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了,自然角也要豐富了。經過考慮,我準備請家長們幫忙,并做出了分批進行收集的決策:這學期請1—20號的孩子家長幫忙收集,下學期請剩余的孩子收集。這樣,通知幼兒帶東西的次數減少了,通知的對象少了,落實到個人,也很公平。
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家長們的表現卻讓我感到很苦惱。經過三四天的收集,自然角只是多了一盆小的可憐的盆栽和兩缸小魚,其他什么都看不見。難道是我們通知不到位,家長還不知情嗎?于是我們用校訊通和班級群與家長溝通,給家長發了短信,還在qq群上進行了倡議,請1—20號家長幫忙豐富自然角,可效果還是不佳。家長的反應與自然角一樣冷冷清清。這尷尬的自然角呀,真是把我難住了。
著急并不能解決問題,冷靜一想,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首先,孩子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也讓家長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麻木了:主題活動時,與孩子共同收集主題相關的物品;幫助收集廢舊物品……。其次,請1—20號的孩子家長幫忙收集,無形中有那么點硬性規定的感覺在里面,可能讓家長覺得很不舒服。
此外,家長們會覺得這些事應該是幼兒園該做的,怎么將任務轉嫁給了家長?
家長的想法不無道理。豐富自然角真的只是家長的事情嗎?自然角是孩子認識自然、了解世界的一個小窗口。孩子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我們知道嗎?教師規定家長購買的盆栽,真的會是孩子感興趣的嗎?這樣由教師與家長一手包辦、共同打造的自然角,真的能引發孩子對自然、對植物、對動物觀察的興趣嗎?孩子作為一個冷眼旁觀的局外人,我們的好心,是不是剝奪了自然角跟孩子互動、對話的機會呢?
轉念一想,我和配班老師一起買了一盆“含羞草”,放在了僅有兩缸小魚的自然角。在餐前欣賞的時間,我組織孩子們一起觀察自然角,還讓小朋友用手碰碰含羞草的葉子。含羞草葉子的變化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看準時機,我立即拋出問題:“含羞草很膽小,它只有兩只小魚陪著太孤單了,怎么辦?”接下來的一幕讓我很欣慰。湯東說:“老師,我家有小烏龜,明天我會帶它來和小魚寶寶做伴的。”“我奶奶最喜歡種花啦!我家的陽臺上種了很多植物,還有很漂亮的花,比老師的還漂亮。”詩晨小朋友很自豪地說著。“相信我的這盆盆栽也會很喜歡你奶奶種的植物和花的,那你愿意帶一盆讓我們一起分享嗎?”“愿意。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議論開了:“我會把家里的小白兔帶來……”“我家有小鼴鼠,好可愛的。”“我家里有很多不同顏色的魚。”班上頓時變得無比熱鬧。等孩子們稍微平靜下來,我提出建議:“明天,愿意把自己家里的小動物和小植物帶到我們自然角的小朋友,記得一定要帶來。相信有更多小朋友照顧的植物會更漂亮,動物會更健康,自然角也會更熱鬧,更美麗。”小朋友們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
果不其然,第二天,自然角的植物和小動物變多了,自然角變熱鬧了。在我喜出望外的同時,心里又擔心,怎樣管理才能兌現對孩子的承諾,讓植物更漂亮、動物更健康呢?對了,讓孩子們參與自然角的管理:請拿來盆栽和小動物的孩子每天為植物澆水,給小魚、小動物喂適量適合的食物。每當自然角的植物、動有了一點變化,孩子們都會欣喜地告知小伙伴:吊蘭抽心了,長出花蕊了;今天喂了小魚兩個魚食,它全吃了;小烏龜喜歡吃飯粒;小兔子不喜歡胡蘿卜,喜歡菜心;小鼴鼠吃東西時真可愛;我昨天離園時和媽媽一起幫助小鼴鼠洗澡了,今天它好香啊……這些細致的描述讓孩子的觀察更有目的性,更全面,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喂養、種植的成就感。而讓我倍感驚喜的是,家長們也自愿參與到了自然角的管理中,主動帶食物喂養小動物,為小動物洗澡,修理干枯的葉子等等。在國慶節放假前一天,家長們也自愿提出將植物和小動物帶回家照顧,并在假期結束時送回自然角。就這樣,孩子、家長既參與了自然角的收集,又照顧了自然角的動植物,孩子們成了自然角真正的主人。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實現發展的現實條件,是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幼兒與事物之間互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多與孩子協商與合作,積極鼓勵孩子、家長們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充分地與環境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