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3-14 來源:轉載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次
孩子“動”起來,環境“活”起來
?。瓬\談大班幼兒與環境的有效互動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們幼兒園的園所雖小,但近年來在環境創設中如何使小環境發揮大作用方面一直在做著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在園長的帶動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所創設的環境凸顯了課程實施的常態化和均衡化。環境創設好了,但若不用,它就只能是一塊無人問津之地,無法發揮出它的作用。只有當孩子和環境進行互動,才能將環境的功能發揮出來,從而促進幼兒在戶外環境中快樂學習、快樂游戲,獲得發展。
大班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所需要的空間也相應大一些。我園將兩個大班教室安排在一樓的初衷,也就是方便孩子隨時享用安全、有情趣的戶外環境,豐富活動內容,彌補教室空間的不足。這些環境何時去用?如何去用?怎樣用更有效呢?本學期我們大班年級組做了一些嘗試。
一、讓角色游戲走出教室。
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地與空間、材料、環境相互作用的情境性的活動,所以游戲的環境成為影響孩子游戲行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這學期我們嘗試讓“角色游戲”走出教室。
1、戶外角色游戲更體現游戲的自主性。
游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有充分的自由選擇、自由交往、自由裝扮,更重要的是自由的空間。我們把“旅行社”、“快餐店”、“旅游巴士”放到了室外后,發現極受幼兒歡迎。其次是處于里間教室,半封閉的娃娃家。原來,游戲空間的自由度是孩子的首選。在沒有老師更多的打擾下,游戲的內容也隨著孩子的想象更豐富多彩,情節千變萬化。剛開始的旅行只有導游和游客,拿著旗子到處跑。過了一段時間,我驚訝地發現游戲的角色越來越豐富了。相比室內的“小醫院”和“理發店”,在戶外參與游戲的幼兒,游戲水平提高更快了。在講評時他們的故事總是很生動:“我們今天的導游帶我們去了小農場參觀,讓我們看到豬媽媽生了很多小豬,小羊在吃草、牛在耕地。還去喂了馬,說下次可以來騎馬”;“今天我們是城市一日游,我們去參觀上海的城隍廟、乘了浦江游輪,還在東方明珠拍了照片”;“今天我們在植物園一日游、看了盤槐樹、橘子樹、還爬了小山,還在快餐店一邊看風景一邊吃午餐”;“今天我們乘了旅游巴士去動物園參觀……”;“今天我們乘的船是在海南島的,我們去海邊游泳”……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和需要,與戶外的環境進行互動。金字塔成了東方明珠塔;木質的蕩橋有時候是國際金融中心,有時候是寶石城堡,有時候又成了去探險的路;小山坡既是植物園,又會成為珠穆拉瑪峰;游輪是上海浦江游覽,有時又變成了可以讓海盜在上面搖搖晃晃的海盜船,甚至還可以駛向大海載他們去海南……
戶外的場地大,自由空間大,想象空間也更大了。在戶外優美而富有情趣的環境中進行游戲,情節千變萬化,處處都可以萌發幼兒的游戲念頭,孩子們在這里玩得更自主。
2、 戶外角色游戲促進了平行班的合作交流。
幼兒期是人的交往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啟蒙期。通過社會交往可以使幼兒了解和認識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正常關系,幫助幼兒克服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利于社會交往的行為。大班幼兒隨著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形成與周圍人交往的需要,具備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條件。
自從角色游戲搬到室外后,嚕嚕班的孩子和兔兔班的孩子沒有了教室的隔閡。他們也會自然地進行合作交流促進了游戲的發展。
如:嚕嚕旅行團帶領嚕嚕班的朋友來商量,“可以讓我們也來乘船嗎?”
