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孩子脆弱的心理
時間:2020-05-14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經過無數次的禁止和訓斥,孩子會意識到自己是惟一被認為靠不住的人,是禍害之源。
他是如此的“不值一提”,比那些廉價的物品價值更低。其實,孩子的心理比父母通常以為的要敏感得多,雖然父母可能自認為這樣做是在保護孩子、教育孩子,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父母的蔑視,他的尊嚴受到了嚴重打擊,繼而會產生一種持續的挫折感。這樣,自卑的心理就開始影響孩子原本活潑單純的性格。
其實,我們常常并不需要犧牲杯子或其他財物來保護孩子的成長。父母最需要的是認真了解孩子智力和心理的發展過程,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仔細觀察不同時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修正自己的錯誤心態,進而主動思考并學會一些實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例如,對于比較小的孩子,為了防止他們失手打碎一些物品,父母不妨將孩子常用的諸如餐具、洗漱杯等等,替換成不易損壞的鐵制品或塑料制品,把那些可能傷害孩子的利器,比如刀、剪、針等物品,放在孩子不易發現、不易拿到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防患未然”,減少當面阻撓或制止孩子行為的必要。
當孩子堅持使用父母的玻璃茶杯(這可能是他出于好奇),父母不妨教他如何拿穩這個外表光滑的茶杯,并且提醒他,這個杯子在碰到地面時會破碎,所以要多加小心。萬一茶杯真的被摔碎了,父母要學會冷靜處理,千萬不能怒火中燒、大呼小叫,甚至夸張地嘲弄孩子無能、責罵孩子任性。此時,你不妨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說,“玻璃杯子比起塑料杯子更光滑,不容易拿穩,下次拿的時候要更小心一些呦。來,我們一起把這些玻璃碎片掃干凈吧。”
另外,父母還可以主動配合以滿足孩子心智發展的需求。比如,買一些容易穿上和脫下的衣服,這樣,孩子在嘗試獨立穿衣服時,就不容易受挫。總之,換個方式、換種心態,使用一些技巧,提前做一些預防工作,主動配合孩子的需求,父母和孩子都會從中獲益。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父母要學會不露痕跡地幫助孩子。比如,幼小的孩子確實精細動作沒發展好,他經常會笨拙地開一個罐子,或擺一套積木,等等,父母不要覺得看不過去,過去不由分說: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明智的做法是:父母和他一起玩,手把手的幫他擺好東西,或開好蓋,而且父母要說:你看,這樣做,你會做好的。待會兒咱們再做幾次,好不好?既保存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讓他高高興興的多練幾次,讓他有成功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