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希望家長做”為“指導家長做”】了解家長需求
案例1:小貼紙
在剛入園的家長會上,老師就用小貼畫獎勵孩子們的例子指導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得到的獎品,對孩子的成績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您可以把它貼在當天的日歷上保存起來,就像冠軍保存獎杯、獎牌一樣。表示對孩子的成績很在意,激勵孩子還想再次得到。”
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家長主動反映說:“我和孩子已經攢了18個小貼畫,如果孩子在家表現(xiàn)好,也會得到我們的獎勵。”、“孩子現(xiàn)在本事大了,開始評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有時他覺得我們表現(xiàn)好,還給我們獎勵小貼畫,真有趣。”,“孩子現(xiàn)在可積極呢,你們老師真有辦法,謝謝啊!”
分析
在幼兒園里,孩子想要得到老師的貼紙,在家自然也會希望得到家長的貼紙,因為貼紙代表著認可和表揚。孩子們會主動表現(xiàn)好,讓孩子不斷增長自信心,同時讓孩子和家長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機會,增進感情。
當然,需要特別提醒的一點就是,注意把握一個度,告訴孩子,每個人不可能永遠都表現(xiàn)好,表現(xiàn)好可以得到認可和表揚,做得不好,也不是丟人的事情,只要正視并改正就是最棒的。
【從“欣賞”到“分享”】發(fā)揮幼兒的紐帶作用
案例2:幼兒作品展示強
一天,辛可穎小朋友帶來她制作的沙畫送給老師們,老師請她把沙畫展示給大家看,孩子們高興地鼓起掌來,老師抱抱她說:“你真棒!”,并把沙畫鄭重地貼在墻壁上。之后有很多幼兒帶來了不同圖案的沙畫,老師都一一展示在墻壁上。
有一天,辛可穎小朋友奶奶告訴老師:“孩子在家里制作時的可認真了,睡覺時都要把作品放在枕邊。”老師把這件事告訴小朋友聽時,小朋友們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那種肯定與鼓勵讓辛可穎一臉的自豪與滿足。在以后的日子里總會有孩子帶來在家與父母制作的各種小作品。墻壁上也經常會貼上各種作品,孩子與家長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
分析
讓幼兒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明老師對TA們的作品非常重視,也表明了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和對作品的贊賞,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機會,足以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
正因為這種對幼兒作品的重視與贊賞激發(fā)了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的積極性又感動了家長,帶動了家長的參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績讓大家來分享,會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產生共鳴。因此,對于幼兒的成績不能只是單純欣賞,要讓大家一起分享。
其實,孩子經常會帶作品給老師看,多數(shù)老師會說:“好,不錯。”就隨手處理了,而如今多了“請大家分享”這一環(huán)節(jié),卻可以大大提高家長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變“被動了解”為“主動參與”】讓環(huán)境與家長對話
案例3:展示時間
家長接送孩子前,老師利用這5-10分鐘,輪流安排孩子們表演剛剛學會的各種本領:兒歌、歌曲、手指游戲、音樂游戲……家長看得有滋有味。
家長紛紛說:“要不是親眼看見,真不知孩子會這么多東西。”、“還是在幼兒園好”、“每天一到時間趕緊跑,生怕來晚了看不到”。許多家長還會主動記錄下老師教的內容,回去進一步指導,或者與孩子一起在家玩幼兒園教的游戲。
分析
環(huán)境是需要不斷變化的,經常變化可以反映出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可以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
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家長看到孩子的表演,就會激動。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孩子的進步,這樣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家長盡可能多的了解幼兒在園活動情,于是家長就會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其實,利用一些節(jié)日、開放日展示幼兒活動是幼兒園的常見形式,但這畢竟向家長展示得還太少。利用接送孩子的點滴時間,隨時向家長展示最新的教育活動,讓家長天天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是最真實可信的。不像以往只有在幼兒園組織演出等集體活動時才能見到孩子的表演,雖然只是多了“隨機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卻讓家長清楚地了解了幼兒每天在園的學習情況。
【由“雙方互動”為“三方互動”】整合教育資源
案例4:剪報
一天早晨,周佳煊小朋友的奶奶帶來關于航天的自制剪報說:“老師,這是昨天佳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原來他和爸爸看到了大班哥哥姐姐的剪報做的特別漂亮,所以也做了一張。于是全班孩子開始討論“航天話題”。許多孩子都堅定地說:“以后我也要當宇航員。”
隨后的的一段時間里,孩子和家長共同搜集了許多有關航天方面的資料。每當家長帶來信息和材料時,老師都會利用集體談話時間表揚,請孩子帶一朵小紅花送給家長,以表示幼兒園老師們的感謝。
分析
教師和家長都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二者之間的合作與配合,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fā)展。從案例4不難看出,家長已經主動參與到幼兒教育活動中來,開始向老師提供教育信息,而老師又適時地抓住了教育契機,生成了教育活動。
可見,老師的教育行為吸引家長參與到了幼兒園的活動中,家長感受到因他們的參與使孩子的進步更明顯,孩子明顯的進步帶動了家長的積極性,家長的積極參與又激勵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實現(xiàn)了教師、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三方互動,形成家園共育的良性循環(huán)。
家長提供信息在幼兒園也都會遇到。通常老師們會說聲:“謝謝”。可如果把家長提供的信息轉化成了教育內容,滿足了家長的需要,讓家長體會到了參與的成功。這對于家園共育來說,是進步的升華,可以拉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聯(lián)系,讓溝通更加順暢。
雖然家園共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受益,但反過來利用幼兒影響家長,讓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只要老師們平時的家長工作需要再細致一點,再深入一點,樹立指導家長工作日常化的意識,營造相互賞識的班級環(huán)境,就一定能使家園共育產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