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孩子的創新能力
時間:2020-06-23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曾經在一個教育論壇上指出:“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一代、二代的年輕人缺乏創新能力,這也是我們國家今后發展的瓶頸。”
曾經聽北大物理系的趙凱華教授說起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國名牌大學的一個尖子學生留學美國,剛到的時候,指導教授和他見了一面,問了問情況就讓他回去了,之后兩三個星期也沒有再理會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時,他的導師已經通知學校將其除名、退回,原因是這位學生沒有自主進行科研的意識,不知研究從何入手,應該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師布置。
這雖是多年前發生的事情,但并不是個別現象,以致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校務卿王芳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中國學生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題目,雖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往往會不知所措。”
雖然能在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國際大賽上獲得佳績,但中國學生整體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識、不善于提問題、研究能力薄弱,這大概已經得到了公認。
對此結論我國的教育界也頗為贊同,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曾經在一個教育論壇上指出:“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一代、二代的年輕人缺乏創新能力,這也是我們國家今后發展的瓶頸。”
究其原因,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結果,尤其是中國大學教育越來越不能適應當今科技的發展。但有學者指出:“中國教育的弊端是從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時就埋下了,問題只是到大學、研究生時才反映出來。我們的創新教育應從幼兒園抓起!”
學齡前是人智能發展的關鍵期
“一個人的智能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先快后慢的曲線。有研究表明,人腦中大腦皮層的突觸密度,也就是形成神經網絡的狀況,是從出生后逐漸增多,到6歲時網絡密度最大,而后又逐漸減少。這是人類大腦關鍵期存在的重要組織學依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尹文剛博士長期從事人類大腦功能的研究,特別關注兒童大腦潛能的開發,曾參與和主持了多項國際性大腦科研項目,他向記者解釋了有關人的智能發展關鍵期的問題。
尹文剛告訴記者,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了有關的研究資源,得出結論,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100%%的話,那么,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即50%%,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92%%。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智能的發展主要是在學齡前完成的。因此,就發展而言,在人的一生中,幼兒期的智能發展最快,是人智能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開發智力,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錯過這個時期則會事倍功半,甚至會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缺陷。“狼孩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錯過了關鍵期,就無法挽回人類應該具有的正常智力。”
尹文剛博士認為,創新能力教育也是如此。“其實人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創新的萌芽很小就會有所表現,這需要特殊的關注和培養。如果不能在關鍵期抓住培養環節,這種能力就會在后來的發展中逐漸退化掉。”尹文剛說,有研究表明,創新能力是與人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寬闊的知識面分不開的,而這些能力都應從小就注意培養。
“別太在意我們的臟衣服!”給孩子的好奇探究一份寬容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阿爾伯茲認為:探究創造部分地是一種思維狀態,即一種好奇心驅使的心理傾向。大多數的兒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們總喜歡問這是為什么,那又是如何啦?然而,如果成人對他們不厭其煩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認為那不過是一些幼稚可笑或無聊的問題,兒童就會喪失這種好奇心。
美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勒德曼說,科學家是有好奇心的人。另一位科學家哥培尼克博士說,科學家只是長大了的孩子。由此可見,保有兒時的好奇心是保持創新能力的一個訣竅。布魯斯·阿爾伯茲在記述他自己的成長時說:“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所獲得的最有意義的教育經歷全都與我致力于應對那些激起我興趣和主動投入的挑戰有關。”
而我們的幼兒教育中又做得如何呢?
“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太過于限制孩子的好奇探索,總是拘泥于所謂的行為‘得體’、衣著干凈整潔這些小節,而將孩童那份寶貴的好奇心扼殺了!”以“媽媽辦幼兒園”而享有很大名氣的北京小橡樹幼兒園創辦人王甘博士,經過6年的辦園實踐后,對現時的幼兒教育,尤其是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有了很深的體會。“在我們幼兒園給家長的說明手冊上明確注明,我們會有很多的戶外活動,鼓勵孩子對自然的好奇探索,希望家長配合,不要對孩子玩沙子、玩水、玩蟲子加以限制,對孩子的臟衣服持寬容態度。”
“那家長的態度怎樣呢?”
“開始時,有些家長不贊同我們的做法,他們愿意孩子學琴學畫,有教養,不能容忍孩子臟兮兮的。我們就向他們解釋,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保護那份難得的好奇心。逐漸地家長也能理解了。”
“這個過程很困難嗎?”
