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瞳孔變成白色要及時檢查治療 時間:2009-02-18 17:00來源: 作者: 點擊:
次
前不久,張女士偶然發現兩歲的女兒右眼視力很差,右眼瞳孔呈灰白色,急忙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為右眼先天性白內障,經做白內障摘除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視力恢復較好。而趙女士兩歲的兒子也同樣是右眼視力差,右眼瞳孔呈灰白色,但醫生診斷的是右眼視網膜母細胞瘤,建議做右眼球摘除術。同樣是瞳孔呈白色的孩子,為什么治療方法會不一樣呢? 原來,瞳孔是光線進入眼球的通道,正常情況下光線進入瞳孔后會被視網膜、脈絡膜吸收,瞳孔無反光,所以瞳孔在肉眼狀態下看似是黑色的。而當瞳孔至視網膜之間有白色物如晶狀體混濁、滲出、腫瘤或脈絡膜缺失時,瞳孔區則反射出白光,外觀上看可見瞳孔區呈白色,醫學上稱為白瞳癥。如果孩子瞳孔呈白色需要考慮是否患有如下疾病。 視網膜母細胞瘤:在嬰幼兒眼病中,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生于視網膜核層,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多發生于3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后或同時患病。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目前認為雙眼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由種質突變引起,具有遺傳性;而單眼散發型腫瘤通常不具有遺傳性。根據腫瘤的表現和發展過程一般可分四期:眼內生長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全身轉移期。過去,對于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多采用摘除眼球,并放射治療的化學治療。近年來,采用放射性覆貼器植入治療取得較好療效,使很多孩子保住了眼球和生命。 永存性原始玻璃體增生癥:為胚胎期原始玻璃體未消失且繼續增生所致的一種較少見的玻璃體先天性異常。最具特征的表現是小眼球畸形伴有垂直方向的隔。臨床表現為斜視、視力差、眼球震顫、小眼球等先天異常。治療上主要是采用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 滲出性視網膜炎(Coats病):常發生于年輕男性的單側視網膜血管異常和滲出性疾病,并伴有視網膜變性。Coats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大多數患者在20歲之前診斷。Coats病是偶發的、非遺傳性的疾病,不伴有其他系統異常。發病率無種族差異,但有性別差異,76%是男性。大部分病例是單側發病,約占95%。大多數Coats病患者有視力下降、斜視、白瞳等癥狀。這種疾病至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可以口服一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滲出物吸收的藥物。 早產兒視網膜病:舊稱晶狀體后纖維增生癥,是一種視網膜毛細血管發育異常的雙側性眼病。本病多發生于早產兒或體重低于1500g的嬰兒,出生后10~14天內曾接受過高濃度氧治療,有長期暖箱撫養史。輕微病變眼球大小可以正常,嚴重病變可形成小眼球,可導致視網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和增生性視網膜病變,重癥者可引起視網膜脫離而導致永久性失明。治療上也主要是采用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 先天性白內障:出生數月嬰兒,眼睛瞳孔發白,視力較差,或母親孕期有風疹史,可能是先天性白內障。治療方法多采用白內障摘除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視力恢復較好。 外傷性白內障:患兒在眼外傷(眼球鈍挫傷、眼球穿通傷、輻射傷、電擊傷)數月后,瞳仁逐漸發白,影響視力,可能是外傷性白內障。治療上主要采用白內障摘除并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眼內炎:患兒由于全身感染性疾病或外眼出現傷口(外傷、手術后)后,出現眼痛、畏光、流淚、頭痛、發熱、眼球充血、瞳孔渾濁,甚至眼球突出、眼運動受限等癥狀可能是眼內炎。治療上主要是采用玻璃體切割手術合并藥物抗菌和抗炎治療。 總之,引起孩子瞳孔呈白色的原因較多,治療也不盡相同,需要有經驗的醫生診斷和治療。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瞳孔呈白色,應該及早就醫,以免疾病加重。只要及時發現和治療一般治療效果較好。( 李月月 陶海)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
|
加盟紅纓 | 紅纓產品 | 金牌園長 | 楊瑛博客 | 新聞中心 | 園長資源 | 教師資源 |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東路1號環洋大廈2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58851550 傳真:010-58851526 Email:web#hoing.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