因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高發于秋季,因此又稱為“秋季腹瀉”。秋季腹瀉最早表現可能是發燒,隨后先吐后瀉,在發病的6小時內快速脫水,一天拉五六次,多的達十幾次,表現為清水樣或蛋花湯樣大便,便中無血。秋季腹瀉常影響5歲以下幼兒,1歲以下寶寶高發,如能正確護理、及時糾正脫水,一般5到7天后可自愈。秋季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之類的藥物。嘔吐一般也不建議使用止吐藥,除非嘔吐不止才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提倡支持療法,及時補充因嘔吐或排便而丟失的電解質和水分,應及時使用口服補液鹽。另外,48小時內開始補充益生菌和具有吸附作用的止瀉劑如蒙脫石散,有一定縮短病程的作用。口服補液鹽里除了含鈉、鉀等鹽離子外,還含有葡萄糖,是按一定比例調配的,藥店和醫院藥房都可以買到。對于成品口服補液鹽,要嚴格按說明書要求的加水量調配溶液,過濃和過稀都不利于糾正脫水,現喝現配。
當腹瀉伴有下列情況時需及時就醫:1.寶寶年齡小于六個月,或者寶寶體重小于八公斤;2.有早產史或慢性病;3.小于三個月的寶寶體溫大于38度;4.便中見血;5.持續嘔吐;6.六個小時內無尿,哭時無淚;7.口服補液鹽喂不進去或沒有效果;8.孩子的精神狀態改變,如嗜睡等;9.腹瀉癥狀超過七天仍不見好轉。
文/本報記者 李文
對低齡寶寶 家長別輕易用藥
問:對于常見小病,給孩子吃藥時最該注意什么?
答:對于小寶寶,家長最好不要輕易給孩子吃藥,尤其不滿三個月的寶寶更要慎用或不用藥。孩子感冒發燒,家長切忌給孩子重復用藥。因為你喂的雖然藥的名字不同,但藥品的成分可能是相似的,比如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有單獨制劑也有復方制劑,如果同時或重復吃就可能過量。還有,家長看孩子咳嗽就著急,給孩子喂幾種咳嗽藥,某些成分就會過量,導致孩子興奮、哭鬧。孩子咳嗽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一般不主張給孩子喂強的鎮咳藥物,而是要針對咳嗽的病因進行治療。
問:不同口味和劑型的兒童用藥,對喂藥的效果影響大嗎?
答:兒童藥品的常見劑型有液體的、顆粒劑、泡騰片、口含片、藥片、膠囊等。小孩子,尤其是小小孩,喂藥的效果受藥品劑型、口味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像有的兒童退燒藥是藥水,配有滴管,有橘子口味或草莓口味,一次喂多少毫升用滴管量得很精確,用滴管直接喂也比用勺子喂方便,小孩都喜歡甜味,水果味的藥水孩子一般都愛喝。比如孩子用的維生素D補充劑是膠囊,給孩子喂的時候剪開直接滴到孩子嘴里,一次喂一顆,又方便又準確。不同劑型一定要按照藥品說明書或醫生建議的服用方法喂孩子,像某些腸溶片,就必須要吞咽,藥品才會在腸內溶解,發揮藥效,而如果孩子咀嚼咽下或碾碎后服下的話,藥片療效就要打折扣了。
問:藥能混在奶或果汁中用奶瓶喂寶寶嗎?
答:多數藥物不能混在奶或果汁中,最好用白開水沖服。不同的藥,家長可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可以放在果汁或奶里喂的藥物,一般會有明確說明。
采寫/本報記者 鄭淑華
給小寶寶喂藥有技巧
劉陽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護士。劉陽說,給3歲以內的孩子喂藥最不容易了,孩子小不識哄,說不吃就不吃。給小寶寶喂藥有一定的技巧。把孩子斜向上抱著,如果用小勺喂,用小勺壓著孩子的舌根把藥一次喂進去,再把孩子立著抱起來,順順孩子的背。如果是用滴管或針管喂,就順著孩子的嘴角把藥推進去。一定不要捏著孩子的鼻子楞灌,以免嗆著。如果孩子有干嘔的跡象,必須停下來不要喂了,等孩子情緒好些再喂。如果剛喂完藥孩子立馬就吐了,可以稍等一會兒接著喂。如是喂完藥40分鐘或1小時后吐了,就不要再補喂了,因為你不清楚剛才喂的藥有多少被吸收了,以免造成喂過量。
采寫/本報記者 鄭淑華
兒童用藥錯誤知多少?