剛開始兔兔班是同意的,過些天卻發生了矛盾。兔兔班就是不讓嚕嚕班朋友乘船。到底為什么呢?老師沒有急于批評,看看孩子們是怎么解決的。經過觀察,發現矛盾是因為兩個班級使用的貨幣不同而產生的,船長不認同嚕嚕班的付款方式。兩個班級統一貨幣之后,矛盾就此煙消云散了。兩個旅行社還會錯開時間輪流乘坐游輪,自由結伴到兔兔班吃快餐,或去嚕嚕奶茶鋪吃冰激凌。兩個班級的孩子也成為了好朋友,都能叫出好多幼兒的名字來。
在角色游戲時,兩個班級的孩子能互相合作,在安全上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使得游戲內容更豐富了。
3、戶外角色游戲推動了主題活動。
盡管游戲是幼兒自發的活動,但是在老師的支持下幼兒的游戲已經與課程息息相關了,幼兒在戶外進行角色游戲時會把集體教學的內容引伸到游戲中去很自然的結合,并推動主題活動的開展。如:在進行“有用的植物”的主題活動時,老師帶領孩子們去觀察比較樹。集體活動的形式讓很多孩子都還沒有機會親自量一量樹,于是在游戲中他們和導游提出參觀植物園去親自量一量樹。老師給予了支持后,游客們可以在導游的帶領下認識樹、測量樹,還將采果子、摘桔子、摘石榴、摘桂花等活動滲透在游戲的過程中。秋天的時候還有撿樹葉、做樹葉書簽黏貼畫等。受到孩子的啟發后,快餐店也結合主題推出了新品“保健茶”,只要2元錢,就可以品嘗到功效不同的保健茶了。在開展了“我們的城市”主題活動后,孩子們會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戶外游戲中去,新名詞不斷從孩子口中涌現。信息來自于課堂,游戲讓他們滿足,他們能在花園中不斷找到替代物,玩得不亦樂乎。
有時候學習活動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集體教學活動或學習性區域活動。將孩子的愿望在角色游戲中自然的融入,學習更是主動了。
二、讓學習活動走出教室。
動物主題在學前教育的學習版塊貫穿了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動物的話題伴隨幼兒三年的成長。為此,我園利用草坪空間為幼兒創設了逼真形象的戶外環境“小農場”和“迷你動物園”,將農場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幼兒面前。這樣的環境創設,除了方便幼兒在午后散步時隨意擺弄、增強交往之外,結合一些活動,還能夠促進大班幼兒統計、認知、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發展。
1、清點、記錄活動增強統計能力。
在“小鬼管家”活動開始之初,孩子們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清點和統計的,記錄的工作落在老師和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身上,使用的筆是黑色水筆。一段時間過后,孩子們逐漸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發現了蘑菇的數量并不是清單所顯示的1個,而是有2個;草垛有時被疊放在了一起,看上去像一個,其實是單獨的兩個;馬的數量常常被點錯,其實沒有缺少,另外3匹在菜園旁邊拉車,下次要一起算進去;有的字不認識;記錄的時候用水筆有缺點,就是清點或記錄錯了的時候,要在表格中涂改,很不美觀;清點日期應該怎么寫,10.11.8又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讓每個小組的組長記錄結果?等等……于是,老師提供了鉛筆和橡皮;在清單中將蘑菇的數量改為1組(2個);不斷引導他們認識并記住表格中的漢字;告訴他們日期的記錄方法以及含義;并為記錄有困難的幼兒提供幫助。
又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在統計中出現了新問題:記錄時出現了列與列之間空一列,或另翻一頁開始記錄的現象。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樣記錄不僅看上去很亂,而且還會浪費很多紙張,應該一組挨著一組記錄,一個星期用一頁紙就夠了。孩子們還想出了自己填寫清點人的辦法,只要把組號寫在格子里就行了,不用寫第幾組的“第”和“組”這兩個漢字。
大二班在進行野生動物數量清點的過程中,幼兒自發的行為大大提高了統計的效率。最開始,他們是嚴格按照表格上的內容一一清點并記錄的(大老虎幾只、中老虎幾只、小老虎幾只、合計幾只),一段時間過后,發現這樣的方法雖然能夠點清楚,但是很慢,因為要在清點之前先進行分類。于是他們想出了直接清點每種動物總數的方法,如果總數對了,小中大的數量肯定不會有錯,只要按照上一次清點的數量抄寫便可,如果總數不對,再分類清點,看究竟少了什么規格的動物。
孩子們統計的能力越來越強了,每日清點所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清點過程中的分工也越來越明確了。隨著整體能力的提升,下學期,我們還可以嘗試讓更多的孩子進行記錄,而不僅僅局限于各組的小組長。
2、“解說”活動提升認知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幼兒除了承擔起清點的任務外,還當上了“小小解說員”。還是利用午后散步的時間,將迷你動物園中的動物信息一一介紹給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看到弟弟妹妹們崇拜的眼神,承擔解說任務的大班孩子更主動地去認識卡片上的漢字了,因為他們想在下一次解說的過程中更流暢、更自豪。除此之外,有的孩子覺得單單是卡片上的內容還不夠豐富,張逸杰和陳昊還請求了爸爸媽媽的幫助,為他們收集了關于大象和東北虎的信息,并在小喇叭廣播中進行介紹。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的表達能力逐日增長,對認知更加主動了。與環境的互動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欲望,他們自發自主的學習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當然,我們也有一些困惑,比如孩子提到:如果去做了解說員,我就玩不到捉迷藏了……孩子向往的自由活動和解說任務發生沖突時怎么辦?如何有序的組織更多的孩子擔任解說員?這些都是我們在接下來的實踐過程中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下學期,我們兩個班級還將交換統計內容,以便于多角度提升幼兒的相關經驗。在“動物大世界”主題活動中,如何將迷你動物園這塊環境用好,服務于主題的學習,也是我們將要探索的內容。
