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教育,從來都不是你對著孩子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以最簡練精干的語句,讓孩子打從心里記住并接受,從而他才會愿意去做。
父母常說這3句話,對孩子的成長幫助特別大!一句抵十句~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本來是一個美德,但如果父母不向孩子做正確的示范,孩子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
有一次,我在廚房里忙著做晚飯,放在客廳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因為剛剛把菜放進鍋內翻炒,實在抽不開身,我就對著坐在客廳看電視的兒子喊道:“兒子,幫媽媽把手機拿過來好不好?媽媽在炒菜呢。”
兒子倒好,直接回答我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也忙著呢。”當時我生氣之余,也意識到孩子似乎對這句話產生了誤解,在他眼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像有點事不關己、推卸責任的意思。
做完飯后,我坐到兒子身邊,說道:“兒子,剛才媽媽叫你幫我拿手機,是因為我已經把菜放進鍋里了,如果出來自己拿的話,菜很可能會糊掉,這樣就要重新炒一遍了。雖然拿手機這件事是我自己的事,但剛才我做不了啊,所以才需要你的幫助。媽媽想讓你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而自己不能做的事,可以請別人幫忙,不要自己硬撐著,好嗎?”
兒子聽完我的話,抱著我說道:“恩,媽媽,我明白了,以后媽媽不方便做的事,我就幫媽媽做。”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先對別人好,并且不奢望回報
一天,兒子哭著回到家,一句話沒說就鉆進了自己房間。我擔心孩子出事,趕緊跟進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輕輕推開門,就看到孩子趴在床上哭。我小聲問道:“兒子,你愿意把你的傷心分給我一點嗎?”兒子聽見是我的聲音,爬起來就鉆進了我的懷抱,抽泣著說道:“媽媽,我好難過啊,我對他那么好,他卻不愛跟我玩,總跟其他同學玩。”
我試著問道:“他是你的好朋友嗎?”
兒子委屈的回答道:“是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平時我什么事都會和他分享,但最近他對我總是愛答不理,我覺得我們的友誼要走到盡頭了。”
我趕緊安慰兒子道:“是不是最近你們之間有什么誤會了呢?你有找他好好聊聊嗎?”
兒子搖搖頭。我繼續說道:“兒子啊,別總抱怨‘我對他那么好,他怎么能這樣對我呢’這樣的話,你對他好,是因為你喜歡他啊,對喜歡的人好不是理所應當的嗎?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一樣,從來不會奢望回報。而且,在你對他好的過程中,你自己不也得到了快樂嗎?但有一點要記住,對別人好不是討好,還需要保留自尊,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
兒子似乎聽懂了我的話似的,狠狠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兒子放學回來時,一臉興奮地對我說:“媽媽媽媽,我照你說的,找他好好聊了聊,原來是個誤會,他還以為我跟小胖玩的好了,他是吃醋了哈哈。”
看著兒子幸福的樣子,真希望他能一直這樣下去~
付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學習成績不僅是父母關心的問題,也是孩子們自己十分在意的東西。因為畢竟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們需要一個結果來為自己的過程買單。
但第一永遠只有一個,也就意味著,無論你再怎么努力,可能都做不到最好!就像很多很努力的孩子在考試后,看著不盡人意的分數,通常會吶喊道:“為什么?我已經那么努力了,成績卻還不如那些整天只知道玩的同學?”這樣的孩子,其實已經陷入了一種誤區: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成功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而不只有單純的努力就可以,有時候機遇、人脈、時間都很重要。付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會有收獲。你多背幾個單詞,多記幾首詩,多做幾道數學題,你就多掌握了一些知識。雖然可能不會在你這次考試中用到,但它確確實實已經存在于你的知識體系中,早晚用得到。
告訴孩子,現在的努力,是在為將來的成功做鋪墊。不要以為努力沒有用就放棄,不努力,一定沒有成功的資本。
當然,父母說再多,如果自己不能給孩子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那教育還是無效的。總之,做父母的說一萬句“好好學習”,不如每天晚上自己看會兒書;做父母的說一萬次“要有禮貌”,不如自己身體力行的在生活中將這些原則貫徹到每一件小事上。言傳+身教,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