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中5種“尷尬”及對策
時間:2019-10-28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相信不少幼師都會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尷尬”的情況,錯誤的指導用語,不僅對幼兒學習活動的指導針對性不強,甚至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現象一:“拖泥帶水”的導入語
案例:在中班數學活動“比比誰最多”中。王老師借助“郊游”這個話題導入:“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瞧,小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美麗的迎春花兒開放了,春天多美呀!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農民伯伯可忙了,他們都在忙著播種呢……春天到了,你們最喜歡干什么呢?”
幼兒說:“我喜歡到外面去玩。”“我喜歡去放風箏。”……(幼兒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似的。)王老師使勁敲鈴鼓,待幼兒安靜后說:“春天到了,你們喜歡郊游嗎?喜歡到哪里郊游?”(教室里又一次沸騰起來!)
王老師又一次使勁敲鈴鼓,示意幼兒安靜,同時出示一幅圖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郊游,你們看,這兒多漂亮呀!這兒有樹、有花……請你數一數,它們都有多少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對策:教師導入語就像是一個引子,它能巧妙地把幼兒引入話題或情境中,從而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教師必須清楚活動目的,在組織語言時既要兼顧幼兒認知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做到生動、形象、充滿情趣,又要避繁就簡,力求開門見山,直接而自然地導入。案例中,王老師過多地描述春天,無形中沖淡了數學活動“比比誰最多”的學習要求,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建議:王老師不妨這樣導入:“小朋友,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出去郊游可是件十分開心的事情。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今天也結伴去郊游了,你們瞧,它們手拉手走來了。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去郊游了?它們各有多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現象二:“顛來倒去”的歸納語
案例:在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單雙數”中,張老師讓幼兒用兩兩結對的方法為小圓片找朋友區分單雙數,并在幼兒自主操作后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小朋友真能干,用4個、5個小圓片做找朋友的游戲,你們看,像這樣上一個下一個,上一個下一個,讓小圓片一個挨著一個,手拉著手,就像我們小朋友出去做早操時一樣,整整齊齊地排好隊,都排好了以后再看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誰沒有找到朋友?誰找到朋友了?……像4這樣都找到朋友的是雙數,像5這樣有一個沒有找到朋友的是單數,請你們再為6個小圓片、7個小圓片找朋友,看一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誰沒有找到朋友?誰找到朋友了?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為什么?……”
對策:教學中教師為引導幼兒的思考和行為,經常會提出一些帶有指向性和規定性的語言,并進行一些規律性和結論性的總結和歸納,這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環節。一般而言,教師的語言指向與要求越明確效果就越好,這就需要教師在歸納和總結時語言力求言簡意賅,突出重點,表意要恰到好處,簡單易懂。案例中張老師的語言因為“顛來倒去”而顯得沒有頭緒,好像繞口令似的,最終把孩子領進了語言“迷宮”。
建議:張老師可以這樣歸納:“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讓小圓片兩兩結隊,知道了4個小圓片都找到了朋友、沒有落單的就是雙數;5個小圓片還剩下一個沒有找到朋友,有落單的就是單數。在1-10的數字中,我們知道了4是雙數5是單數,那么其他幾個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呢?大家用剛才的方法試一試好嗎?”
現象三:“明知故問”的詢問語
案例:在大班社會活動“我長大了”中,李老師在活動中問:“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幼兒:“喜歡。”李老師又問:“你們覺得老師講的故事好聽嗎?”幼兒:“好聽。”李老師接著說:“好吧,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可要講故事了。”幼兒:“準備好了。”……
對策:“師問幼答”是課堂教學少不了的形式,但是不能無疑而問,更不可明知故問。對于幼兒而言,教師的設問語言應對他們理解活動要求和內容、有效參與活動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應充分考慮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來設計問題,以促使幼兒想象和思考,并激發幼兒的興趣,帶動活動深入發展。案例中的“是否喜歡”、“是否好聽”、“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對教學沒有實質性意義,讓幼兒回答這樣的問題易造成幼兒思維的簡單化,不能養成幼兒深入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建議:李老師可在活動中這樣詢問:“小朋友,你怎么知道你長大了呢?長大了,你會做些什么事呢?……”
現象四:“不勝其煩”的點撥語
案例:在大班美術活動“滑稽小人”中,幼兒按照要求擺弄操作材料。錢老師不停地來回走動并反復提示:“你先想一想,再拼一拼,最后畫一畫”。“你可以嘗試把小人的頭換成其他的形狀,比如三角形、正方形等等。”“什么樣的小人看上去就很滑稽了呢?只有跟我們平常的人不一樣的,你也可以試著把小人的身體變一變。”“把小人衣服換一換是不是看上去很滑稽了呢?”……
對策:點撥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機智,關鍵處點撥能讓幼兒有“柳暗花明”的頓悟,走出思維的盲區,獲得知識和情感的“高峰體驗”。但點撥要適時、適度,無論是直接點撥還是間接點撥,教師都應以協商、激勵等口吻給幼兒以適當的提示,而不能“如影相隨”,喋喋不休。尤其是針對個別幼兒出現的情況,不能面向集體而應單獨點撥。案例中錢老師的點撥就顯得有點“婆婆媽媽”,這樣可能會干擾幼兒,甚至會誤導幼兒按照其某些多余的提示語去行為。
建議:錢老師應盡量避免來回不停的走動,如巡視中發現XX幼兒有創作困難,不知道如何把小人變成滑稽模樣,錢老師可適當點撥:“樣子古怪的才會讓人感到滑稽,你先想一想,再試著變一變,變變小人的頭、身體、衣服或者動作等,最后再畫一畫……”
現象五:“面面俱到”的評價語
案例:在大班社會活動“我愛家鄉”中,田老師在活動結束時為了進一步激發起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做了如下評價:“通過今天這個活動,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家鄉在XX,還知道了在我們的家鄉有美麗的名勝古跡,(列舉了家鄉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跡)。……我們的家鄉真美呀!我們每個人都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長大后更要建設家鄉,要讓家鄉更美好。(田老師幢憬了家鄉可能的變化和發展)……今天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田老師表揚了一大串名單)……”
對策:教師的評價常常出現于活動進行中或活動結束時,可以是肯定的、贊賞的、鼓勵的,也可以是批評的、否定的,用得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活動進行中的點評一般比較簡短,但必須有個性和針對性。活動結束時的點評,往往是針對活動比較全面的總結性評價,教師要抓住核心,突出“亮點”,不必面面俱到,否則,達不到評價活動的目的和效果。案例中田老師的評價涉及了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等方方面面,卻削弱了社會活動特有的教育價值,對于“我愛家鄉”“怎么愛家鄉”這一核心目標沒有重點突出。
建議:田老師的評價應突出“愛家鄉”這一核心目標:“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是個了不起的城市。我們小朋友不光要從心里喜歡它、愛護它,長大以后更要把它建設好,讓它變得更漂亮,讓更多的人都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