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種感受?
和孩子相處時,比起輕松愉悅,更多的是感到焦慮、心煩,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不順眼,老想說他。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家長時常處在看孩子不順眼的狀態,其實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容易導向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親子關系,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么有些家長總是看孩子不順眼?希望能幫助家長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家長習慣以成人的思維看待問題
孩子小的時候,很容易遭受來自家長的“嫌棄”——孩子吃飯慢、穿衣服慢、走個路也磨磨蹭蹭,東張西望。慢節奏的孩子,與忙碌快節奏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于是家長們不得不成天催著孩子快一點、再快一點。孩子調皮搗蛋,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玩水、涂鴉、翻箱倒柜,經常闖禍。好奇心強,喜歡探索的孩子,容易犯錯,給大人添麻煩,所以家長們想方設法讓孩子聽話,嚴厲禁止“出格”行為。
在學習上,輔導作業成了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很簡單的知識,孩子就是學不會,錯過的題,還會反復錯。失去耐心的家長,忍不住批評、數落孩子,不理解孩子怎么這么笨。對于孩子的這些表現,家長的“看不順眼”和怒火,根源在于習慣用成年人相對高階的思維來看待問題。
于是,小孩子世界里對時間不敏感,做起事來動作還不夠熟練,就變成了磨蹭、耽誤事;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通過感官體驗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探索行為,就變成了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孩子不像成年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因此做起作業來還不夠熟練的正常現象,就變成了“笨、蠢、不是學習的料”……很顯然,家長對孩子的這些評判是不客觀的,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
在這些問題上,如果家長總是看孩子不順眼,而去指責、限制孩子,會打亂孩子的成長節奏,阻礙孩子的探索行為,也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只有當家長把認知調整到和孩子一樣的水平,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更加客觀、平和地看待問題,讓孩子能夠按照生命內在的節奏自然、充實地成長。這樣,家長也會不那么急躁、情緒化,可以耐心地陪孩子去練習、學習,慢慢進步。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的期待逐漸增加
為人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
孩子小的時候,偶爾犯錯、表現不好,家長還能做到一笑而過,覺得畢竟年齡還小,可以原諒。而隨著孩子成長,家長的期待也日益增加,對孩子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容錯率越來越低。這就會導致,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沒達到自己的期待,家長容易感到失望、生氣、看孩子不順眼。
比如:
孩子夾菜的時候沒拿穩,家長:“這么大人了,吃飯還掉,手沒長骨頭嗎?”
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你看看你叔叔家孩子,怎么那么優秀,你考這點分對得起誰?”
孩子考了98分,家長:“能考到100分,才是真厲害。”
孩子選了文科類的專業,家長:“你選的專業真差勁!別人都選金融計算機,找工作特別賺錢。”
合理的期待能夠推動孩子進步,但如果家長期待過高,就很可能演變為一種挑剔、嚴苛的教育方式,破壞孩子的成長動力。心態不對,看事物的眼光自然也不對,就像帶著有色眼鏡,鏡片自動過濾了孩子好的一面,留下的全部是問題、缺點、不足。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不接納,好像自己無論多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知乎上,有人問,父母的高期待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
“你只有考一本的能力,他們卻希望你能考北大清華;你只想好好活在當下,他們卻為你指引了長長的未來;你也許只想好好學習,他們想你好好學習還要好好實習;你累的懷疑自己的目標,他們卻告訴你如果不努力就會變成他們那樣;你做想做的事,他們在乎的是做了這件事后對你的學習你的職業人生是否有利;你能力有限,又不得不因為他們自己的遺憾而努力做得更好,終于有一天,你好想說,我只想做我自己。”
蔡康永曾說:“對小孩來講,父母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成為他自己,而不是變成父母要他變成的人。”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都可以理解,只是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不應該本末倒置。期待孩子越來越優秀,前提是充分地接納孩子、愛孩子,看見眼前這個孩子的真實模樣。即便他還不夠好,也愿意給他全部的愛,懂得欣賞他的閃光點,陪著他一起成長、進步。而不是一直拿自己想象出的“完美孩子”的樣子,去挑剔、否定眼前這個孩子。因為無論何時,愛和接納,才是最能滋養孩子內心,激勵他積極向上的力量。
孩子自我意識增強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
作家劉墉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到他與兒子的一場對話。
兒子劉軒對他說:“你知道我上高中時為什么那么叛逆嗎?因為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什么都聽你的了。因此,你叫我往左,我偏要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里!”
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對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不再愿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他們渴望獨立自主,自己做選擇、做決定,這會讓他們感到一種掌控感,對自己也充滿信心。這是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也是重要的內在需求。
可是有些家長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總是想孩子乖乖聽自己的話,教育起來更省心。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感到很麻煩,忍不住生氣,朝孩子發脾氣。還有的家長,控制欲比較強,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安排孩子的一切,一旦孩子不服從,就會害怕情況脫離自己的掌控,從而感到憤怒。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孩子能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各種各樣的信息,豐富自己的認知和判斷,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如果家長總是自以為是,拿固有的經驗的觀念來要求孩子、限制孩子,勢必會造成親子矛盾和沖突,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有位家長曾經勸孩子放棄數學專業,學計算機專業,說這樣是為他好。沒想到孩子反駁道:“你怎么知道這是為我好,我的未來你又沒有去過。”他好像一下子被點醒了,感悟到:是啊,孩子的路只能他自己去走,家長的經驗也是有限的。
弗洛伊德說:“孩子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與父母的分離。”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當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堅持學習,不斷更新觀念,不要以為自己就有的經驗就是金科玉律,孩子一定得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規定來。
日常生活中,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傾聽,只要孩子說得有道理,就可以采納,讓他自己做選擇、做決定,并承擔相應后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幫助孩子分析利弊得失,但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和孩子產生分歧時,家長懂得和孩子好好溝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孩子會感覺自己被尊重,也會更信任父母,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如果你總是看孩子不順眼,可以看看是否因為上述三點原因。
做善于反思和學習的家長,用愛和包容的心,接納孩子、相信孩子,和孩子一起進步,才是教育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