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要從兒童視角出發
時間:2020-07-01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一、缺乏兒童視角的六種表現
1.無視兒童
一些園長、教師在規劃、設計幼兒園的各種工作、活動時,完全不考慮兒童,心中沒有兒童。那他們根據什么來設計、開展活動呢?主要是根據成人的想法以及各種規定、要求。如何能夠完成任務,如何有利于匯報,如何能應對新聞媒體的采訪,如何不被發現有責任、過失,就如何做。比如,有的園長、教師會認為疫情對兒童沒有什么影響,或這些影響并不值得給予太多的關注。因此,他們并不認為在規劃、設計開學活動時需要去了解兒童的想法,而是認為只要根據成人的經驗、想法就可以了。
2.恐嚇兒童
如何讓兒童聽成人的話?如何讓兒童按要求去做?如何讓兒童遵守規則?一些成人發現,借助病毒來提要求(其實是恐嚇)是“有效”的手段。以前講了孩子不聽,現在就結合病毒來講。這樣,不認真洗手、吃飯挑食、不好好睡覺,甚至活動時到處亂跑、不專心,就都能與病毒扯上關系。比如,小班的孩子在開學后的最初幾天,可能會再次產生分離焦慮,會哭、會想念媽媽、會往活動室外跑,教師也許會用“外邊有病毒”來阻止孩子;如果孩子破壞了“一米”距離的規則,教師也許會用“有病毒”來迫使孩子分開、不聚集在一起。用病毒之類恐嚇兒童,其實是成人缺乏教育方法、無法走進兒童內心世界的表現。
3.折騰兒童
有的教師有了一定的兒童意識,他們希望通過多種方式去傾聽、了解兒童。比如,讓孩子畫畫、拍照片、錄視頻,并提出很多煩瑣的要求。然而,孩子、家長用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作品卻被束之高閣,或只是被用來營造一下氛圍、裝飾一下環境。作品完成的時候,就是活動結束的時候。這就像辛辛苦苦做了一桌飯菜,卻不吃、不準吃。我們曾經在一所幼兒園看到過這樣的例子,教師讓大班孩子通過繪畫作品來表達對上小學有何擔憂、害怕,有好幾個孩子都表達了“害怕上小學后老師打我”,但我們看不到那里的教師會對此做點什么的蛛絲馬跡?;顒又皇侵褂谡{查完成、張貼繪畫作品。我們也曾到過一所幼兒園,看到該園教師在孩子入園后選擇情緒卡片時,會注意孩子選擇了什么,并在隨后的活動中特別關注那些選擇了消極情緒卡片的孩子。
不斷對兒童進行調查,甚至在同一問題上重復調查,如對病毒的認識、看法,不斷重復“我所知道的新型冠狀病毒”,或者要求孩子去做各種他們不能理解、不便開展的調查,如調查或采訪一名醫生、一名最美逆行者等,這其實就是在折騰兒童。如果家長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工作,小心翼翼地帶著孩子去采訪、拍照,那就不僅是在折騰孩子,還是在折騰家長了。
開展一些脫離兒童的生活經驗、兒童很難理解的活動,也是在折騰兒童。比如,不知道“某某”是什么意思卻要喊“某某加油”,寫一封寄不出去、沒有人會收到、不會有回信的“給某某的一封信”,探究看不見雷、火、山的“雷神山”“火神山”,明明內心害怕讓自己打針、抽血、吃藥的醫生但又必須立志“長大成為他”。
4.虛構兒童
有的教師會根據兒童來設計、組織活動,但根據的“兒童”是虛構、想象出來的。我們在網上看到過一些疫情之后的開學活動計劃,如“我把媽媽借給你”“病毒我不怕”,不知道這些活動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兒童視角的。有多少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媽媽借給別人?怕不怕病毒不是應該讓孩子來表達嗎?不會一個班的孩子都怕,也不會一個班的孩子都不怕,或一個班的孩子怕得都一樣吧?我們曾經看到過,有的幼兒園一樓是紅色的,二樓是粉色的,三樓是藍色的;有的幼兒園一樓畫的是交通圖案,二樓畫的是海洋圖案,三樓畫的是宇宙圖案。園方通常會解釋說,這是根據兒童的興趣和經驗創設的環境。同樣,不可能這一樓層的所有孩子都喜歡某一種顏色或某一種圖案吧。這與其說是反映了兒童的興趣、經驗,不如說是體現了教師想象出來的兒童的興趣、經驗。
教師常常將一個孩子的興趣當成是全班孩子的,特別是當某個孩子的想法與教師的想法比較接近時,教師會非常重視這個孩子的想法,順著這個孩子的想法開展活動;或者將他人案例中描述的兒童、從視頻中看到的某種類型的兒童,當成是自己幼兒園、自己班級里的兒童。比如,教師在網上看到一條信息,“有個孩子戴粉色口罩出門,戴白色口罩回家,問了孩子,孩子說小朋友覺得自己粉色的口罩好看,就換了一下”,覺得有必要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于是就設計了“不要換口罩”的活動。
而事實則可能是,自己班里根本沒有孩子覺得別人的口罩好看而換口罩,更多的是孩子覺得戴口罩不舒服摘下口罩,結果找不到自己的口罩了。又如,教師從網上、雜志上看到兒童非常害怕病毒,于是就設計了一系列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活動,但實際上可能班里大多數孩子都沒有這種害怕經歷、恐懼情緒。
