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兒歌朗讀能力的培養
時間:2019-07-03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3-4歲幼兒是掌握語音、學說普通話的關鍵期。幼兒已具備了一些口語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語言的表達能力仍需繼續培養。兒歌以其獨特的韻律和韻腳,學習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幼兒的喜愛,但也經常出現“唱”兒歌、拉長聲音等不良現象,為更好地提高幼兒語言的表現力,我們在小班兒歌教學中,進行了朗讀能力的練習。
1、激發情感,培養朗讀興趣
幼兒的情感容易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常因環境的改變而不適應,表現為膽小不敢說話。所以,首先要引導幼兒開口說話。教師通過和幼兒交談、做游戲、講故事、欣賞兒歌等,使幼兒產生信任感。穩定了幼兒的情緒,也鍛煉幼兒開口說話,當幼兒對教師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慮進行朗讀練習了。
其次,要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簡短、最貼近幼兒生活的兒歌開始,教師要耐心啟發,具體指導。如兒歌《珍珍的家》,先啟發幼兒對照自己的家,知道自己的家里也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布娃娃等,然后把珍珍換成幼兒自己的名字,使幼兒有一定的親切感,自然地將對家庭的愛意和依戀表達出來。
再次,教師恰當的鼓勵是打開幼兒大膽朗讀的金鑰匙。及時、恰當地鼓勵,可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學習朗讀,避免一開始就給幼兒挑毛病,否則會使幼兒對朗讀失去興趣。此外,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幼兒理解了兒歌內容,學起來就會興趣高昂,學得快,記得牢。如學兒歌《太陽》前,我先讓幼兒在戶外感受太陽的溫暖,又通過光盤讓幼兒了解到太陽對動植物的作用,幼兒學起來自然效果明顯。
2、了解人物性格,變換語氣語調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幼兒已能夠進行初步的朗讀了。但由于缺少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讀技巧,朗讀時語氣平淡,語調平直。因此,要注重幫助幼兒了解兒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幼兒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節在朗讀時要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如《學習小黃鴨》,幫助幼兒了解小白鴨是嬌小的,讀“我最小,我要先吃”時,聲音要奶聲奶氣;小黑鴨以大自居,讀“我最大,我要多吃”時應粗聲大氣;小黃鴨懂得謙讓,語氣要輕柔,使幼兒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現四只小鴨不同的性格。我們還通過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幼兒了解重音對朗讀的影響,通過練習,幼兒朗讀得有聲有色,活靈活現。
3、在朗讀中幫助幼兒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和情緒
在朗讀中,教師要注意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讓幼兒的情感能隨主人公的遭遇遷移,設身處地的展開思維活動,能像主人公一樣在緊張的時刻感到畏懼,在取得勝利時感到輕松和愉快。如朗讀詩歌《小熊過橋》,讀到“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時,注意讓幼兒體會小熊過橋時的緊張心情。讀“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時,聲調要高,聲音要強,讀得要快一些,讓幼兒體會小熊害怕不敢過橋的心情。讀“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時,讓幼兒體會小熊過橋后輕松愉快的心情。幼兒有了這種情感體驗,就能更好地提高幼兒語言的感染力、表現力。
4、在朗讀中學習語言藝術
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是經過加工的藝術語言,優秀作品中的語言都是簡練、生動,富于情感的,幼兒會從中學到大量新的詞匯。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習、理解描述自然現象、動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詞、代表抽象意義的詞(如勇敢、誠實、光榮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動狀態的詞(如盼望、焦急、興奮、激動、滿意等)。這樣可以大大豐富幼兒的語言材料,加深幼兒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5、組織好朗讀評價,提高朗讀技能
朗讀評價包括老師評價,幼兒自我評價和對其他幼兒的評價。教師評價要注意對幼兒進行雙向評價,即對幼兒進行表揚鼓勵的同時,也要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幼兒不僅獲得成功的體驗,也能增添繼續努力的信心。同時針對不同的幼兒,提出適宜其發展的評價和要求,如**小朋友膽子小,從未獨立朗讀過,在他第一次給大家表演時,雖然聲音小,表情木吶,但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我同樣給予了表揚,并提出要求:下次大家還想聽到你為大家朗讀兒歌。小班后期,我在幼兒朗讀后都要請大家說一說他讀得怎么樣?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或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讀得怎么樣。從聲音、表情、動作、語氣等各方面引導幼兒進行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