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教育中幼師如何巧用物質獎勵
時間:2019-09-25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1、明確物質獎勵的最終目的。
在幼兒園中,常用的物質獎勵是小紅花、小粘貼、小獎章等,其作用在于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良好表現,使其繼續保持積極地行為,同時,也為全班小朋友樹立學習的典范和模范的對象及內容。然而,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中,許多幼兒教師可能會出現為了獎勵而獎勵的現象,盲目的施以物質獎勵,這樣是不會起到積極地效果的。獎勵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讓幼兒們自發的表現積極行為。我們教師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對幼兒的良好的行為進行獎勵,這樣會使得幼兒把獎勵看成是自己的目標,把獎勵看成是自己良好表現的最終目的,讓他們只關心自己目前獲得的獎勵和與其他小朋友的攀比、炫耀。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仔細觀察每一個幼兒,了解幼兒某些行為背后的內在動機,激勵他們的內部動機才能使得我們教師實現對于幼兒最好的引導,外部刺激只是暫時地激起幼兒的良好表現。只有激發幼兒內在的樂趣、熱情才是讓幼兒持續良好發展的最好保障,一味機械的獎勵只會使得我們幼兒教師沒有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因而,作為教師,特別是幼兒園的教師,要特別注意正確使用獎勵的方法而不濫用獎勵,了解對每個幼兒起到作用的強化物,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2、要合理實施物質獎勵。
在使用物質獎勵時要求幼兒教師要做到機智、靈活,而不能絕對、刻板。教師要針對幼兒積極行為背后的動機、態度等進行認真分析之后,再進行獎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物質獎勵的積極效果。然而,有些幼兒教師僅僅把物質獎勵看成了一種活動形式或者表現手段是非常片面的,如有的幼兒教師只看到幼兒做出積極行為時就給以獎勵,對于沒有做出及行為的幼兒就給以忽略,完全沒有考慮每一個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有進步,是不是比上一次做得更好等等,因此,幼兒教師在使用這種獎勵方式時要合理、全面,掌握其尺度。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在對幼兒施以物質獎勵時,要明確講理的具體原因,如有的教師會在幼兒出現積極行為時給以物質獎勵,但沒有告訴幼兒們獎勵他們的原因,這就會造成幼兒不知道因為什么而得到獎勵,不僅對塑造和維持其良好行為沒有促進作用而且也會使幼兒從此養成一個物質、功利的心理和思想狀態,把維持積極行為看成了一件能夠得到獎勵和贊美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幼兒教師們在運用物質獎勵時要有針對性、要具體,使幼兒們知道自己得到獎勵的具體原因,最好能引起全班幼兒的共鳴,使物質獎勵真正的起到激勵作用。
3、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伴隨進行。
好的精神獎勵可以觸動幼兒的靈魂,甚至改變幼兒的一生。對于幼兒而言,精神需要的滿足要比物質需要的滿足能產生更持久的動力。過多地實施物質獎勵,容易弱化幼兒的括動興趣,還會導致幼兒形成功利的學習觀,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性別、需要及家庭條件等,堅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避免過多地物質獎勵產生的獎勵依賴和弱化動機的負效應。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該頻繁、過度地實施物質獎勵,更不能誤導幼兒一味地追逐物質的獎賞,而要將獎勵類型逐漸地過渡到以精神獎勵為主的階段。比如當幼兒表現出良好行為時,幼兒教師可以先在全班幼兒面前對該幼兒進行口頭表揚,并且告知幼兒,一會爸爸媽媽來接你的時候,會把你今天的積極表現告訴她們,然后在逐步減少獎勵的次數,使幼兒更關注自己的良好行為和表現。又如,引導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維持積極行為,會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體驗到對環境的控制。當完成活動的自豪感成為一種獎勵時,幼兒就會受內部動機的激發繼續產生這種新的行為。這樣,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教師就可以逐漸的除去物質獎勵,而逐漸以精神獎勵強化和維持幼兒的新的行為。
獎勵既能塑造行為也能摧毀行為,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要把握物質獎勵的“度”,合理實施獎勵策略,發展幼兒的積極品質,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