5.泛化地看待兒童
園長、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提到的兒童,應該是所在幼兒園、所在班級的兒童,而不是寬泛的、普遍意義上的兒童。以表揚兒童為例,我們就常常表揚得比較籠統,“真能干”“真聰明”“真不錯”,說來說去就只有這幾句。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提出夸獎孩子的15條忠告,即夸獎努力、態度、細節、堅毅、勇氣、創意、責任心、領導力、參與、選擇、信用、合作精神、熱心、細心、虛心等。這樣的夸獎是具體、有針對性的,而不是寬泛的。
我們都知道疫情對孩子有影響,但有什么樣的影響?對什么樣的孩子影響大,對什么樣的孩子影響???對本班的哪些孩子有哪些影響?我們都知道孩子在疫情中獲得的零散經驗需要組織、提升,但是孩子有哪些零散的經驗,哪些經驗值得組織、提升,哪些經驗沒有必要組織、提升?我們都知道開學時戴口罩、一米距離的實現有困難,但是我們知道哪些孩子害怕戴口罩、哪些孩子戴口罩會過敏、哪些孩子因家庭過度教育而害怕不戴口罩嗎?
6.停留于文本中的兒童
在幼兒園的各種文本、方案中,如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培養目標、活動計劃里,都有“兒童”這個詞。“兒童”在文本里隨處可見,“兒童立場”“兒童視角”更是出現在各級標題中。然而,在不少這樣的文本中,“兒童”是用來裝點門面、虛張聲勢的,是道具,是對兒童的利用。這些文本是否落實到行動上或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到行動上,都值得反思。有些文本的撰寫者,可能根本就沒想過要去落實,更沒想過要如何落實。
我們曾經到過一個幼兒園,園長特意匯報了“讓每一朵蓓蕾都幸福綻放”的辦園理念,但當大家到一個班級,問一個小朋友墻上哪一個作品是他的時,這個小朋友氣憤地說,“我的沒有被貼出來”“我不知道老師為什么每次都不貼我的”。我們知道,從文本到行動,需要有一個過程,也有相當大的難度。但如果這種理念總是停留在文本上,而不是落實在行動上,那也就無法轉化為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動力。
二、擁有兒童視角的六點建議
1.讓兒童表達
在這個漫長的假期里,孩子們對有關疫情的信息已經聽得很多了,聽家里人講、聽電視上講,講病毒、講洗手、講戴口罩、講咳嗽和打噴嚏……在開學的時候,能不能轉換一下視角,調整一下位置,從“成人講、兒童聽”,轉變為“兒童講、成人聽”?我們成人有很多講的機會,兒童有嗎?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往往不太認可“兒童講”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很多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設計的是“老師怎么講、講什么”,而不是“兒童怎么講、講什么、如何幫助兒童講”。事實上,讓兒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按教師的要求表達),是非常有價值的,它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促進兒童成長。
“兒童講、成人聽”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態度,它可以拉近成人與兒童之間的距離。新中國婦產科的奠基人林巧稚大夫跟其他醫生不太一樣,她會一直走到孕婦、產婦旁邊,走得很近。雖然有了先進的設備,但她聽胎心時,還是要俯身用耳朵貼著孕婦的肚子。據稱,病人感覺林大夫很親切、很安全、非常值得依靠。她和病人之間沒有距離,她對病人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幼兒園教師對孩子來說,也應“沒有距離”,有“特別的吸引力”,而“兒童講、成人聽”,就是縮短距離的一種方式。
兒童應該有充分表達的時間,而不只是象征性地講一講,甚至還沒講完就被教師言不由衷的“真棒”之類的表揚所打斷;每一個兒童都應該有充分表達的機會,而不只是兩三個兒童做代表說一說;兒童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表達,比如,講一講,畫一畫,做一做,演一演,而不是只能用某種方式、必須用某種方式;兒童可以在集體中表達,在小組中表達,在生活中輕松、隨意地表達,或許還可以有“悄悄話”時間、“閑聊”時間,而不是將這種表達弄得很有形式感、很嚴肅。
兒童的表達應該得到支持。在講不太清楚(表現為成人聽不懂)、講的與成人所想的不太相符時,他們也能有機會表達,能完整地表達,得到大家的支持而不是被否定、嘲笑。
2.基于兒童經驗開展活動
