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幼兒園,進入小學,這是孩子生命中一個重要轉折點,幫助孩子邁好這關鍵的第一步,將對他們的終身學習產生很大影響。
正因如此,“幼升小”問題讓很多家長產生了焦慮,有的家長甚至希望直接把幼兒園變成“小學預演班”,為孩子上小學提供“實實在在”的準備。其實不少家長對“幼升小”在認識上都有誤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你中招了沒!
誤區一:幼升小就是大班的事兒 X“幼升小”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而是需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父母對于“幼升小”的認識、態度和行為,將決定孩子入學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現。
雖然“幼升小”主要集中在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但是很多準備工作卻始終貫穿于整個幼兒階段,如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銜接,絕不能等到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家長需要從幼兒入園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
誤區二:“幼升小”就是擇校 X一所好的學校,并非所有老師都盡職盡責;一所一般的學校,也有很多好老師會對孩子盡心盡力。所以,家長不必為了孩子的擇校問題搞得心力交瘁。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必扎堆選擇所謂的名校,關鍵的是為孩子選擇一個和孩子自身發展情況相匹配,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三:“幼升小”就是多學知識 X幼升小是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家長不能單純地把這個過程看成擇校、上培訓班,而是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入手準備。除了相應的入學知識準備以外,家長更應該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1、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2、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能力,最為關鍵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為關鍵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誤區四:“幼升小”就得多上培訓班 X“幼小銜接班,上還是不上?”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很多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標準答案,關鍵取決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平時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點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絕不能把“幼升小”狹義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幾個“幼小銜接班”。適當的知識儲備有利于孩子的順利銜接。不過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兩個極端:一是過度學習,提前讓孩子學習太多小學階段的知識;二是認為孩子什么都不該學,否則會“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實,家長的關注點應該放在何時學、怎么學等更為關鍵的問題上。
誤區五:“幼升小”是孩子的事兒 X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家長都需要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從心理上和情感上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都走得更加從容。在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同樣也不例外。因此,需要經歷幼小銜接這個適應過程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為了在這個時期能給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為他們勇敢向前的堅實后盾,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的轉變,讓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家長需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了,從而讓我們的言行舉止發生一些變化。還可以主動向家有小學生的親朋好友咨詢和請教,了解他們作為小學生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獲得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驗等。盡量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節奏和作息時間,為孩子入學做充分準備。當孩子入學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時間表。最重要的是,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帶頭按新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誤區六:重物質準備,輕心理準備 X對于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由于他們的角色和任務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處的環境、所接觸到的老師和同學也會有很多不同,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入學后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和環境的改變,讓孩子的心理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軟著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做好充分的 心理準備:1、實地參觀,增加孩子對小學的感性認識;2、家園配合,引導孩子對小學產生向往之情;3、演練角色,增強孩子的角色意識;4、提前試讀,讓孩子體驗一次“實戰演習”。
誤區七:進入小學就是學校的事兒 X要讓孩子的“幼升小”更加順利,家校互動才是最為關鍵的解決之道。教育孩子,絕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需要家庭和學校的相互配合、共同參與、分工協作。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師在學校也會更加省心,這比給老師送禮更管用。平時督促和檢查孩子的作業、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長會或親子活動、孩子有事無法到校上課事先請假、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給予積極回應等等。
誤區八:孩子不適應就責罵 X每一個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適應期。當然,不同的孩子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有些孩子進入小學一個月就能完全適應,而有些孩子可能就需要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一般來說,孩子進入小學后出現不適應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生活方面,比如:對用餐、用廁、飲水等自我管理的不適應和對作息時間的不適應;2、學習方面,比如:對學習內容與教學方式的不適應和對每天要帶好學習用品、按時完成作業等規則的不適應;3、人際關系方面,比如:陌生的教師、同伴,與幼兒園不同的要求以及部分家長不恰當的話語暗示等,都會使孩子對小學老師、新的同伴產生一種距離感。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幼升小”工作,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后不適應,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不要隨便責罵孩子;2、跟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每一個問題都當作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的機會;3、保持家校聯系、搞好家校互動,積極爭取老師的支持和配合,助力孩子的成長。
誤區九:作業必須陪著孩子做 X當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對小學的學習既新鮮又陌生,而對完成家庭作業不一定能很快適應。因此,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如:做做小游戲,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得好、記得快。這樣,既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作業,又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入學初期,家長可以適當陪同他做作業。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就必須逐步放手,慢慢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通過家庭作業,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應該是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提示:做作業始終是孩子的事,家長的主要任務是督促和檢查,絕不是代勞。
誤區十:孩子的成績就是唯一 X其實在小學三年級之前,考試和分數都不應該成為衡量孩子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很多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學不好,而是因為粗心大意、上課不認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欠缺等造成的。
因此,在小學前半段,我們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三件事,而不是僅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和分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