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
時間:2020-06-24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在與小朋友游戲的時候,你的正上中班的男孩總是容易與別的孩子發生爭吵或沖突。有時,他甚至將大班的孩子都打得哭著找老師去了。看到這種現象,你的心情一定很復雜,首先你竊竊自喜,因為你的孩子不是弱者而是強者,而這個世界歷來就是適合強者生存的世界;另一方面,你又有點擔心──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好斗,長大了誰還管得了。且不說他能否有孝心孝敬父母,將來不成為“問題兒童”就該謝天謝地了。
和成人生活的世界一樣,兒童個性成長的過程也存在著許多兩難選擇:孩子太外向,就不容易管教,也不太懂禮貌;孩子太內向,做事不大方,又容易受人欺負。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培養一個集優良個性于一身的好孩子:既不太外向,又不太內向;既不怯懦,又不過分爭強好勝;既不自卑,又不盛氣凌人。很多家長雖有許多設想,但不知從何下手。結果,孩子總是在家長的理想和孩子的現實兩者之間的較量、沖突和妥協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定型了。驀然回首,你弄不清為什么自己會弄出這樣的小冤家來。
良好的個性和優秀的智力、品性(道德)和身體一起,構成了少年兒童成才的重要基礎。但是,良好的個性到底是什么、優良的個性如何培養,目前連心理學家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比如,心理學中對個性的理解不是借助于“個性是......”這種通常下定義的方式來展開的,而是利用對個性的分類如內向與外向、情緒型與智力型、沖動型與被動型、穩定型與不穩定型來進行的。此外,對個性的形成過程,目前也有精神分析學派、社會學習理論和自我實現理論等多種解釋。這就決定了個性的培養不存在什么萬能的靈丹妙藥、甚至缺乏有針對性的“特效藥”。
但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當中,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還是總結出了許多有用的方法或原則。
1、良好個性的起點。
稍加留心的父母都會注意到,很小的孩子就會表示同情。比如,如果別的小孩哭了或不高興了,自己的孩子有時會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遞過去,以示安慰。心理學家認為,同情心是人性發展的最初起點,是其它情緒如羞恥、內疚和驕傲產生的基礎。沒有最初的同情心,就不會有從承擔家務到為國捐軀的所有行為。所以,培養良好個性首先要從愛護兒童的同情心入手。比如,當孩子將自己的玩具、食物送給別人時,不要批評,甚至不要有不高興的暗示。
但光有同情心還是不夠的。良好個性還需要另一塊基石:自律。自律,即對自我的約束,是由自尊、自控、社交能力和責任感等心理特征綜合而成的一種心理品質。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很任性,不知也不會約束自己。那么,自律感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風格與孩子的自律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接受、熱情、堅持原則和規矩以及支持孩子的獨立活動的教養風格容易培養出健康的個性,而“對孩子控制很嚴的父母更看重服從而非獨立性。他們更可能告訴孩子不要質問大人、孩子的觀點無關緊要因為他們還是小孩,等等。在這類家庭中,表現獨立性會引起皺眉,并被等同于不尊敬長者”(美國Temple大學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斯騰伯格語)。
2、榜樣與模仿。
不用費力回憶,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一組畫面,當一群小孩一塊游戲時,如果一個孩子帶頭往湖里扔石塊,其它孩子很可能都爭著來擲石塊;當領頭的孩子說他不跟某個孩子好時,他的眾多追隨者也都可能做出同樣的表示。
不論是專家還是普通父母,大家都對榜樣或模仿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印象很深刻。因此,才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至理名言,才有父母對孩子所上學校的風氣和所交往朋友的深刻關注。但是,光知曉榜樣或同伴有影響作用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認識到榜樣作用的時代特點,在西方,“當今父母所遇到的課題是,在與教學、學校和四鄰的傳統聯系大為破壞的日益復雜和倫理混亂的世界中,如何培養出健康的孩子”(《美國新聞》周刊,1996年6月3日)。在中國,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的急劇變革,兒童在選擇其學習榜樣,心中偶像和想成為的人方面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說,10多年前,兒童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和英雄大多是科學家、革命烈士、解放軍和大學生等,而當今他們可能崇拜的是歌星、富商、高官。當少年兒童的學習榜樣發生變化之時,家長是否意識到了孩子個性成長的影響?