三、讓自由活動走出教室。
草地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戶外環境,在草地上捉迷藏、聊天、自由的玩器械已經成為我們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自由的活動形式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是無限的。
1、自由活動激發幼兒無限想象。
午餐后的散步,成為兩個大班孩子交流的最佳時機。男孩們三三兩兩地相互交換玩溜溜球的心得,女孩們在木屋里玩起了“小魔仙”的游戲,有的還在草地上捉迷藏,鉆桶里、蕩橋下、樹叢中、蘋果屋里、山茶花后面……都成了他們的藏身之處,草地上彌漫著快樂的空氣。一次,兔兔班的女孩提議玩“虹貓藍兔七俠”的游戲,他們商量著游戲規則:蕩橋上是城堡,有無數的寶石,但是只有相互比劍法,贏的人才能最終得到蕩橋上的寶石。劍?哪兒來的劍?老師側耳傾聽,于是,一男孩提議,用紙卷起來,這樣就成劍了,他的想法頓時得到了同伴的響應,“小劍客”們紛紛準備~他們學著電視中擊劍的場景,比試起來,孩子們徜徉在自己的英雄世界里……在一些運動活動中,老師也會利用這片場地為幼兒創造適度的自由。在一次草地器械和羊角球混合使用的運動中,老師和小朋友共同制定了闖關路線,第一關就是跳羊角球穿越平原。這些羊角球被孩子依次從A點跳到B點,于是,管理員出現了,他的任務就是將羊角球從B點拿回A點,提供給循環闖關的幼兒。就這樣,大家各有分工的開始活動了。不一會,老師驚奇的發現,這個管理員把羊角球一個個的塞進了蘋果屋,問了才知道,這是羊角球的倉庫。
2、自由活動激發幼兒大膽創造。
嚕嚕班的孩子則對玩捉迷藏游戲情有獨鐘。剛開始這些想玩捉迷藏的孩子每天都圍著老師要求組織游戲;一段時間過后,他們開始自行組織游戲了,但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夠組織起來,因為每個人都在草地上大聲的喊著“誰想玩捉迷藏?誰想玩捉迷藏……”;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組織游戲的形式和口令發生變化了,變成了“想玩捉迷藏的請舉手”,游戲很快便組織了起來;再后來,老師發現這些捉迷藏小將會自然而然地聚集在紅桌子旁邊,無需過多的口令,他們還建立和很多新的游戲規則。
3、自由活動滲透科普活動。
“大家快來看呀,這是什么?”大家看到老師手里拿著一個甲蟲一樣的東西,他們十分好奇地圍攏過來,膽小的女孩則躲在男孩的后面偷偷看。原來,細心的老師在一片不起眼的葉子下發現了完整脫了殼的蟬。這是一個多么好的科普時機呀,老師帶孩子們仔細地觀察了這個東西并引導啟發孩子去發現這個東西僅僅剩下了一個軀殼,孩子們通過近距離的查看對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自由活動中,雖然場地很安全,但活動的時間通常是飯后半小時,孩子不宜有過多的運動量。于是在分散之前,我們還會集體復習“三不”規則——“跑不行,跳不行,高低地方不要去。”就這樣,在孩子開心的活動中,老師更放心了。
自由的氛圍不斷提升著孩子的游戲水平,他們對替代物的使用總有著無限的想象;對游戲規則的建立總有著自己的創造……孩子的自發游戲也給了老師更多的靈感,從而豐富了組織活動的思路。
四、讓戶外環境成為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培養之地。
在幼兒園中,孩子社會性情感的發展不應僅僅依靠于班級活動,還應通過一些混班、混齡活動來促進幼兒交往。戶外環境,正是提供這種交往機會最好的平臺,在這里,混班混齡活動每天都在進行。
1、自由結伴,提升幼兒交往水平。
在角色游戲中、午后散步時的自由活動中,孩子們通??梢宰杂蛇x擇同伴。就連那些平日里少言寡語的幼兒,牽著弟弟妹妹的手之后,也會“一本正經”地照顧起來。在一次擺弄小動物的過程中,老師驚奇的發現,那個不懂事的小朋友——高馳,居然也能夠把妹妹照顧得那么好。在妹妹執意要把野豬放進豬圈之后,他想到了變通的辦法,讓野豬在豬圈門口看門,這樣一來既沒有影響到妹妹的情緒,又堅持了自己正確的觀點,野豬和家豬不能共同生活。
2、值日生清點記錄,培養任務意識。
在“小鬼管家”活動中,孩子們完成統計的形式逐漸由老師帶領變為指定幼兒帶領,再演變為以值日生小組為單位,組長帶領,組員共同參與。值日生負責清點記錄之后,他們之間聯系更為緊密了,任務意識也明顯增強了。經常聽到孩子間相互交流:“XXX,你吃得快點哦,我們還要去小鬼管家呢,等會時間要來不及了……”統計出發之前,他們總會分工拿好記錄本、鉛筆和橡皮;統計完成后,又會一起返回教室。一切活動越來越井然有序。
像這樣有效利用戶外環境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大班組的老師也在不斷進行反思,不斷總結經驗。以下是我們的幾條感悟,不一定成熟,希望得到老師們的指正和幫助:
1、當戶外環境可以服務于游戲和學習時,我們要盡量將它用足用好;
2、戶外自由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反復強調安全要求,逐步養成守規則習慣,在自由活動中盡可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
3、我們要不斷豐富活動內涵,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4、讓班級的界限淡一些,讓孩子的交往多一些,讓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更有效些。
正如文章中所提,我們還將在接下來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引導孩子與環境發生新的互動。
徐匯長橋二幼兒園大班年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