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陪”娃,這樣才能“陪”到點兒上!
時間:2020-02-11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陪伴,不只是陪著這么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沒有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
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
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
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
對于3-12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第四個坑:說教太多,會使孩子產生厭惡。
說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種發泄,一場不負責任的指責。
父母總是說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當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用情緒保護自己。
第五個坑:期待太高,給孩子施加壓力。
孩子并非機器,不是我們付出了愛與關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饋。
教育孩子,不應該抱有太強的功利心。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
陪伴是個很復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
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最需要這5種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在于陪伴的質量。
第一種: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種: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與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都要放低姿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種: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簽。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第四種: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邊鼓掌。
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孩子還有很多可能性。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
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陪伴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父母今天的陪伴,是為了有一天不再陪伴,這也許就是陪伴教育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