3、動力。
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了事,打他一頓雖不太常見,但說他幾句或批評他一通卻還是普遍的現象。一般說來,處罰或批評至少可以起到兩作用:一是制止錯誤的繼續存在或再次發生;二是為了調動孩子內部的力量,增強自我約束能力。這是因為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家都相信“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動力”。
但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即我們想調動孩子內部的哪種動力?更明確地說,我們是要通過批評或懲罰調動孩子的羞愧、內疚或恐懼感,還是應該通過贊揚、鼓勵和支持調動兒童心理中的積極因素如興趣、熱情和上進心等?對于這個問題,稍微介紹一點兒童教育史,就會使大家處理起來更有分寸。
在弗洛伊德之前(在中國,大約是在陳鶴琴、魯迅等倡導新式兒童教育之前),兒童是被當成小大人來看待的。因此,對其施以批評、羞辱和體罰在當時都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當心理分析派的理論傳播開來之后,人們普遍認為由懲罰和批評等所帶來的羞愧、內疚和焦慮感不但不會促進兒童的發展,反而會導致將來的精神和人格障礙。再加上后來人權運動、民主運動、自尊運動和兒童中心主義的推動,消極教育手段和方式幾乎在西方被完全廢止。下面這則故事就可生動地說明這一問題:
母親發現其6歲的兒子從幼兒園偷回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母親去幼兒園找老師,希望共同找出辦法以幫助孩子認識到偷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聽完母親的陳述后,老師說:對不起,夫人,在幼兒園,我們不用“偷”這個詞,我們稱其為“不合作行為”。
但最近的情況又表明,心理學家已不再相信羞愧和負罪感會導致心理疾病。心理學家甚至認為,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情緒反應,兒童的個性就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但大多數專家仍認為,公開羞辱、批評或懲罰所調動起來的是丟臉和氣憤,而不是積極、建設性的態度。因此,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盡量尋找更溫和、更中性的辦法來糾正兒童的不當行為。
4、習慣。
你上中學的兒子的臥室亂得如雞舍。一方面你為總替他收拾房間而牢騷滿腹,另一方面你又擔心:這么亂的屋子是否說明他的個性有某些問題。對此,你愛人總是開導你說:這是小問題,只要他學習成績好就行。
對于習慣和個性之間的關系,專家們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有些專家認為,良好的秩序和生活規律是良好個性的基礎和標志,應該作為個性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有些專家認為,習慣與個性之間的關系是間接的,只具有審美意義。比如說,成人之間在習慣上的差別就很大:有的從不收拾房間,有的則總是要求一切整潔。但兩者在成就上卻難分伯仲。
在實際教育工作中,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都十分看重良好習慣的養成,尤其是要守秩序、有紀律、信守諾言和不撒謊等,并通過校規、校風、傳統教育、競技活動和各種獎勵手段加以強化。也有些教師和家長不太重視這些“硬性的”行為表現,而更重視學習成績、自尊心、學習興趣與生活熱情的提高和發展。很難說這兩種做法孰優孰劣,主要是要根據環境要求、傳統和學校與家庭的實際情況去做。但關鍵是,各方面對孩子的要求要統一和一致,盡量避免和減少相互矛盾、彼此不協調的要求。
5、環境。
影響兒童個性成長的遠不止于教師和家長或學校和家庭。廣播電視、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社會場所和機構等,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協調和強調這諸多方面和因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教育家一度曾強調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輔助和配合作用。正是出于這一原因,克林頓夫人1995年曾寫了一本名為《全村盡力》的關于兒童教育的書。其書名來自“全村盡力才能養好一個孩子”(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這一諺語。為了更加具體地說明環境的影響作用,我們不妨引用一下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兒童心理學家帕普利等人所著《兒童世界》中的一段話,題為《兒童在生活中所學到的》 :
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指責。
如果兒童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指責。
如果兒童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難為情。
如果兒童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內疚。
如果兒童生活在忍受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忍耐。
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信。
如果兒童生活在贊揚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
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正義。
如果兒童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愛。
如果兒童生活在互相承認和友好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去尋找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