“不太容易。”王老師苦笑了一下:“畢竟這種教育不像琴棋書畫那樣‘成果顯著’,讓家長臉上增光。我們的社會還是很功利的。”
“讓我們多一些童言無忌!”給孩子的想像力一個飛翔的空間
老師給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看基本構圖一樣的兩幅圖畫。一幅是在陽光下,彩色的;一幅是在月光下,黑白的。老師問孩子兩幅畫的不同,一個孩子說:“一個是醒著的,一個是睡著的。”多么有創意的答案!然而,老師則糾正:“應該說一個是白天,一個是夜晚。”
“我們的教育有太多的框框!而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學的限定,但恰恰缺少培養孩子如何從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科學嚴謹研究的能力。”邢立達,一個從幼兒園起就癡迷于恐龍,并一直保有這種“狂熱”,最終在高一時建起了中國目前最大最全的恐龍專題網站的商學院畢業生,在網上回答記者采訪時,表達了這種觀點。
今年從大學畢業的邢立達,現在已經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一個科普工作者了,他的中國恐龍網也在創辦7年后整合了數個兄弟網站,改組為中國古生物網,終究成為古生物類別的門戶網站,今年更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科普網站的稱號。這一切都源自兒時讀到的一本科普讀物《恐龍的故事》。
邢立達以自己的親身體驗認為,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于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可以培養一些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因為這是他一生對事物評判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接受了錯誤的訓練,會是很大的不幸,長大后會很容易被一些蠱惑人心的言論、千奇百怪的偽科學所虜獲。”
至于具體的做法應如何,邢立達認為國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比方說一個簡單的科學原理,并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們結論,而是組織大家一起想辦法,讓他們自己找出這個結論,孩子們天馬行空隨便想象,老師最后給出一個判斷正確性的方法,讓孩子們自己找出哪個想法更正確。”
他舉了一個例子:“2004年我應邀去美國猶他州古生物博物館(MuseumofAncientLife)考察。在博物館大廳就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動手區,博物館用扁條箱圍起一個個沙坑,坑邊擺放著一具具恐龍模型,有劍龍,角鼻龍等,與這些恐龍對應的沙坑中都‘埋藏’著相關骨骼,一大群小朋友戴著黃色安全帽,拿著地質錘、小毛刷,實實在在過了一把古生物學家的癮!旁邊有指導老師在演示正確的挖掘方法,這就是科學訓練,在游戲中得到正確的知識,至少,他們以后看到中國遼寧一窩蜂的盜挖,就知道這是錯誤的,是令人心痛的破壞性的挖掘。”
創新能力差與我們的學習方式有關
朱時清教授在談到中國學生缺乏創新能力時認為,中國的教育追求學生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這樣導致學生要上的課程越來越多,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根本不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談不上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正是我國學科教育上的‘系統’的分科學習,讓我們的孩子缺少了綜合解決問題的訓練,導致了創新能力的薄弱。而能夠打通各學科界限,提高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科學課在我國并沒有受到重視。”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科學與技術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素告訴記者:“國外都非常重視科學課教育,是與母語、數學并列的三大核心課程,不僅列有專門的學時,也有大學科學教育專業畢業的專門師資。與此對照,我國的科學課只是副科中的副科,學時少不說,師資也大多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的,而理工科背景的只占40%%。這種狀況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直接造成學生重視動腦、輕視動手、不知如何做研究的后果。”
首都師范大學的丁邦平教授認為,長期以來,由于受注重知識的文化傳統和前蘇聯科學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科學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高度強調所渭“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但這種注重“雙基”的科學課程觀是很不全面的,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應當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學知識的獲得。這種做法的后果造成,盡管我國中小學用于科學教育的時間投入比許多發達國家學校多,而在對現代科學知識的了解方面,從整體來說我國公眾卻比發達國家公眾少,而且具備科學素養的中國公眾比美國公眾少得多。
王素老師也認為我國科學教育基本上仍然屬分科教學的形式,缺乏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缺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在面對生活實際時表現為缺乏問題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科技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途徑,而我國的科技活動往往只有少數興趣小組的學生參與,不能面向全體學生。
著名科學專家趙紅州對這樣的科學教育有非常中肯的批評,我國的教育歷來重視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創造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學生都很能考試,但在真正的實際工作中卻沒有競爭力。真正的現代教育不是靠背書本,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倡導“創新、求實、獻身”的科學精神,應是我國教育思想的精髓。
英國科學教育學者勒溫早在上世紀80年代經過考察就指出:“中國學校的科學課程有以下特點:1.分科教學,注重物質科學。2.學生的實際活動少,注重內容而忽視過程技能,教材的理論性強而不注重應用。”而到了1996年,美國學者邁耶在與我國科學教育學者合作的一篇論文里寫道:“勒溫的研究將近10年以后,中國的情況在大多數方面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