一、搞混藥名,看錯包裝
例如,用于兒童退燒的泰諾林和用于兒童感冒癥狀的泰諾。泰諾林是單一成分的藥品,有效成分對乙酰氨基酚。而泰諾(酚麻美敏)是復方成分藥品,含四種成分,對于兒童高燒不退,一般建議使用泰諾林,如果搞混藥名選了泰諾,則可能燒沒退下來,反倒給兒童帶來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反而使病程延長。
藥品包裝相似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同一家藥廠生產的不同藥品。家里如果備了同一藥廠不同藥品的家長也需額外小心,給孩子用藥前切記仔細核對,以避免拿錯藥品吃錯藥物。
二、中西藥、多種藥混吃
有的家長會有一個錯覺,以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藥西藥多種藥一起服。兒童用藥要盡量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以避免損傷肝腎。如果病情需要多藥同服,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服用。例如,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我們一般建議服用藥物時間至少要間隔一個小時。
多種藥物同時服,還需注意各藥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復用藥,加重不良反應。例如,退燒用對乙酰氨基酚,但這個成分同時也存在于許多復方的感冒藥中,如果退燒的同時還服用復方感冒藥,就有可能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由此造成肝損傷。再例如撲爾敏在很多復方感冒藥里存在,但成分表里可能寫的是氯苯那敏,如果家長們不了解,吃撲爾敏的同時又給孩子服了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藥,容易造成撲爾敏過量,孩子昏睡不醒,嚴重者可造成意識喪失。
三、弄錯劑量
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單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時候,一些醫生還喜歡用簡寫,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提醒家長們仔細識別劑量單位。例如,抗過敏的西替利嗪滴劑,2歲以下兒童每次的劑量是0.25ml(相當于2.5mg),有些醫生喜歡寫2.5mg,如果把這里的2.5mg錯看成2.5ml,那給孩子服用的量就達到中毒量了,嚴重者會導致兒童死亡。再例如,兒童用對乙酰氨基酚在中國市場上有兩個濃度的產品,混懸劑的藥物濃度是160mg/5ml,而滴劑是500mg/5ml,如果家長不仔細核對濃度,很容易給錯劑量,建議家里只備一個濃度的對乙酰氨基酚。
四、濫用抗生素預防肺炎
孩子感冒發燒,家長們首先擔心發展成肺炎,隨意使用抗生素預防肺炎。事實上,感冒發燒沒那么容易就合并肺炎。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療細菌性肺炎,但不能預防肺炎。濫用抗生素將會增加細菌耐藥,產生超級細菌,以致無藥可用。
同時,抗生素使用還存在其他誤區:1.病稍有好轉便停用抗生素,沒用夠療程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或者病情反復。通常使用抗生素時,需要感染控制住后繼續使用3-4天才能完全殺死致病菌。2.抗生素治療細菌性感染是個逐漸起效的過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個劑量就立竿見影,因此,不要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3.抗生素越新越好。事實上,抗生素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不同的感染部位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的致病菌。
五、保健品當糖吃
不少家長怕孩子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選擇給兒童服保健品。廠家把產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使不少孩子把保健品當糖吃。比如,不少媽媽給孩子海淘小熊糖,這是一種兒童型多種維生素,國外有多個小熊糖服用過量的案例報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時兒童誤服的。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告訴孩子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兒童夠不到的地方或者鎖進柜子里。
六、海淘藥品,洋貨一定好嗎?
許多家長選擇海淘藥品,這里有很大風險。其一,由于語言障礙,無法了解海淘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比如小蜜蜂紫草膏被說成是可以吃的萬用藥膏,但實際上它在美國的適應癥用于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使用人群是兩歲以上,兩歲以下使用要咨詢醫生。它的主要成分COMFREY,FDA曾就它的口服補充劑發出過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涂要避開潰破的皮膚才不會有肝毒性。其二,由于網上商家缺乏監管,很難保證藥品質量,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無法保障用藥安全。文/冀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