如果兒童所表達的內容不被利用,談話活動、繪畫活動等就會成為形式。兒童進行充分表達的時候,也是教師觀察、了解兒童的時候。教師應該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兒童經歷了什么,有什么經驗?哪些經驗應該得到梳理、提升?哪些問題應該予以個別回應,哪些話題可以上升為小組的、全班的活動內容?我所設計的哪些活動可以繼續下去,哪些活動應該作出調整,哪些活動應該取消?這樣,“表達—觀察—分析—活動”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就能連續不斷地提升兒童的經驗,促進兒童的發展。
教師對兒童了解得越多,對兒童怎么學習、成人怎么為兒童提供支持就考慮得越多,兒童就會發展得越好。開學之后,兒童最想念幼兒園的什么?最想去幼兒園的哪里看一看、逛一逛?最想跟誰坐在一起、跟誰說說話?最想跟老師說些什么?最想吃幼兒園的哪道菜?最想玩哪個游戲?最想在哪里跑?最不想做什么?最害怕什么?從兒童的各種表達中,我們了解到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組織兒童開展活動。
3.讓兒童有選擇的機會
參與,是兒童的基本權利之一,而兒童是否有選擇的機會、兒童的選擇是否可以決定活動走向,是其重要內容。比如,對于疫情背景下幼兒園開學活動的內容、形式等,兒童是否有機會提出意見?是否可以由兒童決定?在開學活動中,是否可以留出一些兒童選擇的空間?就像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區一樣,兒童可以選擇不同的游戲、不同的區角。
上海靜安區南西幼兒園的教師在開展大班的畢業典禮活動時,從成人視角轉向兒童視角,讓孩子來決定最后10天活動的內容、形式,非常有意思。比如,有一天,孩子們選出了他們在幼兒園最喜歡吃的飯菜,幼兒園廚房就真的為他們做這些飯菜,孩子們吃得非常開心;還有一天,孩子們將活動室里的東西“拍賣”,這些幾天后就要被當垃圾扔掉的東西,對孩子們來說卻是“寶貝”。這10天的活動,從內容到形式,都由孩子們自己選擇、決定,他們自然就帶著情感,更加投入。
成人是否真正給予兒童選擇、決定的機會,與成人對兒童,特別是年幼兒童的認識有關。作為成人的我們,是否真正認為年幼兒童是有能力、有思想的?如果我們認為有,我們就應該給他們選擇、決定的機會。在此次疫情中,家長和教師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孩子的不信任。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們,有一天她5歲的孩子說,“媽媽,我們搬到西藏去吧”。這是孩子早上隨媽媽收看了疫情播報之后說的,說明孩子看懂了相關的數據,有她自己的想法。疫情期間,武漢的一位媽媽經常要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家中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兩個孩子,無論多晚,都要等到媽媽回家之后才入睡。如果我們認可孩子是有思想、有能力的,就應該給予他們選擇、決定的機會,而且還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定。
4.考慮具體的兒童
兒童總是具體的、有個體差異的。但是,教師在準備活動計劃時,更傾向于抽象、籠統地用“兒童”這個詞,更傾向于指向某一部分兒童、自己所熟悉的兒童、覺得應該進行“教育”的兒童,而不是指向班里每一個兒童。有時,“兒童”只是幼兒園、教師統計中的一個數字。
雖然大家都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但各自的經歷、經驗大不相同。這種不同,就構成了具體的兒童,表現出差異性、獨特性。舉例來說,不同的家庭對疫情的態度也不一樣,有的家庭對疫情非常敏感、緊張、害怕;有的家庭似乎覺得無所謂;有的家庭里可能既有緊張、害怕的人,又有覺得無所謂的人,這兩種人還常常發生爭論甚至產生矛盾。顯然,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經歷、體驗就會有差異。我們在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大家的焦慮時,一定要意識到可能有人一點也不焦慮。
下面,我們嘗試列出一些不同的情況。
有沒有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疑似)的兒童?如果有,兒童是否與親人在一起?感染后就醫、確診的過程是怎樣的?家人有何表現?有沒有緊張、害怕、恐慌甚至絕望的情緒、言行?他們看到防護服時,是怎么想的?他們克服恐懼了嗎?是怎么克服的?
有沒有比較親近的人被感染(確診、疑似)的兒童?兒童跟親人在一起嗎?兒童是在家里還是在隔離點?兒童對被感染的親人有一些什么樣的言行、情緒?
有沒有在這期間生病(但不是新冠肺炎)的兒童?如果有,他們有什么擔心、害怕的嗎?成人有向他們解釋嗎?是如何解釋的?兒童的顧慮完全消除了嗎?
