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要不要揭穿
時間:2020-03-31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發(fā)展心理學(xué)相關(guān)研究表明:3歲時,兒童開始顯示出些許掩飾真實感受的能力。
“那些因為偷玩了不讓玩的玩具而撒謊的3歲兒童,表現(xiàn)出了微妙的痛苦表情(在慢放的錄像中可以觀察到),但是他們的掩飾已足以讓不知實情的成人無法將他們同那些說真話的兒童區(qū)分開來。”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他們編造或撒謊的能力也在不斷純熟。
我們都希望孩子誠實,可我們真無法找到一個兒時沒有撒過謊的人。撒謊如果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的行為,我們要不要揭穿呢?
1、不生氣,面對問題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寫明:
“通常,孩子們會因為和成年人同樣的原因而撒謊——感覺自己陷入了困境,害怕被懲罰或遭到拒絕,感受受到了威脅,或者只是認(rèn)為撒謊會讓事情變得輕松。”
比如孩子吃飯問題。孩子不會想到做飯人的辛苦,就全部吃光。
他可能吃了幾口,就會說:“我吃飽了。”
可在大人們的眼中,孩子吃了幾口,怎么可能吃飽呢?于是被威逼利誘又吃下了好多。
孩子漸漸發(fā)現(xiàn),說吃飽了并不能讓自己從吃飯問題上解脫出來。于是他開始撒謊“我肚子有點疼”。
大人們再次拿出“殺手锏”,可以邊看動畫片邊吃飯。
孩子獨立吃飯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反而因為撒謊逼迫父母給吃飯的“待遇”加碼。
我清晰地記得一個爸爸跟我說:“我家H上了餐桌,就是影帝,特別會演。”
編造是童年早期的一種正常行為,在兒童的言語行為中,幻想和現(xiàn)實是混在一起的。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很重要。
當(dāng)孩子說“我吃飽了”時,我們應(yīng)該說:“今天的飯菜合不合胃口呀?”“你著急下樓去玩嗎?”“晚上沒有零食吃,餓了只能喝水。”
讓孩子自己選擇,因為吃飽飯是生存本能。
2、以身作則,做好示范
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相信錯誤是學(xué)習(xí)的機(jī)會。
我們既可以讓孩子觀摩我們是如何改正錯誤的,又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如何看待錯誤的。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會有很多情緒,動不動就會為了一個問題爭執(zhí)起來,說了難聽的話。
除了注意控制好我們自己的情緒外,還要為自己說錯的話做錯的事道歉,讓溝通代替言語暴力、指手畫腳。
還有,當(dāng)孩子告訴我們實情時,我們的態(tài)度很重要。
如果我們因為糟糕的實情,對孩子動怒、懲罰,那孩子還會告訴我們真相嗎?
相反,當(dāng)我們從孩子地方聽到實情,我們要表達(dá)真誠與感激:
“謝謝你對我說實話。我知道說出實情其實很難,媽媽相信你可以處理得很好。”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怎么做的他們很清楚。
回到我們開篇的問題,孩子撒謊要不要戳穿呢?
但凡有人在場,不管是不是至親,我都不會戳穿。
簡·尼爾森提供給我們另一個可行性的做法是,忽略孩子的謊話,通過“啟發(fā)式”的問題幫助孩子探究原因和后果。
如果孩子暫時不想說,請尊重他們的沉默。關(guān)鍵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無條件愛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