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會覺得自己愛孩子足夠多,對孩子足夠好,可是孩子一個個都是“白眼狼”,把父母當成敵人。同樣,很多孩子也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努力,足夠辛苦,可是父母還是一個勁地批評和否定,把他們當成沒心沒肺的東西。孩子和父母都懷著滿腹的委屈,可是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愛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廂情愿的,這正是家庭教育中的沖突———父母一廂情愿地愛,孩子別無選擇地接受,然后義憤填膺地反抗。
過高期望讓孩子絕望
案例:盧勤的兒子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她曾請教過全國著名大學的一位老教授,兒子應該報考哪能所大學?這位老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訴她: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會失望。并給盧勤講了一個故事:偏遠地區有一個女孩子,學習特別好,物理、數學、化學常常考滿分,高考時,父母讓她考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她不想考,可父母逼著她考,說是可以光宗耀祖,老師也讓她考可以為學校增光。她違心地上了這所大學,但情緒一直不穩定,幾次考試成績都處于中下水平,這讓她受不了,因為她曾是當地的“狀元”。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僅三個月便跳樓自殺了。母親到校“接”她時,欲哭無淚只是喃喃地說:“是我害了她,我為什么要逼她呢?”
盧勤:許多家長為了光宗耀祖,一味地逼孩子上名牌大學讀名牌專業,而從不去考慮孩子的喜好和興趣,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為理由去逼孩子。尤其是那些心理素質不好但成績優秀的孩子,最好不要讓他(她)報考名校。有時我真想對這些父母說,你們到底想要什么?要分數,要面子,還是要孩子?是要成績,還是要成長?
過度保護讓孩子無能
案例: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正困擾著孩子們。盧勤告訴記者,一次,她帶城市的孩子去河南信陽雞公山中國少年兒童“手拉手”營地參加“我愛大自然”夏令營,一位媽媽擔心四年級的兒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凈,竟沖到男生洗澡的帳篷里想為兒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個個像驚弓之鳥,嚇得躲了起來。兒子大聲喊著:“你給我出去,你討厭!”媽媽很納悶,在家不都是我給你洗澡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令兒子在小男子漢們面前多沒有面子。
盧勤:不管我們做父母的多么想保護孩子,他們一旦融入集體生活,就有一種強烈的獨立意識,現在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一些事情,甚至限制孩子的行動。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傷害天天會發生,你不可能天天陪在孩子身邊。這給父母敲響警鐘,過度保護下的孩子,更易受到傷害,真正關心孩子的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出去經風雨、見世面、受挫折。真正愛孩子就不要把孩子“鎖”在身邊。
過分溺愛讓孩子無情
案例: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一次咬咬牙從菜市場買來,做好后端上桌。 看著孩子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舍不得動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去嘗一下剩下的蝦———“別動!”她13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這位母親向盧勤講述這件事的時候眼含淚水。
盧勤:是孩子生下來就不會愛別人嗎?不,那么“愛丟失癥”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極度關愛。“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過分的關心溺愛,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遭受適當挫折、困難和學習愛護別人的權利。這樣的孩子從小只會享受,不知奉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關注自己,不知體會別人。“愛”的種子就這樣結出了“恨”的果實。
過多干涉讓孩子無奈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對孩子的擔心,慢慢轉變為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一些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偷聽孩子的電話。
案例: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曾經告訴盧勤媽媽老偷看他的日記,可一直沒有證據。一天,他寫了一篇日記:“媽媽,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頭發了,您這是為我累的呀,媽媽,您一定要愛護自己呀,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愛,我把您的白頭發珍藏在日記本里。”媽媽看了兒子的日記后非常感動,可找了半天沒有發現白頭發,以為是自己弄丟了,就從頭上拔了一根夾進去。第二天,兒子對媽媽說,您又偷看我日記了。媽媽說,我沒看,那根白頭發不是好好地夾在里面嗎?兒子笑笑說,我根本沒夾白頭發。孩子的話讓媽媽無地自容。
盧勤:人生來就是群居動物,需要與人交往,處于“心理斷乳期”的青少年,強烈需要有自己的成長空間,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像對待成人一樣看待自己、尊重自己。另外,現在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與異性交往,一旦發現馬上如臨大敵,一味地壓制、批評甚至責罵。對于青春期有逆反心里的孩子,這種粗魯的干涉不僅無濟于事,相反還會將他們推向早戀。一位父親在處理兒子的異性交往問題時就非常有智慧。有一天,中學生兒子跟父親說:“爸,本人看上一個女生,漂亮、智慧,我能跟她結婚嗎?”父親說:“好呀,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嗎?”兒子自豪地說:“她也看上我了。”“那很好,你能被一個女生看中,說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個女生,說明你的眼界開闊了,如果你將來想在縣里發展,你就跟她繼續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發展,你將來應該在市里解決問題,如果你想到省里發展,你應該到省里解決問題,如果你想到北京發展,你應該到北京解決問題,如果你想到世界發展,你應該出國解決這個問題。兒子聽了聽說:“那我就等等再說吧。”
這位聰明的父親用幽默的方式,給兒子一個重要的人生忠告。與其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開大門,讓孩子在廣泛的交往中學會與人溝通。就像大禹治水一樣,“疏”比“堵”效果好。
過多指責讓孩子灰心
案例:有個小男孩曾經委屈地對盧勤說:“我從來沒當過干部,做夢都想當,好不容易當個小隊長,回家高興地告訴媽媽。可媽媽不但沒有夸他,反而把嘴一撇,說,小隊長有什么好吹的,這是中國最小的官兒……媽媽一盆冷水令孩子傷心不已。
盧勤:有些父母不能正確評價孩子,關鍵是評價標準有問題,他們常常覺得別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認為提醒孩子看到別人的成績,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結果卻事與愿違。父母的標桿永遠超越孩子的水平,他們的孩子永遠不會有成就感。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永遠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肯定他,鼓勵他!
一個孩子長大要經受人們無數次評價,不管別人說什么,父母的評價永遠是基石。外交部長李肇星作客一家網站時,一網民調侃說:“李部長,您的才華我們很佩服,但您的長相我們不敢恭維。”李肇星部長幽默地說:“可我媽媽不這樣認為!”這個回答足以反映出李部長有一位多么仁愛智慧的母親。
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郁,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做出傷害自己以及他人的極端行為。記住,父母的評價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將會影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