班里有醫務人員的子女嗎?有援鄂醫務人員的子女嗎?有疫情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的子女嗎?有在“邊緣處境中堅持履行職責和義務”的保安、快遞員、超市營業員、環衛工人等的子女嗎?
由此可見,每個兒童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每個兒童的具體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組織兒童開展活動,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
5.時時、處處、人人都有兒童視角
近幾年來,兒童視角、兒童權利、兒童立場之類的詞語不斷被人們提及,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兒童意識逐漸增強。但實際情況是,兒童視角往往還只是體現在某些教師身上或某些活動、某些場景之中,有時甚至還只是一種點綴、裝飾。在幼兒園里,應該時時、處處、人人有兒童視角。
時時有兒童視角。從兒童來園到離園,有很多環節,兒童視角不應只是體現在某一個時段或某一些時段。來園時、離園時,午睡時、如廁時、餐點時,運動時、游戲時、學習時,時時都應體現兒童視角。來園、離園時,教師往往關注與家長的交接,也就容易忽視兒童。因此,即使教師要與家長交流、交換意見,也不要忽視兒童就在眼前,不要忽視還有其他兒童。在交接過程中,能夠兼顧孩子,能夠兼顧所有的孩子,這就體現了兒童視角。如果教師能夠利用來園、離園的時刻,觀察班上的孩子,觀察他們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見到家長時的態度,觀察家長的言行,從而推知親子關系、育兒方式、孩子特點,這也是有兒童視角的體現。如果教師還能在了解兒童的基礎上,設計并調整來園、離園的方式,那就更具有兒童視角了。例如,有一個幼兒園,從大門到活動室之間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小路,孩子特別喜歡走;孩子到班級活動室門口之后,可以從按成人身高建造的門、按兒童身高建造的門、動物形狀的門中選擇一種進入;離園時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特大新聞”要與家長分享……這就是該園時時有兒童視角的體現。
處處有兒童視角。一位建筑設計師曾說,我心目中的幼兒園是一個可以從后院玩到屋頂的大玩具。我想,這樣的一所幼兒園就體現了處處有兒童視角。不只是活動室里,盥洗室、午睡室里也應該體現兒童視角。有些幼兒園的墻是問題墻、對話墻,地面有圖案,幼兒可以自發地跳房子、練習平衡等。亂耍區、小心怪獸區、挖掘區、探險區,僅從名字來看,就讓人覺得這些地方一定很受小朋友的喜歡。
人人有兒童視角。一所幼兒園里,只是園長和幾位骨干教師有兒童視角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園里不僅有教師、園長,還有保育員、保健醫生,還有門衛、廚房師傅,還有實習老師、來園參觀者、辦事者,當然還有家長們。如果人人都有兒童視角,該有多么美好??!比如,孩子來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安保人員,他們眼中是否有兒童,他們的眼神中是否透露出對孩子的喜愛與歡迎,這可能就事關孩子在園一日生活的心情。孩子在幼兒園里印象深刻的,通常都是與吃、喝、拉、撒、睡等有關的“保”。所以,保育員(生活老師)、廚房師傅的兒童視角也至關重要。
這里,我們所強調的是時時、處處、人人都應有兒童視角,而不是時時、處處、人人都講疫情。
6.實施不露痕跡的教育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引發我們去思考更多的新問題,比如疫情會給學前教育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學前教育在防疫、抗疫中能夠貢獻什么。思考的結果可能是,種類繁多的“××教育”被強調、被重提、被創造,諸如衛生教育、健康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愛國教育、災難教育。我們似乎也可以想象到,有的幼兒園就像一所抗疫的醫院,教師像醫生一樣講病毒,無休止地讓兒童畫病毒,給兒童講著各種防疫抗疫的故事,游戲、生活、運動是有關戰勝病毒的,喝水、洗手、吃飯、睡覺是在防疫抗疫……
沒錯,生活即教育,孩子們都經歷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已經在生活中接受了教育。我們確實也應該利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來開展教育。但是,我們的教育是否可以多一些滲透,潛移默化,而不是通過簡單的重復、機械的記憶來完成。
我們覺得,真正應該要培養的,是那些我們不太容易看見的兒童的基本素養,是那些“根基性”的東西,如學習的品質、為人的品格。既然是根基性的,那就不是一兩個活動就能培養起來的。因此,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幼兒園成為幼兒園,讓幼兒園教育回到最基本的狀態,讓教師做好自己最應該做的本職工作,在不露痕跡中,為“××教育”打好根基,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應該努力去做的。
兒童,就是幼兒園工作的靈魂。有兒童視角的幼兒園,自然就會有特色;沒有兒童視角的幼兒園,可能會有一時的亮點,但終究不能持久。畢竟,兒童才是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